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珊
將小學數學教學轉變成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可以更快、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同時,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調動教師的教學熱情,樹立家長對孩子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內涵
小學是學生學習階段最基礎、最關鍵的時期,學生需要在這個時期打好基礎,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教師應在不否定傳統數學教學方法的前提下創新教學模式,將數學知識課堂化與數學知識生活化相結合,更好地為學生學好數學創造條件。聞名世界的笛卡爾、華羅庚等數學家,不是單純地依靠數學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發明、創造,而是將數學知識更有效地結合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相結合,加以應用、創新,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是教學的必然要求
1.當代教學方法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小學教學作為學習的最基礎階段,受到了學生、教師、家長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經過教育改革與創新,相關部門改善了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制,將教材內容更合理地融入學生生活。由此可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分析學生數學學習的狀況,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
2.當代學習方式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很多學生困惑于數學的古板、乏味和無趣,因為它并不像語文中的古詩詞那么生動,不像英語的單詞那么有趣。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數學試卷上的答案有且僅有一個。無論計算的過程多么仔細,多么認真,一旦算錯一個步驟,那便無果。但是,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可以掌握用手指、用思維、用巧妙的方法,將這三種方法合為一體,應用于解答課本上的數學題、生活中發現的數學題,腦子中困惑的數學題,結果必然會事半功倍。
3.當代教材內容要求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隨著現代教材的不斷改變,教材內容更是令人驚喜與意外。小學數學課本上的內容,不再像以前那樣枯燥無味,而是變得生動有趣。編者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充分展現生活中的數學。這樣一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可以采用在黑板上板書的方式來講解,還可以用多媒體的便利條件展示數學的魅力。此外,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改變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成績的做法,而是讓學生融入課堂,積極參與,以此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興趣一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改善。那么,我們所期待的學習效果就顯而易見。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出現的問題
1.過分聯系生活
教育部門推出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這一措施,就必然要面對所出現的利與弊。所謂凡事都要有個度,過度便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要合理聯系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生活恰當地聯系起來,提高他們自主創新與探索的能力。
但是,有一部分老師為了實現數學生活化教學效果,將一些沒有聯系的生活常識與數學知識結合到一起,將數學課本上的內容生搬硬套到日常學習生活中,這種為達到目的過度使用的教學方法,的確給生活化教學造成了影響。這樣一來,不僅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有所影響,還會導致學生做一些偏離實際的錯誤事件。
2.放縱學生思考空間
小學生剛剛步入學習階段,對外界的干擾,做不到心無旁騖,不受影響,反而會更有興趣地參與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中。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并不是說在每一節課的數學課上都要展示數學的生活化。因為有一些理論知識并不涉及生活,大可不必聯系到生活中。總之,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合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不加以把控,學生可能會放縱自己,玩心大起。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是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更有興趣地學習數學,而不是激發他們玩的心態。
四、思考與建議
教師可以把生活化教學當作一種數學教學工具,通過這種教學工具可以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明白知識的內涵,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化是為了學習而服務的。教師沒有必要給數學增添更多的色彩,因為它本身自有的色彩足以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