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紅 張?zhí)鞎?/p>
摘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永遠是地理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可以從評比“地理之星”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探討了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星光教育”促進地理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地理之星? 地理教學? 措施
一、地理之星的設置
1.預習之星
教師要強調先學后教,有的放矢,落實“三講”和“三不講”。教師要鼓勵學生預習,學生能明確看懂的知識,還可以明確看不懂的地方,并通過科代表反饋給教師。
2.讀圖、析圖之星
地圖是地理的眼睛,教師要鼓勵學生把文字落到地圖上,學會從圖中索取文字,索像于圖,養(yǎng)成讀圖習慣。地理考試中基本沒有一道不是考圖題,即使某個題目沒有圖,那也是無圖考圖題,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從圖中讀出隱含的知識和條件。
3.繪圖準確之星
教師要教會學生繪制地理事物的分布,如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位置和輪廓、世界著名的運河和海峽、板塊分布和地震帶等,學生在紙上畫一遍的效果比背誦許多遍都要好得多。尤其是地理原理與特點,動手繪制更容易理解。如果把每一種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都動手繪制一遍,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并記住了。
4.答題規(guī)范之星
設置答題規(guī)范之星是為了鼓勵學生規(guī)范答題,讓答案有條理、有層次、有結構。如在回答影響某農業(yè)地域類型的因素時,教師要讓學生分別從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技術條件等方面回答,不要在自然因素里寫一條,然后在社會經濟因素里寫一條,再在自然因素里寫一條。答案要用代碼(1)(2)(3)……寫明要點,而且要求字跡清晰,書寫端正。
5.地理時事之星
世界上近期發(fā)生的事情,以及與地理有關的自然和人文事件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常常是高考的考點。如世界上發(fā)生的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日食、月食等自然現象,國家關于農業(yè)或工業(yè)的專題會議。
6.調查報告之星
地理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在教室內,課外實踐、調研也是獲取地理知識、運用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如教學地質運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到平邑縣城西部老邱峪村附近山上觀察沉積巖因褶皺形成的背斜山;教學《農業(yè)生產活動》農業(yè)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家鄉(xiāng)的農產品合種植規(guī)模,找出影響因素,并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
7.地理小制作之星
勞動是智慧的源泉,學生可以從制作中獲得地理原理。如在教學地球運動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籃球或乒乓球上制作一個地球儀模型,并演示晝夜交替和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8.火車頭之星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由于地理教師少,每位教師帶的班級較多,所以教師要充分借助各班科代表和小組長的力量,把班級分成八個學習小組,鼓勵他們在各項活動中爭當“火車頭之星”。
二、地理之星的評比和運用
設置好了評比細則后,筆者在每個班上了一節(jié)專題課,主題是“你就是地理學習中那顆璀璨的明星”,公布了八大行星的評比標準,并且進行了動員,每周末都評。當然,并不一定每周都評出八個星,教師可以根據當前需要強化的方面和下周要學習的內容,于周五宣布下周的評星內容,也可能是8個,也可能是5個。
三、初見成效
經過一年的實踐,筆者發(fā)現學生比以前更加活躍了,學習興趣更濃厚了,學生養(yǎng)成了讀地圖冊的習慣,整體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一14班有個同學叫賀軍,他不愿意學習,成績很差。有一次晚自習的時候,他說:“今天14點25分印尼發(fā)生了6.8級大地震”。筆者聽了以后,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問他:“你知道印尼為什么多地震嗎?它處在哪些板塊交界處?”這下他可傻眼了,臉一下子紅了。筆者拿出地圖冊,說:“沒關系,你可以查一查,再告訴同學們。”他查了板塊分布圖和世界政區(qū)圖,得出了正確答案。毫無疑問,本周的地理時事之星就是他了。之后,筆者發(fā)現他變了,上課認真聽講了,回答問題更積極了,單元考試竟然考了第二名。
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并不僅是依靠某一個方面,教師要先熱愛學生,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無私付出,成為學生最喜愛的教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參考文獻:
[1]吳荔飛.促進“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提升的高中地理教學改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
[2]孫智慧.以概念教學促進地理課堂深度學習的策略研究[J].地理教學,2019(21).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邑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