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寧(總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北京鐵路信號有限公司 北京 102613)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尤其是在當前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從分配的角度講,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從利益相關者角度講,依據米切爾評分法分類規則,高質量發展能有效保證確定型利益相關者(同時擁有合法性、權利性和緊迫性,如:股東、雇員和顧客)和預期型利益相關者(同時擁有合法性和權利性,如:股東、雇員和政府部門)核心利益的實現。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將高質量發展的各項目標要求,形成可量化的指標體系設計展現出來,并根據指標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客觀分析評價,值得探討。本文以A公司為例,通過將高質量發展目標對標可量化的財務指標,引入杜邦分析法對高質量發展目標實際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
按照高質量發展的有關要求,A公司2020年分別從營銷、生產、科技研發、采購和管理等方面入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面梳理高質量發展相關事項,逐項制定目標,同時立足股東、雇員、顧客和政府部門四個利益相關者維度,將抽象的定性化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轉化為可計量的定量化財務指標,通過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逐步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該體系將8項主要定性化的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通過分析對照,一一對應轉化為18項可量化的關鍵財務指標,各項指標的達成標準分別依據國資委發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2020》中的同行業標準值、競爭對手的實際指標值和本企業發展規劃目標值綜合分析確定。詳見表1。
表1 A公司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通過剖析A公司高質量發展指標設計體系,對照杜邦分析所涉及的財務指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重點以凈資產收益這一關鍵財務指標為抓手,遵循財務指標之間的邏輯核算規律,采取層層剖析的方式,將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對應的相關財務指標逐項細化落實到位,從而通過加強管控財務指標的完成進度,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
基于A公司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分析評價需求,重點采用其近三年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主要財務指標做跟蹤研究。具體數據詳見表2。
表2 2018—2020年主要財務指標情況表 單位:萬元
1.根據A公司2018—2020年財務數據,分別從股東、雇員、客戶和政府四個維度,對體系中涉及的關鍵財務指標進行測算,經與目標對標,盈利能力類指標(如:凈資產收益率、利潤增長率)與目標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差距最大;資產質量類指標(如: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與目標相比差距非常大,尤其是應收賬款和存貨指標,反映該企業資產運營質量不佳,賒銷業務和存貨積壓的風險較大;債務風險類指標(如:資產負債率)與目標相比差距較小,風險基本可控;經營增長率指標(如:銷售增長率、研發投入比率等)與目標相比有的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營業收入,增長波動較大,且后繼乏力;其他指標與目標相比,均在可控范圍之內。
2.從A公司2020年高質量發展指標分析評價結果看,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響,關鍵財務指標雖與目標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各項指標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普遍呈現出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另外,在企業管理方面,深挖成本費用存在的壓降空間,通過實施一系列提質增效措施,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下降,降本增效效果顯著。詳見表3。
表3 A公司2020年高質量發展目標實施情況表
根據A公司2020年高質量發展體系設計及實施結果,重點通過杜邦分析法,利用財務指標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綜合分析,查找原因。整個分析過程中,始終抓住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核心關鍵指標,層層分解指標之間的關系,逐個分析每項指標的目標差距,深挖其未達成的關鍵影響因素,以便企業管理層高度重視,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關鍵財務指標,進而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具體分析思路: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凈利潤/資產總額)×財務杠桿比例(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凈利潤/資產總額×[資產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凈利潤/資產總額×[1/(1-資產負債率)]=凈利潤/銷售收入×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資產總額)×[(1/(1-資產負債率)]。詳見下頁圖1。
圖1 杜邦分析情況
采用杜邦分析法對A公司高質量發展目標對應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后發現,凈資產收益率指標未達成目標的主要原因是總資產凈利率和周轉率較低,與目標要求差距較大,成為影響高質量發展目標未實現的關鍵影響因素,反映出A公司營運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企業管理水平不高、活力不足,資產運營效率較差。總資產周轉率基本處于同行業較低值水平以下,尤其是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率指標,幾乎處于同行業較差值水平以下,且兩者在資產總額中所占比重高達72.47%,是影響總資產運行效率低的關鍵因素,嚴重時可能導致壞賬發生和存貨積壓風險。二是銷售收入增長乏力。2020年受所處行業投資項目進度放緩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售收入增幅較歷史最高水平出現下滑,且國際化參與程度低,市場開拓受阻,導致新簽合同額減少是影響收入增長乏力的主要因素。三是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投入比率需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雖如期完成目標,但不足以支撐企業獲取更多新產品,目標值的制定相對同行業競爭對手(8%以上)存在一定差距,技術引領優勢不突出,尤其是高端技術受制于人,“卡脖子”技術亟待突破。四是產品自主化研發進度緩慢。公司核心產品屬于典型的技術迭代更替型,即由完全依賴進口-國產化-自主化的模式逐步發展演變而來,近幾年在自主化產品研發進度方面速度緩慢,核心關鍵制造技術掌握程度及自主化率低,產品市場競爭力優勢不明顯,影響合同訂單的獲取。五是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設計覆蓋面窄。國家對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標內容的要求范圍廣、樣式多,涉及創新能力、質量效益、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和綠色發展等方面,但A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單一,財務指標占比較高,業務指標占比較低,尤其是缺少綠色發展方面的指標(如: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用電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等)。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與2035遠景規劃,未來我國要建成世界制造強國,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規劃的主題,要求企業的經營要向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高附加值的現代產業體系轉型。A公司作為國有骨干企業,目前正在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高質量發展必然是規劃內容的重中之重,再加上通過近兩年在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建設方面的不斷摸索,已將原本較為抽象化的概念逐步轉化為各項可實際操作的要求和具體指標,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目標的實現,達到了預期效果。但由于缺乏可實際借鑒的經驗,在指標內容設計、實際運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今后還須結合實際管理需要逐步完善和改進。一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成立專項工作機構,加大“兩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壓控力度,降低其在資產總額中的比重,嚴控存量,加快資產周轉,改善流動資產運行質量和效率。二是創新營銷工作機制和激勵政策,鼓勵經營人員鞏固既有市場份額的同時,全方位開拓新市場、新領域,保證合同訂單的合理增長。三是加大研發投入強度,完善科技創新和制度建設,最大程度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作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核心產品技術上由國產化走向自主化,注重利用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既有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開發更多引領產業前進的新產品,保證行業技術領先的領導地位。同時集中科研力量解決核心關鍵技術和器件的“卡脖子”問題。四是結合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不斷完善和優化指標體系設計,擴大內容的覆蓋面,在立足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將更多業務指標納入體系,如:全員勞動生產率、國際業務參與度、核心制造工藝占有率、關鍵工序智能制造化率和綠色發展涉及的能耗及排放等指標,從而使指標體系設計更加全面和科學,更好服務企業的經營管理,最終實現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產品質量和運行效率明顯提高、國際化參與能力和綠色發展協同能力顯著提升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