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琴

【摘? ? 要】社會交往主要靠語言的交流,而智力落后兒童的語言能力往往較弱,話說不清楚,意思表達不完整,跟正常人交流起來很困難。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對智力落后兒童有偏見,要根據不同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更要加倍保護他們,關愛他們。
【關鍵詞】智力落后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1-0012-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YANG Xiaoqin
【Abstract】Social communication mainly relies 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is often weak, the words are not clear, the meaning is incomplet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normal people. As a special educator, you should not be prejudiced against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and you should provide targeted guidance bas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different children, and you should do more to protect and care for them.
【Keywords】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Soci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development
智力落后兒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弱智兒童,他們的智力跟年齡完全不符,明顯比同齡人要低,學習能力和行為能力也有一定障礙,目前世界各國仍把智商作為判定智力落后兒童的標準,智商在70以下就被劃分為智力落后或者稱作智障者。智力落后兒童的不只是某一種心理活動水平低,而是全方位的活動水平受限,對社會環境很難去接受,只蜷縮在自己認為安全的領域,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更無法從事社會上的勞動,在學習能力上也不能與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同班上課,所以就有了特殊教育,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就成了特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智力落后兒童的主要類型
這里我們主要說一下輕度智力落后兒童和中度智力落后兒童,智商在50~69之間的被劃分為輕度智力落后的兒童,在總的智力落后兒童中,他們跟正常的兒童沒有什么不一樣,智力水平上在幼兒時期跟智力正常的孩子沒什么差別,到稍微長大一點在學習上就會明顯跟不上課程,適應不了小學高年級的課程,他們可以做一些相對簡單的工作,但應付不了復雜的環境,一般他們的最高智力水平只相當于10歲左右的正常兒童。中度智力落后的兒童有非常嚴重的智力缺陷,智商大約是在25~49之間,可以表達一些簡單的話,但是表達起來不連貫,可以簡單照顧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能夠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行動十分笨拙,他們的實際智力水平與年齡極度不符,到成年以后他們的智力也就相當于六七歲的小孩。
二、培養智力落后兒童社交能力的策略
(一)要積極引導智力落后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首先要培養智力落后兒童的語言能力,語言環境可以幫助孩子們開發思維。語言的訓練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能實現,但是由于他們的生活范圍受到限制,語言范圍和知識范圍都比較小,對他們的發展非常不利。所以,教師首先要引導孩子們提高語言能力,經常使用禮貌用語“早上好”“你好”“謝謝你”“不好意思”等,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說這些話,并且要用在合適的場合,比如,早上到學校后要跟家長說“再見”,見到教師和同學要主動打招呼說“早上好”“老師好”。教師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要求學生在家也要進行語言的訓練,講話要文明,說話要客氣,要多跟家里人交流,家里來客人要主動打招呼,出門遇到熟人或鄰居也要問好,通過這樣的訓練養成他們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提高他們的禮貌素質,培養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教師還要注重帶領他們走進大自然,多體驗外面的世界,開闊視野,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到公園走走,引導他們去發現世界的美好;還要帶領他們走進人群,走進社會,教給他們怎樣買東西,教給他們辨別交通信號,教給他們認識各種交通工具等,這些活動都可以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增長他們的見識,逐漸把他們從自己內心的小世界引領出來,感受這個社會,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促進他們主動積極地與人交流。
(二)團隊互助,以情動人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師要在班級里營造融洽的氣氛,讓學生在班級里感到舒適、開心,把班集體的每個人都當作家人。首先,教師要做到關愛每一位孩子,就像家長一樣,不能對任何人有偏見,協助大家互相幫助,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比自己弱小的朋友。還可以鼓勵孩子多玩游戲,在游戲里激發他們的思維靈活度,調節身體的平衡,還可以增進孩子之間的感情,促進他們感情的交流,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去完成,增強他們的集體意識,體驗互相幫助的快樂,讓孩子們盡可能多感受正常人能感受到的情感,減輕孩子們的心理負擔。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們多與人溝通,周末可以邀請小伙伴來家里做客,一起看電視,一起玩玩具,過生日或者過節的時候互相贈送生日禮物,家長盡量要求孩子親手制作禮物,鍛煉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雖然這樣的禮物并不會太好,但是這樣的舉動會拉近孩子之間的距離,增強他們之間的感情,讓他們彼此成為好朋友。
(三)要讓智力落后兒童具備生活的能力
要適應社會首先要具備生活的能力,沒有生活能力在社會上是不能獨立生活的,智力落后兒童必須有生活能力,這樣他們才能保證最基本的生活,才可以社交。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生活上能自己處理日常生活瑣事,比如說做飯、打掃衛生、購物、學習等;在人際關系上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夠獨自處理一些事務;在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對與輕度智力落后的兒童如果要步入社會,生活能力是必須具備的,所以在特殊教育學校生活能力是主要培養內容之一。所以家長要與教師聯合,一旦松懈下來再堅持是很難的,畢竟習慣不是一兩天就養成的。因此家校聯合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十分重要。
(四)教師要幫助智力落后兒童樹立自信
教師要有正確的態度,注意自身行為對孩子們的影響,雖然他們的智力可能會比同齡孩子低一些,但是他們的思想方式和發展歷程跟正常孩子沒有什么不同,他們也會有好奇心,也會模仿,也會發脾氣,所以教師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只是他們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強,大人的行為舉止他們都會模仿,教師以及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們做的事,我們要做到,給孩子們樹立好榜樣,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激勵孩子們。教師要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智力落后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卑心理,缺乏自制力,沒有自信心,對待事情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逃避,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心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給他們做事情的辦法。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能力設置相應的任務,保證孩子能夠順利完成,事后我們要加以鼓勵和夸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相對于比較難一點的任務,我們要親自示范,教給他們技巧和步驟,反復示范,讓他們知道怎么做、怎樣做,他們在學會并完成以后肯定也是開心的,漸漸也就有了自信。
(五)加強智力落后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要加強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有能力的孩子走進社會,適應社會,能夠自食其力,不是所有智力落后兒童都不能適應社會,智力和適應社會能力是兩碼事,通過后天鍛煉,智力落后的兒童有很大的概率能夠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雖然一部分孩子智力發育不是很好,經過訓練以后還是能適應社會的,能夠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夠靠簡單的工作養活自己,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可以用思想道德約束自己。但學校教給他們的遠比社會要少,由于他們思想比較簡單,他們步入社會后很容易被人騙,所以教師一定要提前告訴他們怎樣遠離壞人,怎樣保護自己。
三、結語
智力落后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需要我們甚至整個社會的關注,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而是要盡可能幫助他們,保護他們。所以要從小給予他們特殊教育,幫助他們走進社會,體會人間的冷暖,幫助他們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夠快樂健康走下去。
參考文獻:
[1] 李曉慶.培智學校智障兒童溝通能力發展中的問題研究[J] .現代特殊教育,2016(18).
[2]朱曼殊.兒童語言發展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