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旭
摘要:隨著學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教學發展有了新的局面和成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滲透信息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提升物理教學效率。本文闡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信息化教學內容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應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 信息化教學 ? 策略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信息化教學內容的必要性
1.豐富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物理探究的意識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可以為物理教學帶來全新的面貌,讓初中物理教學擺脫一本教材、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同時,信息化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既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又可以為學生學習物理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學生能夠學習前沿的科技知識,使物理教學更加生動有趣,精彩紛呈。
2.錄制物理實驗和微課視頻,拓展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但是教師操作和演示物理實驗往往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可能保證每個實驗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操作成功,而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將那些難度較大且不易操作的實驗錄制成物理實驗視頻,給學生播放,在節約教學時間的同時,也順利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物理微課是信息化教學的新產物,可以供學生反復觀看學習,直到學會為止,延長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1.正確認識信息化教學的輔助性作用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信息化教學內容,首先,教師要熟練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術,靈活運用、熟練操作和演示各種信息化教學設備,并能夠處理意外情況,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其次,信息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把握運用的“度”,需要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技術僅僅是物理教學的輔助性工具,絕非物理教學的核心,教師的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依然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信息化教學內容時,物理教師一定要將自身的教學理念與信息化教學結合起來,以課堂教學為主,以信息化教學為輔,不斷完善物理信息化教學模式,并形成教師的個人教學特色。
2.以教師為指導,加強師生互動
物理知識被公認為抽象的知識,學生需要具備很強的想象能力,很多看不見的空間中的物理變化往往是制約學生物理學習的關鍵因素。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將一些看不見的物理變化過程,以圖像的形式靈活地展示出來,讓學生看到物理變化的過程,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物理教學的效率。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適時適量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切勿以播放信息化媒體取代物理教學本身。
物理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以教師為指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學習,而信息技術恰好是一個幫手,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不斷提升物理教學效率。
3.利用信息技術增強物理實驗的趣味性
實驗是物理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理實驗,教師可以更好地呈現物理知識。但受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展物理演示實驗往往存在一些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技術錄制物理演示實驗,在課堂上播放,既節約了教學時間,提升了實驗演示效率,又提高了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當然,實驗操作的過程本來就是探究的過程,學生親手操作實驗的過程,也是不斷探究新知識的過程。在實驗中,學生可以相互合作、自主探究,所以教師不可以用多媒體演示實驗取代所有的實驗過程,切不可讓學生始終當觀眾。筆者認為,信息化物理實驗教學要與傳統實驗相互配合,方可相得益彰。
三、結語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學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產生的全新教學方式,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輔助物理教學,可以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率,但也不可盲目崇拜,轉移課堂教學重心。
參考文獻:
[1]朱坤亮.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
[2]陸孝青.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授課方式的實踐研究——以初中物理實驗課為例[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1).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耿灣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