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推動下,教師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轉變,教學方法得到了創(chuàng)新。初中生物是一種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的科目,實際體驗能使學生得到更加直觀的感受。而體驗式教學是當前教師十分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其更加注重學生的反饋和體驗,能使學生通過獲得個人體驗來加深對生物知識的了解,進而提高其綜合素質。基于此,本文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生物;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0-0040-02
引 ?言
初中生物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人類的本質和生物的奧秘。生物學科雖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但生物知識是抽象的,同時又是十分具體的,在生物學科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內(nèi)容[1]。學習生物學科,學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即通過實踐研究去更加深層次地認識生物的本質,而這也是應用體驗式教學的重要目的。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和實踐能力,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一、體驗式教學的內(nèi)涵
(一)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首先,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包括學生的感官和思想等各個方面的體驗感受;其次,體驗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對此,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生物知識,并將生物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2]。
具體來說,體驗式教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親歷性。體驗式教學模式實際上就是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二,互動性。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有利于構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的提高,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體驗性。體驗性是體驗式教學最顯著的特點,體驗也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豐富情感、發(fā)散思維,也能在體驗的過程中學會享受,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質量,掌握更多知識。第四,全程性。體驗式教學要求整個教學的連貫性和全程性,要求學生不僅要全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還要在后續(xù)社會實踐中進行探索和研究,使學習內(nèi)容更加深刻[3]。
(二)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意義
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更加尊重學生的感受和主體地位,而開放的教學氛圍和課堂氛圍,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不再是傳統(tǒng)條件下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可以親自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研究中;師生之間互動加強,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描述自己的體驗。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完善自身思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除此以外,因為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引入更多生動有趣的知識,這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體驗式教學,就是將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欣喜帶給學生,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科學探究,在做中學,在學中體驗,從而提高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也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生命責任等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體驗式教學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入教學過程中,能潤物無聲地提高學生素養(yǎng)、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知識。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深學生理解
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更多的是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的習慣和能力[5]。對此,教師可以利用體驗式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意識和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從多方面去進行自我感知和體驗。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向體驗方向發(fā)展,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物情境,在感官和情感等方面給予學生更加真實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土壤里的生物”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
另外,生物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緊抓這一點,以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導向,通過舉例子等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jīng)驗去解決生物問題[6]。
例如,在“血管”的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脈搏,尋找身體上的“青筋”,觀察金魚尾鰭中的毛細血管,比較豬的動脈與靜脈的不同,或者向血管的一端注入水看看另一端是否有水流出,并思考原因,最后讓學生結合書本將知識點畫成思維導圖。
(二)開展學生可親身體驗的實踐活動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課堂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因為很多知識是與實踐息息相關的。比如,對于“食物鏈”,大自然有活生生的例子;對于“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教師可以請農(nóng)民伯伯講解莊稼的生長過程。親近自然的活動,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體驗式教學最根本的目的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只有不斷體驗,學生才能獲得最真實的感受,才能真正掌握生物知識,掌握學習生物的思維方式。從初中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開展能夠親身體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來學習更多知識。
與此同時,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學習方式,生物實驗不僅能讓學生扎實學習基礎,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首先必須確保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式開展實驗操作,然后要求學生一步步按照要求記錄操作流程,按正確方法使用實驗儀器。
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互相協(xié)作進行實驗操作,并從中得出結論。觀察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可以得出,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小組學習或交流體驗這種方式還不能完全發(fā)揮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作用,無法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對此,教師還要進一步把握生物教學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和實踐觀察能力。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利用生物實驗來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生物知識,利用小組交流體驗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合作能力。
結 ?語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充分應用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大進步,并且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不僅能使生物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羅永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智力,2020(35):159-160.
李妙芳.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重要性[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70.
高斌.初中生物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性分析[J].新智慧,2020(06):68.
徐美琴.體驗式教學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重要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160.
崔麗.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體驗式學習探究[J].新智慧,2018(23):62-63.
侯俊遙.初中生物生活化體驗式教學初探[J].華夏教師,2017(19):48.
作者簡介:張權(1978.2-),男,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