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研究進行闡述說明。學前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幼兒教師應當不斷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起到引導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目前的學前教育當中,歌曲彈唱課程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當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促進歌曲彈唱在幼兒園當中的良好發展,提升幼兒的積極性。
關鍵詞: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研究;探索實踐
引言:歌曲彈唱課程在幼兒教學當中至關重要,同時幼兒教師在進行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歌曲彈唱也是必修的課程。在目前的幼兒教學當中,并沒有加強對歌曲彈唱的重視程度,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盲目的重視對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從而導致幼兒對歌曲彈唱的理解并不夠深入,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會不斷的出現。
一、歌曲彈唱在教學當中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音樂視野的提升
因為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不同,并且對音樂的認知也有所不同。但是并不意味著對學生的音樂教學處于散養的狀態,教師應當對序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當今的學生對于現代的音樂比較熟悉,同時也很多容易對現代音樂產生極高的興趣,但是,學生的身上同時還承擔著發揚我國傳統音樂的艱巨任務。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或者課外的傳統音樂等一些傳統的音樂,從而使學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傳統音樂帶來的魅力,學生在接觸傳統音樂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音樂更深的了解,不斷發揚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審美視角,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
(二)促進學生審美趣味提升,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大部分音樂教材上的內容都是由專家研討而成,其中的任何一首曲目都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趣味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每一篇曲目背后都有他的故事,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自身對曲目的了解和音樂活動的開展將美的享受傳遞到每個學生身上,從而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力量,促進學生心靈的美化。因此,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趣味進行有效的引導,運用有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曲目背后蘊藏的故事,從而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強化學生的審美趣味。不僅如此,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應當培養高雅的藝術追求,凈化心靈,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二、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研究
(一)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新時代的音樂教師應當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且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品格得到不斷地提高,將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教育教學開展的重要任務,在教學當中應當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發揮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感受美,促進自身良好品格的形成。
例如,在《國旗國旗真美麗》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合理教學目標的設定,引導學生來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使學生對歌曲的旋律有更加正確的把握和了解,對國旗國旗真美麗歌曲中的樂感進行深入的感受和體會,并通過演唱的方式,提升學生對歌曲的整體把握情況,在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音樂的作品進行創編,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情感,進行有效的音樂表達。同時還應當制定合理的教學導向以及教師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對國旗國旗真美麗的這首歌曲有精準的把握,并做到對旋律的有效掌握,實現對歌曲的準確歌唱,從而能夠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愛國品格的形成。
(二)通過表現能力促進學生審美趣味提升
音樂是一種美好情感的表達,使自身的情感在音樂當中彰顯出來。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使學生明白怎樣通過音樂表達自身的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音樂教學目標。不僅如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表現力的同時還應當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肯定學生的想法,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敢于表現,勇敢表現。
舉例來說,在學習《小寶寶睡著了》的曲目時,其中的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抒情優美。描繪的場景是一位媽媽正在哄孩子睡覺,深深的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之情,同時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家庭氛圍。通過這首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表現。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是爸爸或者媽媽你會怎樣哄你的小寶寶睡覺?”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組成臨時家庭,通過學生自身的神態,表情,動作,造型來完成這首歌曲。不管學生表現的好與不好,只要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師都應當給予鼓勵。最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們的媽媽對你是怎樣關心的,你應當怎樣回報媽媽?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深深的感受到母愛的深情,同時促進學生審美趣味不斷升華。
(三)通過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趣味
審美是創造能力發展當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創造能力可以再潛移默化當中促進審美趣味的提升。不僅如此,音樂創造能力也是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音樂的創造力滲透其中,進一步體現出音樂活動當中的審美價值。
舉例來說,在教學《火車波爾卡》的曲目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成小組,從而鼓勵學生進行創作,豐富樂曲的時間,場景,人物,事件;教師在引導學生扮演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一人演繹多個角色;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舞蹈編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發揮自我,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促進學生審美趣味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歌曲彈唱在幼兒園教育當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歌曲彈唱教學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隨著社會素質推行的不斷發展,幼兒歌曲彈唱專業以及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并且也提上來發展的日程,隨著不斷的發展幼兒對歌曲彈唱興趣也會不斷的提升,從而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肖瑤.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情境化教學改革的探析[J].北方音樂,2018,38(13):89-90.
[2]章偉丹.關于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大眾文藝,2018(06):198-199.
[3]張根健,樊虹,張毓,張海青,錢冬霞,于金發.幼兒歌曲彈唱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 (14):41-46.
作者簡介:李碩,1990-04-06,女,民族:漢族,學歷:本科,音樂表演(聲樂演唱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