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
摘 ?要:隨著現階段國家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也推進了中職教育的前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了現階段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即建立中、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本文將對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分析,提出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策略,進一步加強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問題;方法
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在《國務院關于加強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的,這一教學模式是強化中職教學、實訓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活動,也是加強學校與企業相聯合的教學手段。在公共服務體系中,中職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進程中起到基礎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中職教育中應用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一、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出現的問題
1.1傳統的中職教育模式存在滯后性,短期內不易改變
在中職教育中,大多數的中職教師都是非師范學院畢業的“科班生”,職業技能水平及專業素養都較低,在實際的中職教育中一般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教學,存在嚴重的滯后性特征,已經不再符合學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并且這種教育局面在短期之內難以發生改變,是現階段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出現的首要問題。
1.2對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沒有明確定義
在中職學校的整個教學過程中,中職教育一共三年時間,第一年和第二年是學生在校的學習階段,第三年是學生到企業的實習學習階段,其中企業的實習學習階段是中職教育中的重要環節。但是,大多數的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沒有在實習學習階段利用好時間進行學習,導致中職教育出現脫節現象。另外,在中職學校與企業相結合共同育人的過程中,對學校、企業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不科學,正確的處理手段是學校作為主導,企業配合提供相應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在工學結合的過程中,對學習與企業生產關系處理不得當,有些中職學校將學生送到實習崗位后就不再關注學生在企業中的動態,缺乏對學生的關心和教育[3],企業也將學生作為廉價的勞動力,讓學生處理一些企業中的雜事,這違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理念。
二、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下出現問題地解決方法
2.1掌握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健全規章制度
在中職教育中,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企業與學校二者一人才、技術和效益為聯合核心,利用學校與企業不同的資源和環境,以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創建是基于市場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類型為基礎,在此基礎上二者相連合共同育人的過程。所以,要想在中職教育中有效開展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就需要將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者相結合,明確三者在結合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建立健全的制度來對其進行約束[4]。首先,完善中職院校招生制度,對招生的標準設立門檻,平衡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比例;其次,完善中職教育的考試制度,拓展學生入學的渠道,在護理、學前教育等特殊專業中適當延長在校學習和實習時間;再次,實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雙證并發制度,換言之就是在學生畢業之后不僅能夠拿到中職職業證書,還可以想到相關專業的證書,如汽車修理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為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最后,實行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為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中職學校可以定期安排相關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掌握企業實習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項,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到中職學校擔任兼職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長和學習能力,便于在日后的學習中安排合理實習崗位。
2.2了解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提高道德修養
大多數的處于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心智尚未發育完全,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不多,所以溝通社交能力較差,所以在學校學習期間,教師不僅要關注對學生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吃口耐勞的精神,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社會[5]。
2.3體會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意義,加強技能水平
在中職教育中,教師是培養學生的主導者,所以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此時學校就要積極對教師的進行專業的培訓和召開講座,讓教師了解到相關專業的做進理論科研成果,了解社會市場需求,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進而在教學模式中融入更多先進的教學思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綜上所述,在中職教育階段充分應用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對于教師來說,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創新講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幫助學生了解并認同中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并在此過程中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養,為學生日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閆曉梅. 中職美術專業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遼寧絲綢, 2019, 000(004):60-61.
[2]王曉杰. 電廠熱能動力裝置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需解決的關鍵問題[J]. 軟件:電子版, 2019, 00((00)):8.
[3]胡鑫曄.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現代學徒制實踐應用問題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為例[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英文), 2019, 002(008):P.335-339.
[4]蔣鋒. 關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探究[J]. 汽車博覽, 2019, 000(002):29.
[5]李麗芳, 李燦彬, 文健. 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有效教育模式政策制度研究——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中辰鋼構班”為例[J]. 時代報告:學術版, 2019, 000(005):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