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統一戰線百年歷程的主流與本質

2021-08-16 23:13:30楊松祿
湖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統一戰線

楊松祿

[摘 要]堅持統一戰線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的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十條寶貴歷史經驗之一。毛澤東早年提出“民眾的大聯合”,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探索歷程。經過了1 0 0年的艱辛探索,中國共產黨得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科學結論。回顧統一戰線百年歷史,梳理黨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統一戰線的理論貢獻,從“民眾的大聯合”到“中華兒女大團結”,雖然團結和聯合的對象和范圍擴大了、內涵更加豐富了,但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流沒有變,統戰工作“大團結大聯合”的本質沒有變。正確認識和把握統一戰線百年歷程的主流和本質,對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統一戰線 大團結大聯合 主流與本質

[中圖分類號] D 6 1 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6 7 1-2 8 0 3( 2 0 2 1) 0 6-0 0 0 8-1 1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邊疆治理中的文化認同教育研究”( Y B 2 0 2 0 0 1 3)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 0 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進一步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之一,強調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 1] ( P 7 0)。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決議》的重要闡述,都深刻表明堅持統一戰線是黨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要把統一戰線堅持下去,并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從毛澤東早年提出“民眾的大聯合”,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兒女大團結”,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在統一戰線一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根據黨所處的內外環境、面臨的政治形勢不同,統一戰線的內涵和外延有所變化,但黨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流沒有變,統戰工作“大團結大聯合”的本質沒有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統一戰線,仍然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一、“民眾的大聯合”是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認識的開端

統一戰線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策略和戰略,根本是解決無產階級的內部團結和同盟軍的問題。隨著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影響中國政治發展,統一戰線開始成為一個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政治術語。“UN I T E DF RON T”這個英文單詞,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聯合戰線的意思,中國共產黨人一開始就是翻譯成“聯合戰線”并加以使用。這種翻譯也契合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就是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以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所以,在統一戰線歷史研究中,一直把“聯合戰線”的提出作為黨的統一戰線的理論源頭。實際上,在提出“聯合戰線”之前,我們黨就有人提出了“勞工階級的聯合”“民眾的大聯合”等概念并加以闡述,如李大釗、毛澤東等人。從“勞工階級的聯合”“民眾的大聯合”到“聯合戰線”,再到“統一戰線”,這是黨基于中國革命的實際,對“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一思想和主張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遭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 1] ( P 3)。為了讓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重新站立起來,無數仁人志士作出了各種努力和嘗試,但無論是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都沒能完成實現中華民族重新站起來的歷史使命。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反思,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社會革命(變革)的失敗。孫中山在反思革命失敗的原因時,敏銳地指出中國人“一盤散沙”,即沒有國家意識,所以主張喚醒民眾,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強調在今后的革命中要依靠民眾的力量。在1 9 2 3年元旦發表的《中國國民黨宣言》中,孫中山指出:“前代革命雖起于民眾,及其成功則獨夫取而代之,不復與民眾為伍。今日革命則立于民眾之地位,而為之向導,所關切者民眾之利益,所抒發者民眾之情感……故革命事業由民眾發之,亦由民眾成之。”[ 2] ( P 1-4)可見,孫中山已經非常重視民眾的力量。但可惜的是,孫中山過早去逝,他的繼任者們與他的主張漸行漸遠,逐漸脫離了民眾,甚至走向了民眾的對立面,注定不能完成讓中華民族重新站起來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始終重視民眾的力量,善于引導和發動民眾。所謂民眾,實際上是人民群眾的簡稱,所指代是一個國家占絕大多數的勞動者。民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其涵蓋的范圍是不一樣的,但都是指代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 3] ( P 7 3)。人民群眾這個概念一經創造出來就具有濃郁的政治色彩。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民群眾等同于無產階級及其聯盟,是與資產階級相對應的。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和卡爾·海因岑》一文中就明確指出,在德國,構成“人民”的正是“無產者、小農和小資產者”[ 4] ( P 6 6 1)。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由于人民群眾總是處于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所以國家并沒有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只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所建立的國家才是體現人民意志的,因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根源在于廣大人民群眾”[ 5] ( P 1 4 2)。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真正代表,“他們沒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6] ( P 4 4)。馬克思認為,過去的運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那是少數人的運動,是為少數人謀利益的,人民群眾要解放自己,就必須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以后,特別是俄國十月革命以后,讓中國的有識之士充分認識到民眾的力量。李大釗稱贊俄國十月革命是“庶民的勝利”,并預言將來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為此,李大釗積極倡導勞工階級,即人民群眾的聯合。在1 9 1 9年1月,他撰文指出:“勞工階級要聯合他們全世界的同胞,作一個合理的生產者的結合,去打破國界,打倒全世界資本的階級。”[ 7] ( P 6 0 8)毛澤東從小就對勞動者階級的痛苦感同身受。從學生時代開始,毛澤東就苦尋救國救民的良方,立志要“研究一個拔本塞源的方法”。在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前,毛澤東曾受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他自己也承認“我讀了一些關于無政府主義的小冊子,很受影響。”[ 8] ( P 1 2 8)1 9 1 8年8月,毛澤東到了北京,經楊昌濟先生的介紹進入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毛澤東如饑似渴地閱讀各種進步書籍,同時在李大釗、陳獨秀的影響下,開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但這個時候的毛澤東,對“救國良方”還在苦苦求索,思想上還沒有定型。1 9 1 9年4月,毛澤東回到長沙,不久“五四”運動爆發,毛澤東走在了領導湖南學生運動的前列,與同學組建新的湖南學生聯合會,發動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運動并取得了成功。在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的實踐中,毛澤東積累了斗爭經驗,認識到了民眾的巨大力量。1 9 1 9年7月,毛澤東等先進青年創辦了《湘江評論》。在《湘江評論》第二、三、四期上,毛澤東先后發表了三篇文章,即《民眾的大聯合》(一) (二)(三)。這三篇文章分別論述了民眾聯合的迫切性、聯合的方法和步驟、聯合的可行性等。[ 9]文章指出,“較大的運動,必有較大的聯合。最大的運動,必有最大的聯合”“由許多小的聯合,進為一個大的聯合……由許多大的聯合,進為一個最大的聯合。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必須實現中華民族的大聯合”“中華民族的大聯合,將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1 0]。這三篇文章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馬克思主義的種子已經在毛澤東的頭腦中萌芽。

《民眾的大聯合》發表以后,李大釗、陳獨秀等馬克思主義者給予了高度評價。文章的突出貢獻是從不同角度對把民眾聯合起來進行了充分論述,解決了當時革命力量不足、迫切需要把民眾組織起來的問題。文章對于聯合的對象也作了詳細論述。他列舉了農夫、工人、學生、婦女、小學教師等各色人等的悲慘遭遇,認為這些群體的利益有共同之處,可以進行“大聯合”。共同之處在哪里,就是這些群體都是被壓迫的對象。民眾的大聯合就是以農民、工人為主體的所有被壓迫者的聯合。這三篇文章的論述表明,毛澤東已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這個觀點也是貫穿毛澤東一生實踐和理論活動的一個基本觀點。[ 1 1]毛澤東論及的聯合對象,雖然都是被壓迫的對象,但來自不同階層、不同行業,已經具有了統一戰線的范圍和內涵,毛澤東關于“民眾大聯合”的觀點也成為他對統一戰線的認識起點,同時也對中國共產黨“聯合戰線”的提出提供了理論借鑒。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 1 9 2 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這是第一個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組織。1 9 2 2年5月1日,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名義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大會宣言號召:“全國工人階級團結起來,削平行幫,消除隔閡,不分地域,不分黨派,不分男女老少,聯合成一個階級戰線,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1 2]會后,陳獨秀發表了《共產黨在目前勞動運動中應取的態度》,認為“在勞動運動的工作上,應該互相提攜,結成一個聯合戰線(UN I T E DF R ON T) ,才免得互相沖突,才能指導勞動界作有力的戰斗”[ 1 3] ( P 3)。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提出“聯合戰線”這個概念。基于革命斗爭的需要,共產國際建議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進行合作,建立聯合戰線。1 9 2 2年6月,中國共產黨發表了《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闡明要“共同建立一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向封建式的軍閥繼續戰爭”[ 1 4] ( P 9 8),這是黨的文件第一次明確提出建立“聯合戰線”的主張。1 9 2 2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大繼續討論了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主張,通過了《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決議案》,提出要“聯合全國革新黨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 1 4] ( P 1 3 9)。同時提出要在全國各城市集合工、農、商、教、學、婦及律師、記者等團體,組織“民主主義大同盟”。1 9 2 3年6月召開的黨的三大,討論通過了《關于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決議案》,同意與國民黨進行合作,宣告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也宣告統一戰線作為我們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的確立。之后,每一個歷史階段黨根據形勢任務的不同建立了不同的統一戰線,但無論是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革命統一戰線,還是今天的愛國統一戰線,歸根結底都是民眾的大聯合,因為統一戰線團結的范圍、對象都屬于民眾的范疇。所以,追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探索起點,還是要回到毛澤東提出的“民眾的大聯合”上來。

二、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百年歷程的主流

建立統一戰線的根本目的主要是解決無產階級力量不足的問題。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單打獨斗不行,就需要尋找同盟軍,這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革命的動力問題。1 9 2 5年1 2月1日,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開篇就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他認為“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 1 5] ( P 4)。通過認真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毛澤東最后得出結論:“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些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 1 5] ( P 1 0)所以,毛澤東歷來主張發展進步力量,團結中間力量,分化孤立敵對力量。第一次國共合作就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革命失敗以后,面對窮兇極惡的國民黨反動派,如何進一步發展和壯大自己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1 9 2 8年在莫斯科召開的黨的六大通過的決議案指出,當前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是“鞏固工人階級與共產黨在農民運動與工人運動中的領導”,強調要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1 9 3 0年6月,瞿秋白、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擴大的六屆三中全會,會議制定了下層統一戰線的方針。廣大的工人、農民和士兵群眾作為一般的下層群眾是黨團結的對象,這個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是“反封建壓迫、反國民黨統治的工農民主的民族統一戰線”[ 1 6] ( P 2 0 7)。

“九一八”事變以后,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在繼續強調建立下層統一戰線之外,提出要“盡可能地造成全民族的(計算到特殊的環境)反帝統一戰線來聚集和聯合一切可能的、雖然是不可靠的動搖的力量,共同地與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斗爭”,提出“在某種程度和范圍內,或能實行上層統一戰線”[ 1 7] ( P 3 0-3 2)。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1 9 3 5年起草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號召一切不愿當亡國奴的同胞,愛國官兵,抗日的黨派和團體,愛國的僑胞,被壓迫民族(蒙、回、韓、藏、苗、傜瑤、黎、番等)的兄弟們,“組織全中國統一的抗日聯軍”[ 1 8] ( P 5 2 1-5 2 2)。這實際上擴大了統一戰線的范圍。1 9 3 5年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討論了全國政治形勢和黨的策略路線。毛澤東作了題為《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報告中專門闡述了民族統一戰線。毛澤東指出,“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什么呢?不是別的,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 1 5] ( P 7 6)。在分析關門主義的危害以后,毛澤東旗幟鮮明地指出,“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因此只有統一戰線的策略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的策略則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1 5] ( P 7 6)。1 9 3 9年1 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專門論述了中國革命的動力問題。毛澤東分析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階級狀況,認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中的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對象,而農民以外的各種類型的小資產階級、農民階級中的中農、貧農和無產階級則是革命的動力,資產階級中的民族資產階級、富農和游民可以成為革命的動力之一。毛澤東還得出結論:“中國無產階級應該懂得:他們自己雖然是一個最有覺悟性和最有組織性的階級,但是如果單憑自己的一個階級的力量,是不能勝利的。而要勝利,他們就必須在各種不同的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的統一戰線。”[ 1 5] ( P 3 3 7)根據抗日形勢的變化,毛澤東認為,抗日戰爭要取得勝利,就需要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采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 1 5] ( P 4 0 2)。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把中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海外華僑、一部分地主買辦階級,都以不同形式團結起來共同抗日,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 1 9]

抗戰勝利以后,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個命運的大決戰。中國共產黨本著爭取和平的愿望同國民黨在重慶進行談判,簽訂了“雙十協定”。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毫無和平、民主的誠意,撕毀停戰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協議,悍然發動內戰。面對國民黨軍隊咄咄逼人的態勢,中國共產黨適時調整戰略和策略,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認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強調要“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這就是人民解放軍的、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 2 0] ( P 1 2 5 6)。在中國共產黨正確主張的指引下,中國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逐步認清了蔣介石假民主、真獨裁的丑惡嘴臉,逐漸向中國共產黨靠攏,共同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完成了讓中華民族重新站起來的歷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成為掌握全國政權、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政黨。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政治基礎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廣大華僑、各界民主人士和其他愛國分子,國民黨統治集團的一部分地方實力派也脫離了反動營壘,轉到了人民的一邊,結成了以《共同綱領》為團結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隨著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好轉,我們黨內有部分干部出現忽視統一戰線的傾向。為糾正這種傾向,中共中央下發了《中央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指示》,強調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特別是黨同非黨勞動人民的聯盟,是黨的一項根本政策。不僅是對于非黨的勞動人民的代表人物,就是對于民族資產階級分子和少數民族中的上層分子,對于在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斗爭中,從反動統治集團和地主階級營壘中分化而被我們爭取過來的一部分人,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只要他們擁護或者不反對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我們就必須堅持地繼續團結和改造他們,而不能采取拋棄和排斥的方針。[ 1 2]在這種正確方針的指導下,黨內存在的關門主義傾向得到糾正,各民主黨派成員、各民族上層人士等統戰對象的顧慮被打消,有力推動了全國各地統戰工作的深入發展,為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為繼續鞏固、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廣泛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共同建設社會主義。中共中央先后出臺一系列文件,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對統一戰線的性質、地位和任務等進行了明確,實現了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團結,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建設。

改革開放開啟了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春天,也開啟了統一戰線的春天。1 9 7 9年6月,鄧小平作了《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的重要講話,深刻分析了我國社會階級狀況發生的根本變化,科學界定了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認為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已經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 2 1] ( P 1 8 7),將統一戰線由階級聯盟轉變為政治聯盟。鄧小平還從統一戰線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服務的新任務著眼,認為“統一戰線的對象,清楚得很,顧名思義,是把一切能夠聯合的都聯合起來,范圍以寬為宜,寬有利,不是窄有利”[ 2 2] ( P 1 5 8-1 5 9),提出建立兩個范圍聯盟的思想,使統一戰線具有了空前的廣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有利于整個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實現。[ 2 3] ( P 1 8 7)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社會結構、統一戰線內部構成及其相互關系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江澤民進一步強調了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地位和作用,明確了新世紀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強調“只有堅持發展我們黨領導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更有成功的把握”“我們要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要求,努力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使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達到新的團結和聯合”[ 2 4] ( P 1 4 3)。胡錦濤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性質和特征,指出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已經進一步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多樣性和顯著的社會性。同時,胡錦濤提出,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是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中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些重大關系,也是統一戰線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確處理的重大關系。[ 2 5] ( P 5 4 8)2 0 0 7年1 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把促進“五大關系”和諧納入全黨全國工作大局中統籌規劃部署,使之成為黨的總任務、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也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了統一戰線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的地位。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回答了新的歷史時期需不需要統一戰線、需要什么樣的統一戰線、如何鞏固發展統一戰線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新時代統一戰線開拓創新、鞏固發展。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 0 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并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這實際上指出了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百年奮斗的主流,即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這一點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得到了確認。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黨百年奮斗的一條歷史經驗,突出了統一戰線在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堅持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堅持“大團結大聯合”

在2 0 1 5年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統一戰線就是壯大共同奮斗的力量,強調“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的問題”[ 2 6] ( P 5 5 6)。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我們黨一百年來,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個艱難險阻、創造一個個人間奇跡,迎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這個最大的政治,在黨的任何一個歷史發展階段都是必須花大力氣處理好的戰略問題。在革命戰爭年代,對什么是政治,毛澤東有個比較形象又比較深刻的解釋。他說:“所謂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這個解釋簡單理解就是壯大自己、削弱敵人。壯大自己靠什么壯大,就是靠建立統一戰線,去團結和聯合有共同利益的人們,去實現共同的目標。

我們黨成立之初非常的弱小,全國只有5 0多名黨員。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黨一經成立就集中力量開展工人運動。但通過開展工人運動,也讓年輕的中國共產黨意識到,單靠工人階級要取得革命勝利是不現實的,“無產階級倘還不能單獨革命,扶助民主派對于封建革命也勢必要的”[ 1 4] ( P 1 3 8-1 3 9),因此,提出應該聯合民主派、援助民主派,建立民主聯合戰線。之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失敗進一步讓中國共產黨警醒,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戰勝這樣的敵人單靠工人階級孤軍作戰是不夠的,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這也堅定了我們黨與國民黨進行合作的決心。正是因為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工人、農民、學生、婦女等群眾運動的興起,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這也使得黨從原來比較狹小的圈子里走出來,登上更廣闊的的政治舞臺,為以后土地革命風暴的掀起創造了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黨也得到不斷壯大。據資料顯示: 1 9 2 3年6月黨的三大時,只有黨員4 2 0人, 1 9 2 5年黨的四大時黨員發展到9 9 4人,到1 9 2 7年4月黨的五大時黨員發展到5 7 9 6 7人,青年團員也發展到3. 5萬人。[ 1 2]

大革命失敗以后,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據不完全統計,僅1 9 2 7年3月至1 9 2 8年上半年,慘遭殺害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就達3 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 6萬多人。[ 1 2]隨著革命形勢轉入低潮,中國革命向何處走,黨可以依靠的力量在哪里,是黨必須回答好的問題,這個問題回答不好,中國革命將面臨失敗的危險。毛澤東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認為農民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同盟軍,甚至可以成為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和主要依靠力量。“八七會議”對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肯定了毛澤東的建議,強調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方針必須根本轉變,即要把工作重心從以工人階級為主,轉移到發動工農群眾上來,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為中國共產黨深入開展土地革命,發展壯大工農紅軍,開辟、建立和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抗戰爆發以后,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基于民族大義,毅然放下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仇恨,強調一切真正愿意反對帝國主義的不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不分政治傾向,不分職業與性別,都聯合起來,在反帝統一戰線下,與日本帝國主義作戰。中國共產黨還提出,民族資產階級在亡國滅種的關頭有參加抗日的可能,甚至連大資產階級營壘也有分化的可能。“黨應該采取各種適當的方法與方式,爭取這些力量到反日戰線中來。”[ 2 7] ( P 5 3 4)毛澤東在分析了抗戰爆發以后民族資產階級一些代表人物思想變化以及地主買辦營壘出現分化的情況后,指出,“在民族危亡的關頭,民族資產階級有參加革命的可能,國民黨統治營壘將進一步分化,英美買辦集團在一定條件下也將被迫參加抗日。因此,我們要把敵人營壘中間的一切爭斗、缺口、矛盾,統統收集起來,作為反對當前主要敵人之用。”[ 2 8] ( P 1 5 5)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黨開展了對國民黨地方勢力派的爭取工作,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推動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和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各民主黨派愛國民主運動的發展,人民革命力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鞏固和壯大。

解放戰爭初期,敵我力量懸殊。為打倒蔣介石反動政府,黨開辟了“第二戰場”,堅持以學生運動為先導,推動國民黨統治區工人、農民、市民斗爭的發展,孤立了國民黨反動派。解放戰爭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以后,黨進一步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工農兵學商聯合起來,組織反蔣統一戰線”的號召,強調沒有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革命不可能勝利。在這期間,各民主黨派在經過血與火的考驗之后,放棄一廂情愿的“第三條道路”或“中間路線”,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擁護新民主主義革命路線,站到了人民革命陣營中來,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更加鞏固和擴大。

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以后還需不需要統一戰線,還需不需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這個問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不僅在黨內有這樣的疑問,在黨外同樣存在。為糾正黨內存在的偏頗思想,打消黨外同志的顧慮,中央統戰部根據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指示,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明確了統一戰線工作的任務,對民族資產階級、民主黨派、民族政策、各級人民政權機關和人民團體中的統一戰線工作都作了明確,強調要在實行共同綱領、鞏固工農聯盟的基礎上,密切團結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廣大華僑、各界民主人士即愛國分子,爭取盡可能多的能夠同我們合作的人,為著穩步地實現新時期的歷史任務而奮斗。[ 2 3] ( P 1 3 9-1 4 0)毛澤東還提出了“不要四面出擊”的策略方針,強調“為了孤立和打擊當前的敵人,就要把人民中間不滿意我們的人變成擁護我們”[ 2 9] ( P 6 9 5)。在這一策略方針的指導下,推動形成了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大聯合的良好局面,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不斷鞏固發展。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著眼于實現祖國統一和四個現代化,對統一戰線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一方面,他明確了愛國統一戰線的性質,把統一戰線由階級聯盟轉變為政治聯盟;另一方面,肯定了統一戰線的地位和作用,認為“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 2 1] ( P 2 0 3)。以江澤民、胡錦濤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鄧小平統一戰線思想的基本精神,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愛國統一戰線。江澤民用“三個決不能”闡述了統一戰線的地位和作用,即“統一戰線作為我們黨的一個重要法寶,決不能丟掉;作為黨的一個政治優勢,決不能削弱;作為我們黨的一項長期方針,決不能動搖”[ 2 4] ( P 1 4 3)。胡錦濤完整提出了“三個重要法寶”的思想,指出“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2 5] ( P 5 4 2)。由于黨對統一戰線的高度重視并不斷推進統一戰線的理論、制度和實踐創新,推動統一戰線形成了團結、穩定、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使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在當代中國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高度重視統戰工作,把統一戰線納入國家治理總體方略,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出臺一系列重要文件、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對新時代的統一戰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系統總結了黨百年奮斗歷程取得的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得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結論,強調“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3 0]。

參考文獻:

[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1.

[ 2]孫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5.

[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5.

[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1 2.

[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7]李大釗文集: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4.

[ 8] [美]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M].北京:三聯書店, 1 9 7 9.

[ 9]冰峰.〈民眾的大聯合〉是青年毛澤東世界觀急劇轉變的標志[ 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1 9 8 5,( 0 1).

[ 1 0]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 2 0 0 8.

[ 1 1]方輝錦.民眾的大聯合———青年毛澤東社會歷史觀的轉折點[ 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 9 9 6, ( 0 3).

[ 1 2]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2 0 2 1.

[ 1 3]陳獨秀.共產黨在目前勞動運動中應取的態度[ A].中央統戰部研究室.統一戰線1 0 0個由來[ C].北京:華文出版社, 2 0 1 0.

[ 1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 :第1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 1 5]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6.

[ 1 6]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0.

[ 1 7]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9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 9 9 1.

[ 1 8]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 0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 9 9 1.

[ 1 9]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 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 0 2 0-0 9-0 4( 0 0 2).

[ 2 0]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2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4.

[ 2 2]鄧小平論統一戰線[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 9 9 1.

[ 2 3]孫信,張樹桐.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理論發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 0 1 5.

[ 2 4]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6.

[ 2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0 8.

[ 2 6]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6.

[ 2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 :第1 2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 2 8]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2 9]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6.

[ 3 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 0 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N].人民日報, 2 0 2 1-0 7-0 2( 0 0 2).

責任編輯:李艷霞

猜你喜歡
統一戰線
簡述李維漢關于宗教統戰的思想
楊匏安與第一次國共合作
紅廣角(2016年12期)2017-01-14 17:20:33
論抗戰時期毛澤東的反投降斗爭
學理論·下(2016年11期)2016-12-27 11:51:27
以“四個全面”為引領,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統一戰線作用芻議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19:40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人民論壇(2016年29期)2016-12-22 22:08:45
新時期高校黨外干部隊伍建設問題及對策探析
統戰理論及十八大以來統一戰線的新發展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1:54
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中的戰略智慧
人民論壇(2016年25期)2016-09-28 11:32:22
運用統一戰線法寶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人民論壇(2016年9期)2016-04-07 17:29: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国产区在线看| 亚洲看片网|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无码人中文字幕| 91无码网站| 一本二本三本不卡无码|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97狠狠操|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青青草a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高清国产|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6| 国产免费a级片|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欧美劲爆第一页|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嫩模喷白浆| 夜夜操国产| 五月激情综合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毛片|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美女啪啪无遮挡|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香蕉伊思人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国产精品视频a|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久久| 91成人免费观看|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国产激情第一页|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一| 欧美在线网|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她的性爱视频| 色噜噜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免费激情网站|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99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99精品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日韩激情成人|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