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飛 劉樹民 薄傳沙
摘 要:強化基層黨建引領是新形勢下基層治理的必然要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需要黨的基層組織在自我建設、自我發展過程中的不斷突破和進步。山東交通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將學院黨建工作與學院治理工作銜接在一起,在實踐中找到兩者間的結合點和生長點,打通基層治理的黨建引領經絡,確保基層治理效能有效發揮,全方位提升基層治理整體水平。
關鍵詞:高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D9?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51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高等學校擔負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推進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高校基層黨建如何引領基層治理成為一個重要的實踐課題,需要基層黨組織聯系實際加以創新運用。高校基層黨組織是實現高校治理目標的重要力量,必須堅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推動高校治理現代化和內涵式發展。
1 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之間的關系
黨的建設為基層治理提供政治、組織、制度、隊伍等引領,同時黨的建設在基層治理中得到完善和改進;基層治理反作用于黨的建設,兩者之間的互動性和邏輯性十分鮮明。在對高校基層黨建引領和基層治理展開個體研究之前,首先要探究二者的互動關系和同步發展的必然性。
1.1 黨的建設是貫穿基層治理的主線
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為基層治理提供政治、組織、制度保障。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服務群眾是基層黨組織的核心職責。基層黨組織是基層工作的領導核心,建設有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的基層黨組織,為提高基層治理效能,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提供政治保證。同時,通過規范和完善基層黨建的組織架構,發揮基層黨建的組織優勢,調動多方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形成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多方積極參與的良性治理格局。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優勢,內容完備、結構清晰的黨建制度為基層治理提供完善協調的設計,確保基層治理的全局性、系統性、科學性。
1.2 基層治理是對黨建工作的檢驗和考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黨建工作質量和成效要在基層治理實踐中得到檢驗。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是推進基層建設的重要任務,具體體現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更加安全穩定,社會治理格局更加合理,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動。黨建工作質量在這些生動實踐中得到檢驗。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基層治理成效檢驗黨建成果,杜絕“兩張皮”現象。同時,基層治理理念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合理,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能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和多層次多樣化生活需要,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提升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
1.3 黨的建設與基層治理的互動性與同向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黨的建設工作“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將自身建設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并推動著國家發展和社會改革。基層是黨的領導和國家治理的終端,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小單元,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基層社會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基層治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高度契合,實現的路徑都是依靠和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共享發展成果,黨的建設和基層治理同向而行。黨建創新指導和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創新,同時基層治理的實踐探索為黨建創新提供新思路和推動力。
2 高校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的現狀
本章主要以山東交通學院汽車工程學院為實例,研究該學院基層黨建引領和推動基層治理的現狀,分析存在問題。
2.1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現狀
(1)強化政治引領,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學院黨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堅持不懈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及時制訂年度理論學習中心組和教職工學習計劃,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持續用先進理論武裝頭腦,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把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緊密結合。認真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傳宣講。采取報告會、故事會、專題黨課、短視頻、主題黨日、知識競賽、實地參觀、現場教學等形式,將政治學習融入日常。通過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學院黨員干部和廣大師生在思想理念、精神狀態等方面有了較大提升。
(2)學院黨委嚴格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攻堅年”任務部署。按照省委、學校黨委的部署要求,扎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成立了學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負總責,班子成員具體抓,全院師生積極配合,確保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到復學疫情防控第一線,進行全天候不間斷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等服務工作,同時,發動師生黨員自愿捐款27336.6元。疫情期間,學院收到地方組織感謝信4封,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3)搭建線上線下聯動平臺,形成“立德樹人”強大合力。增強黨建活動同學院治理活動聯系的緊密度,搭建線上線下信息融合平臺,加強互聯網黨建工作載體建設,加強師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平臺建設。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在教師引進、課程建設、教材選用、學術活動等重大問題上把好政治關,堅決守好“責任田”。加強黨對群團組織的領導,堅持黨建帶群建工作,強化對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引領;積極發揮“互聯網+”共青團、學生組織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引導、服務和聯系,利用社團組織開展學院第二課堂活動,黨建帶動群團組織建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