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克磊
摘 要:在小學教育教學水平穩步提升以及各項教育教學條件愈發完善的形勢下,小學數學逐步邁向新的教學發展階段,其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內容的同時,對學生思維發展延伸愈發重視,而問題情境的構建工作在其中尤為關鍵。本文從合理設置問題情境的重要性、問題情境應用的不足,以及利用問題情境開展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生活化;開放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48
小學數學作為學生初步接觸系統化數學知識概念,建立各項數學思維雛形的基礎課程,其在新的教育發展趨勢下逐漸向多元化教學維度發展,側重令學生從多種認知渠道轉化課程知識內容,以此實現深度學習,真正將課程知識內容納入自身思維體系當中。問題情境作為教師調動學生思維,促使其通過思考解決相應認知障礙轉化知識信息的重要內容,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成為相關教師當下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設置問題情境的重要性
處于小學學段的學生,受自身年齡特點以及數學思維基礎影響,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學引導,幫助其從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構建課程知識內容與原有認知的聯系,進而產生相應認知障礙,促使其逐步深入思考課程知識內容?;趯W生該項特征,與其認知障礙相契合的問題情境,成為教師引導學生在相應教學節點引導學生向特定方向延伸數學思維或認知結構的重要內容。并且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勢影響下,問題情境自身的靈活性與豐富性,可滿足學生全面學習發展的需求,促使其從多角度看待思考數學知識內容,理解各項數學思想。因此,問題情境的教學應用發展,對整體小學數學教學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應用的不足
(一)問題梯度設置尚待完善
問題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可應用于課堂導入、課堂延伸、課堂總結等各項環節,因此其在實際教學中常呈現出不同的教學側重,但在教學應用過程中,問題情境內容梯度與課程知識遞進順序不符,仍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應用問題情境開展各類教學活動的主要問題,學生在該問題影響下難以借助問題情境及時構建課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出現思維延伸發散方向與課程教學預期不符的情況,削弱了問題情境的教學應用成效。
(二)情境內容與生活實際略顯脫節
在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下,生活化是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與應試教育影響,課堂中的問題情境內容與生活實際脫節,是問題情境教學應用發展的主要瓶頸,并且在相對單一或過于書面化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所減弱,進而導致其思維活躍性降低,不利于教師借助問題情境促使其進行自主思考探究。
三、小學數學中問題情境的應用策略
(一)提升問題情境趣味性
基于小學學段學生性格特點與數學學習需求,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可幫助其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并提升其思維活躍性,便于其在課堂中維持理解的思考學習效率。因此,基于學生自身興趣偏好與數學知識聯系的問題情境,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強化問題情境教學效用的重要元素。與傳統數學教育中單一的知識傳導性問題情境不同,趣味性問題情境側重從學生自身認知結構與性格特點出發,將數學問題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展示在課堂中,為各項信息技術應用提供了一定的切入點,使得學生可在多媒體或微視頻等信息技術提供的趣味性情境中,通過思考情境中的現象或故事,產生數學問題雛形,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數學問題形式,在整理轉化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初步自主思考,而非直接接收轉化數學問題[1]。在趣味性問題情境影響下,學生可在求知欲的驅動下,主動完成數學問題的歸納總結,相較于直接拋出數學問題的情境設置,趣味性問題情境無疑更貼合學生自身認知發展規律,滿足其身心健全發展的需求。
(二)合理構筑問題情境應用目標
教學應用目標是確保問題情境與課程知識遞進順序契合的重要內容,也是規避學生思維發散方向與教學內容脫節的關鍵。因此,基于課程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發展順序的問題情境應用目標,是教師提升問題情境教學應用精準性與實效性的重要內容。整合課程教學目標、數學認知發展目標、思維培養目標等內容的目標體系,可令課堂中的問題情境與各項教學目標契合,便于學生及時通過思考問題情境內容,逐步延伸自身認知結構,構建課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以此實現其數學學習與教學遞進的動態協同發展,強化問題情境應用成效[2]。同時,基于學生自身學習發展變化,問題情境應用目標體系應呈現動態發展態勢,始終貼合學生數學學習需求,以此將各問題情境內容精細化,使其能夠幫助學生合理思考相應數學問題,并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思考問題情境的變化,逐漸整理歸納出課時知識學習框架,便于其及時完善自身數學知識體系,梳理知識脈絡并掌握重難點分布情況。
(三)強化問題情境與生活實際聯系
基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要求以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強化問題情境與生活實際聯系,促使學生從生活層面思考數學問題,是問題情境應用優化的必然趨勢。因此,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或社會現象等元素為主的問題情境,是教師借助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完成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轉化的關鍵。與側重展示課程知識內容的問題情境不同,生活化數學問題情境側重將學生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作為首要考慮內容,合理利用其熟知的事物或現象,以數學角度進行調整并以問題形式展示給學生,促使其結合情境內容思考情境中含有的數學問題。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引入,可幫助學生從新的角度延伸數學思維,并在生活問題與數學問題的轉化過程中,有效培養自身數感,便于教師滲透化歸思想等內容,令其在課程學習中能夠綜合提升數學學習認知水平[3]。同時,生活化問題情境的有效運用能夠調動學生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其獲得學習自信,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