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紅 孫磊 張增群
摘? 要:為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提高醫院服務水平與核心競爭力,平度市中醫醫院護理部緊跟原衛生部“36312工程”,在原有的HIS系統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型信息化模塊,創新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大膽創建線上風險評估單,啟用無紙化線上評估及質量管控。實時評估由紙質轉變為線上,條碼化管理的實行,可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患者風險信息由人工通知轉變為智能推送,實現智能化閉環管理。臨床督導由翻閱資料轉變為數據庫查詢,極大地提升護理人員工作效率,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和信任度,無形之中樹立了醫院的科技形象,信息化平臺在臨床風險防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創新;人工智能;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9-0056-03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實施基于信息化平臺、HIS系統的整體建設,以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與核心競爭力[1]。醫療業務應用與基礎網絡平臺的逐步融合正成為國內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新方向。平度市中醫醫院參照山東省護理質量控制中心《住院患者五項風險評估的指導意見》,在2016年施行紙質版評估量表。在紙質版量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但由于紙質版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多數問題只治標不治本。2019年,基于信息化建設平臺,平度市中醫醫院積極改變傳統紙質版評估方式,啟用無紙化線上評估及質量管控。在原有的HIS系統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型信息化模塊,創新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大膽創建線上風險評估單,臨床護理及質量管控工作較之前明顯高效、便捷、安全。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護理風險防控現狀
我國現在臨床護理信息化主要存在著以下不足:①臨床護理信息化管理功能單一;②信息資源網絡利用率不高;③臨床護理信息化管理系統智能化低;④對現有的護理人員培訓方式不足。以平度市中醫醫院為例,傳統紙質版評估表單眾多,評估時易出現差錯與紕漏,且材料眾多,不易儲存,資料不易查找。以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風險評估為例,因VTE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漏診率和高病死率,越來越引起臨床的廣泛關注[2]。傳統紙質版VTE風險評估量表,護士評估存在中高危風險后,其主管醫生有時不能迅速獲取信息,有時因為忙碌而忽略信息,無法實現多系統維度的數據警示。傳統紙質版護理風險評估篩查出高風險患者后,只在床頭懸掛警示標識,在評估單做好記錄,管理者不便于全盤把控高風險患者,無法實現閉環化管理。對于網絡時代而言,傳統的護理方式及技術缺乏安全有效的身份識別制度,只能依靠護士“三查七對”,這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3]。不僅如此,因我國醫療資源相對匱乏,護士工作繁重,合理的護理執行時間無法保障,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容易引發醫療糾紛。
2? 信息化平臺在臨床護理風險防控中的應用
時代的發展帶動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各行各業都需要應用信息化技術。因此,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下,平度市中醫醫院護理部緊跟原衛生部“36312工程”,在原有的HIS系統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型信息化模塊,創新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大膽創建線上風險評估單,進行線上質量管控。
2.1? 無紙化線上評估
實時評估由紙質轉變為線上,電子評估單采用線上評估方式,將手寫改為單擊選擇,將護士站記錄改為床頭評估,將數字化機器直接推到患者床頭,一機在手完成評估、巡視、查對、查詢、信息錄入及康復指導等多項臨床操作。
2.2? 風險信息智能推送
患者風險信息由人工通知轉變為智能推送。應用線上VTE風險評估單后,首先,護士在規定評估時機內完成,評估系統自動篩選中危及以上患者,采用危急值信息滾動及電子一覽牌標識的雙重提醒方式將風險系數顯示于主管醫生窗口,以提醒醫生針對風險級別及時采取預防措施[4]。其次,中危及以上患者自動顯示于護士的醫信手機及電子一覽牌上,形成電子警示標識,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責任護士進行及時有效地評估與干預,實現智能化閉環管理。
2.3? 數據庫查詢
臨床督導由翻閱資料轉變為數據庫查詢,線上評估單運行后,科室護士長通過手機駕駛艙APP便可全面準確地了解科室各項高風險患者。高風險患者信息同步提取到護理部的電子顯示屏和護理部主任的手機駕駛艙,每10分鐘1次更新,實時監控。可及時地了解到各科室工作量和重危患者,以便有計劃性地開展護理工作,確保每1個高風險患者均能夠得到較好護理。
2.4? 條碼化管理
基于信息系統的支持和發展,平度市中醫醫院所有護理活動實行條碼化管理,系統根據醫囑將不同治療護理項目以標簽的形式打印出來,形成唯一的條形碼,再進行護理操作前再掃描患者腕帶進行確認,匹配成功后方可執行,通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差錯發生。
3? 信息化平臺在臨床護理風險防控中的應用效果
3.1? 護士工作效率及質量提高
實時評估由紙質轉變為線上,極大地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實現新舊動能的轉化。風險信息智能推送、實行條碼化管理及臨床督導由翻閱資料轉變為數據庫查詢均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減輕工作量,提升整體護理工作效率。護理人員及時有效的彈性調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經調查統計發現,平度市中醫醫院應用信息化平臺管理后護士基礎護理合格率達到96.85%,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達97.92%,一級護理合格率97.21%,分別高于應用前的92.38%、93.17%、92.79%,說明信息化平臺在護士工作質量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3.2? 護理滿意度提升
無紙化線上評估的實施,能夠真正地將護士還給患者,讓護士能夠更多地關注患者,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實行條碼化管理后,從源頭上減少差錯發生,從而保證了患者的安全,對所有的給藥、治療、輸血等流程實行閉環化管理,可準確了解各環節執行情況,便于了解各流程進展情況,隨時向患者解釋工作,增強患者滿意度。平度市中醫醫院2019年應用信息化平臺后的患者滿意度達到97.69%,與應用前的91.87%比較得到顯著提升,由此可見,信息化平臺的信息可顯著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3? 臨床護理風險降低
患者風險信息由人工通知轉變為智能推送,為強調患者評分的動態變化,平度市中醫醫院將目視管理應用于風險評估量表中,在每項評估量表的表頭中,根據風險高低,設置紅、黃、綠等不同顏色的底色。在PC端及手機端的量表中,即可通過顏色的變化判斷分值的高低,及時發現異常,降低臨床護理風險。臨床督導由翻閱資料轉變為數據庫查詢,科室護士長通過手機駕駛艙APP便可全面準確地了解科室各項高風險患者,真正做到全方位把控,實時督導。平度市中醫醫院應用信息化平臺后的護理差錯發生率從原來的2.35%降低到1.07%,不良事件發生率從2.87%降低到2.19%,臨床護理風險明顯下降。與鄒黎麗和薛麗娟[5]的研究結果類似。
平度市中醫醫院在應用信息化線上評估后,實現實時的評估與查詢,使工作更加便捷。患者資料滿足永久性保存的目的,且不占空間便于保存。智能推送警示到位,醫生可迅速知曉、即時干預,責任護士隨時查看,管理者全盤把控,真正做到評估、干預、監控三位一體。
4? 結語
信息化平臺在臨床的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對護理人員工作情況核查、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和人力資源管理強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平度市中醫醫院應用信息化線平臺后,實現實時的評估與查詢,使工作更加便捷,真正做到評估、干預、監控三位一體,極大地降低臨床護理風險。雖然信息化建設帶來諸多便利,但實施過程卻步履艱難。工程師雖具有專業的IT技術,但是針對評估單的護理應用,不甚了解。各個醫院在硬件設施與臨床應用上具有較大個體性、差異性,評估單上線不能進行生搬硬套。在創建過程中,醫院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護理人員與工程師反復切磋、多渠道溝通,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醫院積極創新、自主研發的信息化評估單使護理工作更加便捷,建立健全為了風險防范管理體系,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的安全,在臨床實用性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呂金艷,王麗,宋秀春.基于信息化下的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的探討——以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為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8,26(5):126-128.
[2]任秋芳.醫院護理信息化建設在臨床及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7):195-196.
[3]許惠英.信息化建設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7,15(22):81-83.
[4]趙紅樂,代玲玉,呂夢,等.基于信息化平臺院內靜脈血栓栓塞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及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24):9-12.
[5]鄒黎麗,薛麗娟.基于信息化管理平臺下的護理不良事件風險管理[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19):3336-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