烏日菡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三全育人”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不足,本文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現狀、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問題分析的基礎上,以期探究得出“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不斷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啟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推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建設,統籌網絡育人新局面,提升工作針對性及實效性。高校也不斷加強網絡思政教育陣地建設,探索網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現狀
自媒體時代網絡環境紛繁復雜,學生面對的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目前自媒體賬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主流媒體或轉發主流媒體信息的賬號。此類自媒體賬號大多為國家、地區或某一單位的官方自媒體平臺。對于高校而言,大部分為高校新媒體官方賬號或高校學生工作相關職能處室、各學院官方賬號;二是根據主流媒體信息進行二度加工的自媒體信息賬號。此類新媒體賬號大多根據時政新聞、社會熱點等內容對主流媒體信息通過分析、評論等方式進行二次加工,大多數為個人自媒體賬號或以營利為目的企業賬號。對于高校而言,大部分為思政課教師或輔導員教師的個人自媒體賬號、學生運營的個人自媒體賬號、經常性針對某一高校發布各類商業廣告的校外人員個人賬號或高校畢業生在高校附近創業以追求流量的企業賬號。從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新媒體賬號內容大多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賬號大多以追求流量及商業價值為目的,其中不乏主觀臆斷和望文生義的內容;三是發布惡意歪曲事實、標題驚悚離奇、全為博得關注內容的賬號。此類賬號大多是社會上的個人、小型自媒體企業、報社等。此類信息以流量及商業價值為目的,對發生的事情大肆進行曲解和夸大,煽動學生的情緒,以此來追求營利。
二、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各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無論是在教育內容的創新性、教育形式的多樣化、教育受眾的普遍化等層面,較之過去均有了較大的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發布文章的瀏覽量、轉載量、點贊量也在逐步提升;學生在瀏覽學校相關文章內容時也逐步從完成任務的態度變為了主動學習的態度;部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秀內容也被地方或國家官方媒體進行轉發,獲得了師生以及網友的一致好評。然而,在實現教育發展和取得的育人成效背后,我們也要不斷探索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不足中尋找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路徑。
第一,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賬號眾多,不同賬號側重點雖有不同,然而發布內容仍然存在一定的重復性,導致學生可能在重復的內容中錯過重要信息。另外,學校中不乏強制學生關注的新媒體賬號或小程序、app等,此類賬號大多與學生一些事務性工作的辦理息息相關,并且有一些功能對學生而言方便實用,也是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臺。然而強制性的關注使得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在不得不下載、關注的同時,通過免打擾設置等方式拒絕關注,導致難以通過此類手段的有效應用達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二,當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受眾存在局限性。當前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方式進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經過廣泛調研后發現,校媒或學院媒體賬號發布內容的受眾是具有局限性的。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的學生、關心國家時政大事和關心學校事業發展的熱衷于閱讀與學習的學生,這類學生大多在日常已經接受了不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與此類學生相比,其他學生應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人群。然而,目前此類學生對學校進行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度不夠,使得教育存在一定的盲點,我們迫切需要對這一問題、這一人群重點進行思考與關注。
第三,高校內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大多局限在學生工作相關教師、思政課專業教師層面。經過調研發現,學生對專業課教師的信服度是極高的,由此專業課教師如果能夠加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隊伍,這對學生來講將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
第四,當前高校從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身邊發生的“小”但卻十分關鍵的事情上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明顯不夠的,特別是一些學校內或社會上爭論較多的問題,很多校園官方媒體“退避三舍”,導致學生難以在官方渠道獲得專業的解讀,從而不得不轉向非官方媒體去尋求答案。
三、在“三全育人”視域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探析
第一,整合校園內官方新媒體賬號發布內容。減少新媒體賬號發布內容中的重復信息,根據部門情況及學院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嚴格把關發布內容,使得每條推送有內容、有“干貨”;將學生事務性事項辦理內容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結合,在學生普遍主動關注的平臺上發布相關內容,利用好學校的新媒體平臺。
第二,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眾普遍性。具體方式可以為:將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平民化,可以將內容文字轉化為長圖片、視頻、動畫、故事敘述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學生興趣,擴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受眾的普遍程度;在日常的教育中引導學生主動關注國家、地區以及學校官方主流新媒體賬號推送的內容,號召學生關注國家大事與身邊小事,幫助學生在主流媒體信息中發掘對自身學習生活能夠提供幫助與啟發的信息,從而養成關注新聞、樂于閱讀的好習慣;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推送中,增加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可以適當運用發放具有校園特色或與當前熱點時政問題相關的小獎品、進行獎勵評選等方式,增加學生關注的普遍程度。
第三,高校專業課教師是高校“全員”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的基礎上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開展網絡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專業課教師也應關注學生中存在的傳播較為廣泛的謠言、不正當輿論等內容,根據自身專業優勢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回應與教育,幫助學生認清事實、辨別真假,建立理性思考的習慣。
第四,高校應該加強對社會熱點問題、學校學生較為關注的“小事”進行全面的了解,并進行解讀、引導與教育。通過學校官方媒體用主流觀點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事情真相,并對學生容易產生誤會的內容進行解釋,幫助學生在官方媒體中尋找答案,培養學生閱讀及信任官媒信息的習慣。直面網上的一些不當信息、謠言、錯誤輿論,對于學生來說,將真相全面告知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這也是“全程”育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五,當前,我們正處于傳播內容海量化、信息更替飛速的新媒體時代,高校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借助新媒介、運用新方法、傳播新內容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學生思想的不斷變化,切實掌握學生需求,“全方位”地培養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研究和思考的課題。我們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進行完善,“三全育人”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而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視角。在日常工作總結中,我們必須時刻反省是否做到了“三全”,及時發現目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相應地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與途徑,切實處理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提升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趙霞.“三全育人”視閾下,關于政工人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作用的調研[J].高教學刊,2020(30):169-171+175.
[2]李玉倩.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實踐路徑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7):68-69.
[3]楊曉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論意蘊、現實難題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8(18):4-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天津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科研基金項目《“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探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