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嘉
摘 ?要:就業關乎社會穩定國家經濟發展,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迎來了新的困難與挑戰。本文分析了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畢業生生就業面臨的問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特點等,尋求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對策
2020年兩會報告中,再次提到高等職業教育擴招的問題,并在2019年擴招100萬人的基礎上再擴招200萬人。截止2018年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已升至360萬。預計到2021年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總人數將在400萬人以上。高職院校學生占據著普通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半壁江山。提升就業穩定性對于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促進企業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增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質量迫在眉睫。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面臨問題
(一)畢業人數多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國家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擴招的要求,職業院校畢業生人數亦不斷上升。受2020年疫情影響,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用人單位招工少且畢業生多的情況下,又加重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困難。當前我國高校擴展規模大、擴建速度也較快,這就導致我國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也翻倍的增長,從而導致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的嚴重不平衡。另外,當前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機制以及相關政策還不夠完善。沒有有力的政策支撐高職院校學生就業。企業和高校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遞給高職院校,導致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找不到合適員工兩難現象。
(二)畢業生競爭力不強缺少自我認知
高職院校學生雖然經歷了三年的知識積累和實踐鍛煉,但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仍需提高。有的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能力達不到單位的要求,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另一方面,高職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感到迷茫與困惑,對自己的定位不夠準確。很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認為升學是自己的唯一出路,盲目選擇專轉本,從而忽略了對自己職業素質的提升。而另外一部分就業學生也更趨向于選擇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央企等穩定工作。不能夠準確的找到自己所能勝任的工作崗位,過分關注于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能夠做什么。責任意識缺失,導致了勞動力市場淘汰高職畢業生的現象。
(三)社會支撐不夠。
就業崗位的供應量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畢業生數量。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政策不夠完善,高職畢業生的權益得不到完全的保障。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認識不足,有些企業用人門檻過高,對剛畢業的高職學生沒有相關的職業培養體系,急于求成。
二、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特點
(一)工作選擇盲目
學生缺少職業規劃的意識,很多學生習慣于“走一步看一步”的就業理念,對工作的近期目標、遠期目標沒有具體的規劃。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就業指導目前也不夠健全,對學生的職業教育還浮于表面,沒能抓到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重點,只關注學生的就業率,造成學生盲目的追求快速就業。
(二)就業無規劃
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能力強,但學習能力相對薄弱。高職院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興趣遠不及對實踐課程的興趣程度。從學校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表現優于在理論課堂上的表現。在就業上學生也更傾向選擇能立刻開展行動的工作,而較少的選擇需長時間積累的工作。
(三)工作穩定性低
學生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多數學生沒有社會經驗,有的認識膚淺,而且不想做繁重的工作,追求安逸享樂。學生在選擇工作時,不喜歡到工作一線去,甚至有一些遇到嚴格要求的領導,會立刻辭職。缺少對自我的反思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很多畢業生不能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總是認為社會對高職學生就業不公平,無法針對自身弱點進行改正和提升。
三、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一)增強就業指導樹立正確就業觀念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應制定相應的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還是基于傳統的就業指導觀點使用落后的指導方法,簡單粗暴的提升就業率,并未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有些老舊措施顯然已經被社會所淘汰,這就要求我們高職院校教師能夠不斷的創新、與時俱進。多利用線上市場,使高職畢業生通過各類就業平臺了解就業信息。同時,要多開展線上的指導課程來提升職業素養和面試技巧,提高學生利用網絡求職的技能。
(二)擴大就業崗位,切實做好校企合作
國家、社會、學校應努力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通過發揮政行企校家多方的政策優勢、渠道優勢、資源優勢、校友優勢和親情優勢,進一步整合和增加面向高職畢業生群體的就業資源。借助校企合作,不僅可以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還可以與企業合作共贏,利用企業資源,建立實訓工廠提高學校建設及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社會實踐能力。
(三)以人為本,精準幫扶
在課堂上利用社會典型案例將就業指導結合其中,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學。在疫情仍未消除的當下,關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專業,實行分類指導,認真落實好求職創業補貼等幫扶政策。因材施教,為困難畢業生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建立困難畢業生的幫扶檔案,引導他們將求職補貼用于求職就業上。對出現特別情況的困難畢業生幫助申請困難補助,促其順利就業。對殘疾畢業生,根據身體情況推薦適合崗位。就業指導中心也應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分析,同步做好就業困難學生線上就業咨詢和心理輔導工作。增強學生主動求職的熱情,提高學生就業求職的成功率。
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青年人的個體發展、家庭幸福乃至國家的經濟復蘇,對高職院校來說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應當適應時代的新要求,積極面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的各項問題,與時俱進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提升就業穩定性。
參考文獻:
[1]中國報告網.2020兩會:擴大高職院校招生人數,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行業學生規模、教學質量普遍提升.
[2]王澤眾.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勞動力市場分析.
[3]張瑞.以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來分析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4]程皓.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提升路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