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紅
摘 要:互聯網時代悄然來臨。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所以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檔案信息管理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檔案信息具有嚴格的保密性,信息資源實現共享后,也就對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互聯網+”下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進行了研究,從“互聯網+”時代檔案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檔案信息的安全、當前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基層檔案管理及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信息;安全管理
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已經不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數字化檔案的呼聲越來越高,同時由于互聯網本身的開放性,檔案數字化管理必須要面臨嚴格的安全問題,這就是當前檔案管理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 “互聯網+”時代檔案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加強檔案信息管理工作,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
1.1 防止檔案信息泄密
當前,各個國家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愈演愈烈,世界市場的變化也難以預測。想要在這樣激烈競爭的背景之下站穩腳跟,除了開展傳統紙張方面的管理以外,還需要加強對信息資源的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為了能夠讓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各個國家針對信息市場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甚至一些有惡劣用心者會采取非正常的手段來對我國的檔案信息安全進行攻擊,為我國的檔案信息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進而可能造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損失,所以我國需要不斷開展新的手段來應對當前的各種危機與風險,讓我國的檔案信息安全能夠得到保證[1 ]。
1.2 預防檔案信息損失
在當前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大形勢下,除了過去傳統因素所帶來的威脅以外,電子檔案還會受到儲存介質以及存放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如果這些因素出現問題會給電子檔案帶來難以彌補的創傷。因此,在“互聯網+”的背景下,現代檔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時刻注意這些問題,從而能夠及時采取措施來應對檔案安全的管理問題。
2 “互聯網+”下檔案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檔案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不同于傳統檔案管理過程當中可能遭遇的發霉、失竊及火災等問題,任何在互聯網上的安全威脅都有可能對檔案管理產生負面影響。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我國的檔案信息安全威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管理系統漏洞
安全系統漏洞是安全威脅的根源,這一威脅的誕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編程能力具有直接的關聯,任何微小的漏洞都有可能最后演變成為嚴重的安全事故,使檔案信息受到不應有的損失。
2.2 先進的攻擊技術
在當前階段,各種各樣的攻擊方式在網絡上層出不窮,針對檔案系統的攻擊更是異常猖獗。我國互聯網協會等組織所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了高達19萬個仿造的網頁截面,同時也有數不勝數的網頁信息篡改等事件,這對我國檔案信息安全的管理水平是嚴峻的考驗。
2.3 計算機安全隱患
由于計算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極有可能受到病毒以及木馬等的威脅,如果我們不能從根源上來遏制這種現象,加強對應的管理與控制,最終會對我們“互聯網+”背景下檔案事業的長遠發展造成極其不利的影響[2 ]。
2.4 數據載體的安全威脅
檔案數據安全特別重要,但是在當前階段,不僅是重要信息的泄露,國內一些不法組織及境外一些敵對國家對我國大量檔案信息存在垂涎三尺想法的,都會對我國的信息進行惡意竊取。此外,一些火災與地震等自然災害還會對檔案信息的儲存與管理造成威脅。
3 “互聯網+”背景下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基礎設施有待更新升級
在當前“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檔案資源的產生、傳遞、儲存以及管理與利用都離不開發達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但是網絡本身所具有的開放共享性,以及操作系統當中存在的系統漏洞,都會導致計算機以及網絡系統受到來自不法分子的攻擊,為檔案信息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困擾。因此,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對計算機、儲存介質以及網絡管理系統等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安全要求。當前,在我國大多數的檔案館、檔案室雖然已經配備了對檔案進行數據化管理的基本軟件與硬件,比如計算機、服務器、刻錄機、掃描儀、打印機以及移動光盤等,但是由于這些設備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許多設備的型號已經落后于當前的時代,其中許多漏洞都有可能被人利用來進行信息竊取,或者丟失,不能夠很好的滿足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3.2 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完善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檔案大多是以數字化的形式被儲存在計算機或者服務器當中,因此就使得檔案非常容易通過計算機進行復制與修改,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并且沒有做好充分的備份工作,將會導致檔案永久的丟失,對檔案信息的原始憑證性造成異常惡劣的損傷。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對應管理措施來對檔案信息的安全做出保障,維護檔案信息的原始性與真實性。當前,各級綜合檔案館、檔案室都建立了對應的檔案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這些安全管理制度大多是放在了對紙質檔案進行安全管理上,對于電子檔案的安全管理沒有深入到實際當中去,缺乏整體性與系統性的分析管理措施,各項規定都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加以實現[3 ]。
3.3 安全技術措施不夠到位
在“互聯網+”的背景之下開展檔案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依托當前高度發達的計算機技術、儲存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但是硬件損壞以及系統漏洞等原因使得檔案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脅,這都是安全技術措施不到位所導致的。
4 “互聯網+”時代做好檔案安全工作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