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巍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當前,大慶油田第四采油廠生產準備大隊的實際用工為油田合同化員工和四家勞務公司派遣用工并行的形式,在混合用工形勢下工會組織如何充分引導激勵全體員工在大隊質量效益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形成共謀發展與效益共贏的良好局面,是生產準備大隊工會組織亟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混合用工 工會工作 探索實踐
一、用工人員隊伍現狀
員工用工形式多樣。生產準備大隊是一個混合用工形式的單位。目前,用工共有511人,其中油田合同化員工199人,外雇用工312人,主要從事司機、保潔、食品加工、汽修等工作。外雇用工分屬于四家勞務派遣公司,同時又并存于生產準備大隊實際使用管理的同一個單位,甚至是同一個基層小隊、班組中。
員工訴求內容多樣。通過思想狀況調查發現:合同化員工中,30%左右由于年齡偏大,只追求收入穩定、工作舒適,不愿奉獻和進取;外雇員工由于是臨時用工性質,98%以上的人只關注自己的收入是否提高,是否多發錢,是否投保五險一金,幾乎沒有對企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員工能力素質多樣。合同化員工中,年齡結構已呈現老化趨勢,平均年齡達到46歲,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大專以上學歷86人,占74%,中專以下學歷30人,占26%。大專以上學歷人數雖然達到一半以上,但專業五花八門多與保障服務業務關聯不大,培養難度同樣較大。外雇員工穩定性不足,受教育程度整體偏低,員工流動性強,難以形成較穩定可靠的技術人才隊伍。
二、迫切需要工會發揮好組織引導作用
面對員工隊伍存在的現實問題,迫切需要工會發揮好自身職能,積極解決員工利益問題,激發熱情,提高素質。
需要工會組織在員工技能提升方面發揮作用。工會作為大隊黨政的得力助手,聯系著廣大員工,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四小成果、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工會組織的職責和優勢,也是工會工作服務單位發展大局迫切需要。
需要工會組織在轉變員工觀念方面發揮作用。工會組織切實履行維護和建設職能,準確把握員工隊伍現狀和需求,通過經常性的調研和日常的思想工作,消除員工思想疑惑,幫助員工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企業與個人的利益關系,自覺樹立企業好,個人才能好的理念。
需要工會組織在落實勞動法,幫助維護外雇員工利益發揮作用。如何正確有效維護好外雇員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與外雇員工定期座談、協助召開廠、大隊、外委公司三方專項會議等措施,引導外雇員工正確維權,并加強與外委公司的溝通和聯系,幫助維護外雇員工利益。
三、開展行之有效的工會工作構建和諧穩定發展局面
工會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員工、依靠員工、為了員工的理念,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空間和環境,形成共謀發展合力。
一是知心引導,形成共謀發展合力。2016年上半年大隊工會通過調研走訪,收集整理以涉及外委公司員工工資發放不及時、保險上交不及時等為代表的各類問題16條,對此工會高度重視,先后2次召開三方碰頭會議商討問題解決方案,截止7月份所有問題已經全部辦理完畢,并及時將辦理完成情況向外雇員工做好解釋說明。為促使員工在思想上形成高度一致,結合大隊發展形勢,工會組織開展“形勢目標任務責任”“雙在”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員工認清形勢,明確目標,清楚任務,在發展中凝心聚力。
二是提素增技,打造一流人才隊伍。工會把提高全員整體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提升員工素質能力。工會在黨委的領導下順勢相繼推出了“服務創優”、“百日創新”、“節約創效”、“管理提升”、“三帶活動”等多項舉措,努力搭建交流平臺,健全創先爭優機制。
三是關愛幫助,促進員工健康成長。混合用工形勢下的員工,大隊工會始終堅持生活同等關心,政治同等對待,認真落實員工休假、體檢、培訓等制度,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關心關愛員工成長。落實員工的合法權益。按照規定配發了員工勞動保護用品。五年來,共有400余人次享受了帶薪休假和健康療養待遇、對60余名困難員工實施了送溫暖工程。對外委員工在住宿、就餐、娛樂設施設置等關乎員工切身利益等方面,加以關心,通過每月固定召開的伙委會,調劑食堂菜品花色;通過日常開展撲克、象棋、乒乓球等文體娛樂活動,豐富業余生活,減少思鄉之情,穩定隊伍。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工會以“服務職工群眾、創新實踐載體、打造凝聚工程”主題活動為目標,積極組織和參與“服務創優”、“百日創新”、“管理提升”等項活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充分調動了在職和外雇用工創新創效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堅持與中心工作相結合、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五年來,先后6次組織員工參觀“兩館”、女子采油隊等傳統教育基地,參加200余人次;召開“五四”青年座談會2次,參加60余人次;組織參加廠舉辦的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象棋等體育項目比賽30余項,參加130余人次;組織晨曦林地建設義務獻工6次,參加2000余人次;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5次,參加40余人次。通過上述活動,既增強了員工的家園意識,展現了青年風采,又陶冶了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