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承璋
我很努力了,但我的教學質量依然不如一些老師,我就很納悶,為什么會是這樣。知識,我存有不少;時間,我付出了很多;辛勤,我的常態;方法,我也想了很多。為什么依然有不理想的地方,問題出在哪里呢?
帶著不服輸的心態,我或明或暗地觀察一些老師的授課方法,分析他們個性特征的利弊,企圖從區別中發現別人成功的奧秘和失敗之鑒。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基于我對方法和吸引力的認識。我認為,一個老師一旦擁有良好的方法和強大的個人吸引力,往往能終身受益。擁有良好方法和強大吸引力的前期成本可能較高,但一旦擁有之后,則可以變成一個以較低成本維持而能產生較大價值的東西。如果一個老師在年輕時就能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和強大的個人吸引力,那么,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他總能以較為輕松的代價贏過那些沒有擁有良好方法和吸引力的老師。當你的業績較好時,你會擁有強人的心態和明星般的精神面貌,看起來更幸福脫俗,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潛藏著很多的益處。因此,我們應該竭盡全力不斷改進我們的方法增強個人素質,最終實現擁有良好的個人工作狀態。
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教學質量比我好的老師,他們不一定得比我勤奮,但有一顯著特點,就是比我更“兇狠”一些。比如我們學校的成老師,是個女老師,她對課堂管控能力的“硬件”可能不如男老師,男老師對調皮搗蛋學生的威懾能力更強一些,但成老師的課堂也很少有學生搗蛋,原因何在呢。根據觀察,結合平時交流,我發現,成老師的奧秘在于她的態度及個性特點。
首先是態度。成老師不愛跟學生開玩笑,以嚴肅居多。僅這一點,就讓部分學生覺得成老師不易親近,從而產生敬畏之心。不過光有嚴肅的態度也是不行的,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老師,雖然他們很想以嚴肅態度使學生產生敬畏之心,但總是難以奏效,甚至適得其反,為什么呢?原因是,在老師嚴肅時,總會有一些學生試圖試探你的心思,有些學生無意間意外攻破了老師的防線,當老師下次還想以嚴肅態度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時,這些學生又故伎重演。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習慣于試圖攻破老師的防線而且不厭其煩,這種效果會讓更多的學生效仿。這樣的學生人數多了,可以想象,老師的課堂就難以管控了。因此,除了態度,還應該有別的東西支撐你的態度,否則,態度將顯得蒼白無力。
成老師除了嚴肅的態度以外,她還有一個特點,會及時無情地反擊出格的學生。這種反擊有時候并不能體現出教師很高的職業修養,但在影響學生的態度和選擇上很管用。比如某調皮的學生直呼成老師的姓名,胸懷寬廣的老師或許并不過多計較,甚至一笑了之,或幽默回應,讓學生高興難忘。但成老師立馬糾正學生的這一行為,對學生說你還是學生,年紀比老師小很多,不應該直呼老師的名字,指出學生這種行為不禮貌等等。成老師反擊時說的話可能并不算高明,甚至給人一種小氣不幽默的感覺。她的這種反擊,卻讓這個學生可能不太舒服但再也不敢直呼老師的姓名了。有了這次經歷,這個學生估計不會再有其它類似行為了。其它同學見此情況,也不會輕易拿成老師開玩笑了。嚴肅的態度,加上及時的反擊,學生不敢多說話了。這種做法可能未必贏得學生的好感,但卻創造了一個相對安靜的授課環境。
除此之外,成老師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不輕饒的個性特征。成老師提出的教學要求,她是要追蹤結果的。當發現結果達不到她自己的預期和要求時,她會以嚴厲態度、責備的語言做為手段要求學生達到她的要求。如果學生繼續懶散,她則會更加嚴厲。這種不饒人的個性特征,讓學生覺得如果不按照她的要求去學習并完成任務,則有可能面臨比較麻煩的后續事情。通過對比努力達標與面臨麻煩兩種結果,很多學生愿意選擇努力學習,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能更省心省事。久而久之,成老師的課堂上搗蛋的人就少了,努力學習的人就多了,教學質量自然會得到提高,考試成績自然會更好。
成老師的這種個性特征有時候可能并不獲得學生的喜歡,但會帶來一個效應:其它學生會認為這個老師的教學質量是不錯的,覺得得到她教會更好、更有面子,對老師有期待感。這種效應會讓學生不去計較成老師的不討人喜的一面,而更重視她能帶來積極效果的方面。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讓老師額外收獲了較強的個人吸引力。當一個老師能把學生吸引到她身邊,同時還能給學生以較大的獲得感,學生自然是樂意的。學生有了獲得感,生活會更加充實,一個生活充實有獲得感的學生不太可能去干有違道德和法律的事,班級紀律自然會更好,能形成良性循環。可見,一個老師的正確教學方法和良好的個性特征對教育教學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