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華
寫作是所有學生都認為最難的事情。“語文學了十多年,好多學生還在寫作的門外徘徊,甚至流浪。”特級教師蔣軍晶曾在《讓學生學會寫作》中這樣寫道。
其實對于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最難的也是作文教學。好多教師只會拿一本作文書念幾篇范文,然后甩手讓學生自己寫。可想而知,這樣教學后學生是寫不出什么好文章的。教師沒有教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學生又沒有寫作的素材,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當然就會排斥寫作了,一說到寫作文就頭疼,可以說是談作文就色變,視寫作文為煩惱事,動不動就是抄作文集,動不動就借鑒別人寫的作文,東拼西湊,寫出來的作文既沒有真情實感,又不能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寫作是富有創造性和實踐性的一項活動,作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作文意識,讓學生學會用詞造句,用句謀篇。那么,教師如何教學生寫作呢?下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
一、讓學生發現自己身邊可以寫作的素材
寫作文的素材就像建房子的材料,沒有材料、沒有磚石,怎么可能建造出房子呢?沒有素材,怎么可能寫得出文章?學生其實不是缺少生活經驗,而是缺少發現生活美的眼睛。曹文軒說過:“未經凝視的世界是毫無意義的。”只要學生對周圍的生活保持足夠的觀察能力,時時刻刻用眼睛去看,時時刻刻用耳朵去聽,用手去摸,用心去感受,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筆者問學生喜愛的動物是什么。90%以上的學生說他們沒有喜愛的動物,說他們家里沒有養小寵物,也沒有養過小貓、小狗、小雞。于是,筆者讓他們在自己身邊、在野外、在別人家觀察小動物的外貌、神態、動作及有趣的地方,筆者還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一些小動物有趣行為的視頻。經過一兩天的準備,學生的寫作素材有了,能夠把小動物寫得詳細有趣。在平常,筆者也會經常讓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和大自然的變化。如春夏秋冬,每個季節更換景物的特點變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季節的變化,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就有了真實的素材,就不怕沒有內容可寫了。對于一些平常學生會做的事情,如幫媽媽捶背、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拖地,筆者都會讓學生自己先經歷,再在課堂上進行情境再現。經過幾年的累積,現在學生基本上拿到作文都有內容可寫了。
二、教學生寫作的技巧
光有素材是沒有用的,教師還需要教學生寫作技巧。在寫作時,學生常常三言兩語就描寫完了一件事情,不到幾十個字,內容簡單,完全是自己的感悟,沒有進行細節描寫。蔣軍晶教師曾說過:“教技巧是為了縮短天生能力之間的差距,如文章中的主人公,你一定別讓他說太多話,而是用他的行動神態及別人的語言來突出他的性格,他的與眾不同。”學生抓住生活中的一切細節,把細節描寫得越詳細,就越能打動人。如寫某個小朋友摔跤了,很疼,學生不要直接寫他號啕大哭,可以從他使勁忍著,不讓眼淚流下來,咬著嘴唇,甚至雙手緊握等各種動作神態來描寫,每一步都寫到最細小的部分,這樣才能讓人感覺到他確實很疼。
最近,筆者在微信里面經常看到很多有關寫作的技巧。如在描寫外貌時,有的學生這樣寫道:“小紅可漂亮了,她有一頭直直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寶石般的大眼睛……”這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有”字去掉,學生就會發現文章更加通順了:“小紅可漂亮了,一頭直直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比如在描寫想某人的時候,學生可以不要直接出現“想”字;再如想寫“很”和“非常”的時候,學生可以盡量想一想,千萬不要用“很”“非常”。以動作描寫“媽媽在洗衣服”這一個小片段為例,學生可以寫成:“媽媽打了一盆水,放上洗衣液攪拌一下,然后再把衣服一件件放進盆里面浸濕,再用刷子使勁地刷。如果遇到污漬就再涂一點肥皂,用手使勁搓一搓,這樣媽媽就把衣服洗干凈了。”一個動作轉瞬間就變成了幾十個字文章,讀起來具體生動。
三、讓寫作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很多教師都問筆者怎么教寫作文,都想聽一聽筆者是怎樣進行作文教學的。其實,教作文怎么是一兩節課就能搞定的。上一堂有針對性的、有代表性的作文課,并不能解決學生實際的寫作問題,學生真正寫作文的能力是與課堂上教師講課文相結合的。語文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是非常好的范文,都可以是學生寫作文的典范。教師在上課時要盡可能地利用經典課文,讓學生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以及好的句子、好的開頭、好的結構,并聯系身邊發生的事情適當地進行仿寫。在上課時,教師也要適當地進行比喻和比較,讓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慢慢轉變為自己的知識,并應用于寫作中。
如六年級《梅花魂》的開頭寫道:“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總讓我想起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對學生來說,他們完全可以適當地引用這樣的開頭來寫回憶某個同學的習作:“校園梧桐樹的樹葉又落了,那翩翩起舞、像黃色蝴蝶的落葉,總讓我想起曾經在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同學。”在遇到課文結構或開頭特別好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稍加改變就可以引用。講到課文具體的描寫時候,教師也可以適當地運用到寫作中,指導學生仿寫,讓學生既能學習課文,又能從經典課文中學習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就是讓學生用筆寫出自己的心聲,而教師就是要懂得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他們收集生活中素材,教給他們寫作技巧,讓學生愛上寫作。
參考文獻:
[1]趙小朝.讓寫作緊跟閱讀的步伐——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6(11).
[2]張字洪.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寫作[J].文學教育(上),2013(10).
[3]王淑杰.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 在寫作中提升[J].吉林教育,2013(22).
[4]楊影群,肖菊梅.夸美紐斯論小學低年級作文形象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16).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