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添榮
摘 ?要:保育工作是幼兒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幼兒園保教工作中的重點。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生長發育迅速,然而身體尚未發育完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可塑性大。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保育員,我深感責任重大。依據《幼兒園教育綱要》精神,我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以“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為工作宗旨,不斷優化保育工作,提升保育質量,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保育工作;幼兒教育;成長
一、加強保育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多年來,我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通過聽專題講座、現場觀摩、問卷交流等學習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如:在認真聆聽了“如何科學地進行午睡管理”的主題講座后,我積極思考,抓住幼兒睡前、睡中、睡后潛在的教育價值,采用有效的指導,對幼兒的午睡進行了精致管理,充分發揮午睡環節在幼兒自身成長和發展中的特殊作用,如做好午睡前的充分準備,保證午睡間溫度適合幼兒午睡,養成睡前小便的良好生活習慣,注重幼兒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做好午睡中的及時調整,時刻關注每位幼兒的冷暖,關心班上的特殊兒童;做好午睡后的跟進措施,提醒幼兒起床后小便、喝水,為午睡后的臥室通風、消毒。通過各種學習培訓,較好地提升了自身的業務能力。
二、規范保育操作,創設健康環境
為確保幼兒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我非常注重保育操作的規范性。二十年如一日,每天來園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好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清新,接著做好教室和周邊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做到地面無塵垢、無積土、無污漬,物品擺放整齊,墻飾畫框整潔無塵土,盥洗室潔凈干燥、無積水。堅持每天的消毒工作,教室、寢室、用具、玩具用愛爾施含氯消毒片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換,保證被褥曬足陽光。每天清洗、消毒毛巾,保證毛巾潔白;清洗、消毒水杯,保證水杯明亮且杯內無殘留;廁所保持無異味、地面干燥潔凈、清潔用具掛放整齊、不堆放垃圾。除了用含氯消毒片消毒外,每天定時對教室和寢室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同時,做好各種流行病的預防措施,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和處理。我每天重復著這些動作,做到一日一小搞,一周一大搞,為幼兒營造通風、干凈、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使幼兒在整潔舒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三、重視安全教育,杜絕危險隱患
保證幼兒的安全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前提。因此,我把幼兒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特別注重把安全教育貫穿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為幼兒的安全保駕護航。
(一)防患于未然。為了將一切不安全因素杜絕在外,每天早晨我都第一個來班上,先仔細檢查班上的玩具、設備、插座、電器等,認真檢查是否有不安全隱患存在,然后與當班教師一起接待幼兒,對幼兒進行二次晨檢,看看幼兒身上有小刀、別針、扣子、小珠、玻璃片等危險品,若發現問題,便及時采取解決措施。
(二)將安全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各環節中。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我與本班教師密切配合,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盥洗時,我站在盥洗室,提醒幼兒不奔跑、不推擠,發現地上有水漬就及時擦干;進餐時,為幼兒提供溫度適宜的食物,提醒幼兒進餐時不嘻笑、不打鬧,以免被食物嗆到;午睡時,我不斷巡視,仔細觀察幼兒的睡眠狀態,聽聽幼兒的呼吸是否正常,摸摸幼兒的額頭是否發燒,照顧好個別愛踢被子的孩子,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并做好午睡記錄;戶外活動前,我先檢查活動器械、活動場地,排查安全隱患,指導幼兒穿戴好便于運動、適合氣溫的衣服、鞋子,為幼兒備好汗巾,并教育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和集體紀律等等;戶外運動中,我對容易發生危險的位置特別關注,總給予重點幫助和指導,并教給孩子簡單的活動自護方法:摔倒時用手扶地、人多時要排隊和耐心等待、遇到危險時知道用抱頭、抱肩、蹲下等方法進行躲避或左右方向跑開。
四、培養良好習慣,提高配教能力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和保育工作緊密相連。保育員的另一重要職責是配合教師開展一日教育活動。每次活動前保育員應協助教師做好準備工作,如擺放好桌椅、教具,觀察活動環境的安全;活動過程中配合教師做好指導工作,如提醒、糾正幼兒不良姿勢和違反紀律的行為;生活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剛入園的小班幼兒,有的吃飯時把飯菜撒了一桌,有的不會自己打飯要老師喂,有的一看到飯菜就想家,不是說“我不餓”,就是說“我不想吃”,還有的幼兒說“我要回家吃飯”。因此午餐時我用心協助教師培養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為了讓孩子們喜歡吃飯,我采取了多種方法,每天餐點一到,我首先介紹今天的食品以及它們的營養價值,如告訴孩子們青菜有很多維生素,吃了皮膚白白的,頭發黑黑的;雞肉很有營養,小朋友們吃了更有力氣,能長得更高更壯等。其次,對比較挑食的幼兒,及時和他家人交流,希望家長配合老師,在家里也對孩子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再次,我請大班的哥哥姐姐來陪著他們,喂他們吃飯,告訴他們細嚼慢咽的好處。在指導他們吃飯的同時,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我和教師的鼓勵下,孩子們愛上了吃飯,許多幼兒主動要求添飯,并養成了餐前洗手、飯后漱口、擦嘴、咀嚼、喝湯不出聲、進餐不說話、不亂扔殘渣皮等良好的用餐習慣。另外,在午餐時,我還注重發揮值日生的作用,讓他們協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餐前準備工作,如放擦嘴巾,碗、湯勺等,以此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以及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保育員和教師的團結協作,既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習慣,又營造了和諧的班級氛圍。
五、家園有效溝通,發揮共育作用
保育工作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保育員除了對孩子付出“愛心”、“細心”、“耐心”外,還要注重家園聯系,注重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藝術。我通過各種方式及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生活、學習情況,認真聽取家長建議。如:接送孩子時和家長聊上幾句,了解幼兒在家的表現或關心一下幼兒的身體情況;用短信、微信向家長提供一些正確的保育方式信息,發一些保教方面的知識,一起探討一些現實中的棘手問題,建立了和諧信任的家園關系;對未入園的幼兒,及時進行電話訪問或家訪,了解幼兒情況,并做好記錄。
在二十多年的保育員工作中,既付出了汗水,也收獲了喜悅。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會繼續腳踏實地地把工作做細做實,為幼兒的身心全面和諧健康成長盡心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