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珠
【摘? 要】要想上好小學數學課程,備課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指導下的網絡備課方興未艾,如何有效地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成為很多教師所關注的話題。本文以小學數學有效備課為寫作內容,分別從備課基礎、備課過程、備課方法和備課總結四個方面入手,并結合案例探究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區域性集體備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區域性;集體備課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9-0142-02
Good Teaching,Lesson Preparation First
——Eff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Strategies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Dehua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ZHANG Xiuzhu
【Abstract】To take a goo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urse, lesson prepar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network lesson prepa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in the ascendant.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network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to many teacher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ffective prepa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as the writing content, starting from four aspects: the basis of lesson preparation, lesson preparation process, lesson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lesson preparation summary, and explor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regional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cases.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Regional;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方式也在進行著革新,傳統的備課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實踐的需要也在呼喚著數學教師對備課方式進行深入改革,這就要求教師對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進行深入思考,不斷將新技術融入集體備課環節中。
一、重視基礎,加強教師的個人準備
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個人準備。個人良好的準備是集體備課的基礎。在進行網絡備課時,參與的教師數量較多,會來自各個不同的學校,那么每一名數學教師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梳理自己以往備課的思路和亮點,做好分享的準備。教師在進行預先準備的時候,可以根據以往個人備課的經驗,思考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是什么,自己在往年的授課過程中都采用了哪些方法,都使用了什么樣的案例題。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在個人準備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當教師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后,在后續的集體備課中才能更加有話可說。
二、關注過程,加強教師的溝通交流
在進行互聯網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之間還要注重過程的溝通交流,真正做到教學知識的良性傳遞,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從中獲益。利用網絡開展區域性集體備課,正是一種加強本地數學教師溝通交流的新模式。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由于參與人數往往較多,那么可以先預設一個備課模版,統一備課流程,如先討論價值定位,再討論概念教學,然后是內容講授,最后是案例應用。在小學數學集體備課思路確定后,教師可以沿著這個軌跡進行溝通交流。由于采用的是網絡集體備課的方式,應當提前預設好發言環節,最好可以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有發言機會。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年輕教師和年長教師總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要促進教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在區域性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真正幫每一名教師發現自己的備課不足之處,從而推動教師備課與授課質量的不斷提升。同時要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的記錄功能,把教師的精彩發言及時記錄下來,并在結束后及時發給每一名教師,便于教師及時把備課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化提升。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定期召開線下備課模式,充分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互聯網備課為主,以線下為輔,讓教師感受二者的備課差異,從而更好地開展備課活動。
三、講究方法,加強教師的方法運用
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集體備課,小學數學教學更要講究方法運用,充分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新式的備課實踐中。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的時候,由于采取的是互聯網模式,這樣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因此教師更要講究方法運用,讓多媒體技術真正助力區域性集體備課。在傳統的備課模式中,教師齊聚一室,往往只能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如該講授什么知識點,哪些是重點內容,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案例。但這對于年輕教師來說,可能僅能從別的教師口中了解這些備課知識,在具體運用上可能還存在著一定困擾,那么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網絡集體備課時,教師則可以進行預先錄課,把一些重點內容的講解過程制作成視頻的形式,在集體備課之前把視頻上傳到備課網絡平臺,這樣在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時,教師之間可以一邊備課一邊示范,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在備課過程中有所收獲。此外,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會有大量與生活有關的應用題,那么教師也可以把自己在授課時所運用的視頻、文字等案例上傳到備課平臺里,這樣教師之間也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對于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能有著不同的講解方法和講解素材,那么每一名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授課班級的學生特點,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數學資源,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網絡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更要注重其中的方法運用,要及時地進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區域性網絡集體備課的優勢,不斷通過集體備課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
四、注重總結,加強教師的總結反饋
教師還要關注結果的反饋總結,不斷以集體備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里所說的總結反饋側重于授課后的經驗總結。根據集體備課的指導,教師在進行實踐授課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值得總結歸納的地方,那么在下一次備課的時候,每一名教師都要及時地把這些內容進行分享,推動集體備課思路進一步完善,為此可以建立區域內集體備課教育博客、教學資源庫等平臺,共享集體備課成果。這種備課與授課完成后的總結反饋環節十分重要,只有當數學教師進行了不斷總結,才能更有助于后續備課質量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區域性教師教學水平的良性提升。例如,在開展“角的度量”這一課程時,在利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中,學生都出現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是需要教師注意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可以進行匯總歸納,發表到自己的博客上,或者總結成教學案例,納入網絡資源庫。當進行新一輪備課時,教師可以及時在網絡上把這些案例調出來,在網絡集體備課中進行討論,從而不斷提升每一名教師的授課質量,實現區域內各校教育教學均衡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利用網絡實現區域性集體備課,不斷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化提升,促使區域內各校教育教學均衡發展。為此教師首先要加強個人準備,在備課的過程中做到有話可說;其次要通過網絡注重備課過程的溝通交流,形成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換;再次要講究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讓區域性集體備課更具成效;最后還要關注結果的總結反饋,把備課內容的實踐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從而發揮區域內教師集體智慧,讓集體備課真正達到優質、高效。
注:本文為德化縣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有效備課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DHJK1351-1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斯苗兒.集體備課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機制[J].人民教育,2019(22).
[2]孫鄒飛.注重細節,讓“云平臺”在小學數學集體備課中“落地生根”——依托云平臺開展集體備課經驗介紹[J].華夏教師,2018(2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