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要:幼兒美術教學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常州市鐘樓區泰村幼兒園根據地理優勢,結合鄉土資源開展幼兒美術教學實踐探究。本文論述了鄉土資源融入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踐,以期構建更符合幼兒心性和需求的美術課堂。
關鍵詞:幼兒園 ? 美術教育 ? 鄉土資源
由于幼兒活潑好動,在教學中,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喜歡探究、喜歡提問。但是,由于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使得不少家長出現了急功近利的心態。如有的家長會不自覺地出現拔苗助長的行為,為了提高幼兒的各項學習能力,將幼兒送到各類輔導班和培訓班“充電”。面對學前教育的現狀,筆者雖然欣喜于社會大眾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但也產生了一些隱憂,因為這種急功近利會導致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無情抹殺,過早地進入為考試而服務的學習中,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現象。
在鄉土美術教學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幼兒非常喜歡美術活動課,因為在這節課上他們可以接觸最常見的事物,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將這些常見的鄉土資源變成喜歡的動物和風景,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資源,嘗試用不同種類的鄉土資源進行裝飾。
當前,針對鄉土資源開展的美術活動是比較少的。陳鶴琴先生指出:“游戲是兒童生來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游戲性是指,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來的以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為特征的主體素質(包括動機、情感、能力與態度等)。由此可知,游戲教學是最適合幼兒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然而,筆者認為提倡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并不是要求幼兒園課程都以游戲的方式表現出來,而是強調在課程中體現游戲精神。由此,筆者的教育理念是將鄉土美術活動與課程游戲化相結合。
一、為鄉土美術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游戲化環境
幼兒園的課程是由各種類型的教育活動組成,換而言之,一系列同質的或異質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是以某種方式組合成為某種幼兒園課程,而這一系列課程中,各種教育活動的性質的總和,決定著該幼兒園課程的價值和取向。從某種角度上講,幼兒園課程的編制,是選擇和組合各種類型教育活動的過程。
在幼兒園課程中,游戲與教學的優化組合是實現幼兒園課程的有效途徑。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教”與“學”融入游戲的形式、游戲的要素、游戲的精神,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自主、自由地享受教育,這為“幼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理論向實踐的轉換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另外,環境是幼兒參與美術課程游戲化的一個外界因素,通過創設環境,教師能為美術課程游戲化的實現提供必備的基礎性要素。
二、為鄉土美術創新思維,發展游戲化的教學技能
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游戲能給幼兒帶來歡樂和滿足,促進幼兒認知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情感的發展。從幼兒個體發展的歷程來看,游戲與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相關,也代表著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需求。
在開展鄉土美術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不應局限于在紙上拼貼鄉土材料,而是要結合一些游戲活動。筆者曾在美術課堂上與幼兒一起進行了話劇游戲活動,在話劇活動里,幼兒不僅扮演了各種角色,還結合自己的想象,為話劇活動制作了一些簡單的道具,手工制作在無形中發展了幼兒的創新思維。不僅如此,在鄉土美術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筆者主張幼兒自主參與、親自動手嘗試。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如將花瓣做成甜甜圈,將樹枝拼搭成動物儲物盒,用狗尾巴草做成小兔等。
三、為鄉土美術豐富材料,增加游戲化教學的方式
美術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教得多了,幼兒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者,身也受傷害;教得少了,幼我又為技巧不足而困頓,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因此,鄉土美術課程游戲化的難點在于,處理好幼兒游戲體驗與學習美術技巧之間的矛盾。材料是鄉土美術課程游戲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所以筆者會給幼兒提供各類鄉土美術課程所需要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幼兒日常生活所見的,能使幼兒在獲得良好游戲體驗的同時,學習到美術技巧。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泰村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