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驗、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實驗活動是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陣地。本文分析了借助數學實驗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 數學實驗 ? 課堂教學 ? 有效性
一、初中數學實驗的實施意義
1.數學實驗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數學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細致入微地觀察,才能得出實驗結果,還需要突出學生的實驗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因此,無論是對數學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數學學習而言,數學實驗都是有效方法之一。
2.數學實驗在信息技術發展下表現出更大的優勢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為數學實驗提供了更多可能,實驗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也是發現的過程。數學軟件為數學實驗提供了高效、準確、功能強大的實現方式,數學實驗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借助計算機和計算機軟件等,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體現出更大的優勢。
二、借助數學實驗,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措施
1.經歷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讓學生經歷在實際問題中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獲取信息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的基本活動經驗?!?/p>
如在選取校園之星時,每個班級選舉一名學生,而初二(2)班有3名學生參加競選,該怎么選?首先,每名學生寫上一名最佳候選學生;然后,推選3名學生唱票、監票、記錄;最后,計算票數。全班學生參與監票與計算,得票最多的學生當選“校園之星”。在這種全班參與的過程中,學生會經歷收集和處理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問題,并獲取信息的整個過程,在學習中體驗數學、感悟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貼近生活,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也能夠用數學知識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和問題。
如教師可以準備若干1角和5角的硬幣,兩人一組做游戲,告訴對方有多少枚硬幣,總面值多少,求出1角和5角的硬幣各多少枚。這時,小蘭回答:“我有1角和5角的硬幣共40枚,總面值12元,你知道1角和5角的硬幣各有多少枚嗎?”小剛說:“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痹诮虒W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硬幣,動手實踐,相互出題并解決問題。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二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優勢。
3.利用數學實驗,創新學生思維
在數學實驗中,學生張揚了個性,獲得了發展,形成了新的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實驗實現了兩大“延伸”:一種是時效的延伸;另一種是知識的延伸,激發了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和創造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淋漓盡致,形成了創新思路。
如在教學“圓周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究圓周角的性質。這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①同弧所對圓周角和圓心角有何關系?②探究直徑所對圓周角的度數。③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否是直徑?為什么?④先畫出10個同弧所對應的圓周角,然后依次度量,并思考其中的規律,最后進行求證。⑤思考圓周角的大小范圍,并研究圓周角和其所對弦的關系。”學生可以受實驗啟發,很快歸納出圓周角的性質。
在數學實驗環境下,教師運用多媒體、幾何畫板等信息化教學,采用小組合作討論和全班探究的形式,更好地幫助學生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實現數學思想與實踐的對接,激起數學歸納與演繹的融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與創造的共生,提升學生學習的境界,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
三、結語
綜上所述,如何讓學生更清晰地認知概念,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是當前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利用數學實驗將數學系列概念滲透其中,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知識的技巧,并提高自我數學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黃金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