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閱讀是高中生英語學習的主陣地,閱讀文本以體裁為依托,結構層次分明并蘊含深層含義,在層層遞進深度理解文章時,學生的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拓展。教師如果以傳統模式單一對文本知識點解讀,要求學生記憶文本中的單詞,短語或重點句型等,就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失去興趣而被動閱讀,停留在知識層面理解文章則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思維發展要求,不能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也不符合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要求。本文先對高階思維能力進行了概述,接著分析了新課標下基于語篇閱讀培養高中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必要性。最后以具體的教學實例闡述了培養策略,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語篇閱讀;高中生;高階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楊明明,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油田第三中學。
一、高階思維能力概述
布盧姆在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中,把高階思維分為分析(analyze)、評價(evaluate)、 創造(create)。發展分析、評價和創造這些層級的認知水平,就是發展高階思維能力。高階思維能力就是在解決問題時所體現出來的分析問題、評價問題、批判問題以及創新求解的能力。在學習中不斷培養和訓練高階思維,才能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根據課程標準,英語高階思維能力由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三種技能組成。高階思維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邏輯思維逐漸發展為批判性思維,最后達到創新性思維。具體包括在眾多復雜的信息中,通過比較,識別關鍵信息,綜合分析信息間的內在聯系,推斷它們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并對信息歸納、概括建構新的概念,在實踐中解決新問題。對各種觀點提出合理質疑,通過辨析、判斷,作出正確評價,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新課標下基于語篇閱讀培養高中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1. 新課標的要求。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在《課標》中第一次把思維品質確定為通過英語學科教育發展和提升的重要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高階思維能力尤為顯得重要。
2. 信息時代的要求。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不僅是學習型人才,而且要求具有在快節奏的社會中搜集、整合并處理信息的能力。學生僅限于掌握英語學科知識,并不能發展自身的高階思維能力,也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具體情境和復雜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必備能力。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是教師的職責,也是信息時代的要求。
三、基于語篇閱讀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 預測、梳理文本——培養判斷、歸納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外研版(新課標)教材中,每篇閱讀材料都有標題,有的還有副標題和配有圖片,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標題、重點單詞預測文本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2019)中必修三第六單元的“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Hot! Hot! Hot!”一課時,給學生呈現此圖片,并提出以下兩個問題:(1)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2) Why is there so much color of red?學生回答后讓他們根據圖片和標題預測文本內容。再如在必修一第二單元 “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Pineapple”課文之前讓學生根據圖片和標題預測文章內容,學生根據標題“Neither Pine nor Apple in Pineapple”和圖片可能認為文章內容是關于食物的,學生會急切地渴望讀文章,讀完文章后得知關于英語單詞的構成。文章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通過分析、預測、推斷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為了讓學生對文本有整體的把握,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設計一些相關聯的問題幫助學生使各個段落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圖表、時間軸等形式呈現出來,梳理了文本脈絡,對文章內容有了清晰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分析、歸納等高階思維能力。如在學習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單元“ One the move”單元“A Game for the world”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T: Can you find the key sentence in paragraph 1?
S1:These days, footbal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in the world.
T: Why does the football become so popular?
S2: The first reason is football is a simple and cheap game to play. Next, it is a game with creativity and excitement. The last reason is it breaks walls and bring people together.
T: For each reason, please find out an example?
S3: The first example: The young Pele played football to his heart'content with a ball made of plastic bags.The second example: It is amazing to see how professional players use their bodies to pass, score and defend.The third example: British and German soldiers put down their guns and played football together on Christmas Day 1914.
T: What is the final conclusion?
S4: Football is much more than just a sport.
教師通過提問一連串的問題后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做了充分的鋪墊,從而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 敢于質疑——培養探究、批判思維能力。學生可以對教材中的內容產生質疑,通過在小組中探究、討論,在否定、肯定、批判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直到得到滿意的答案。在學習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 Just a brother”一課時,學生對兄弟倆幫助弟弟攜手完成比賽產生了質疑,提出問題:“假如主人公是你,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親情重要還是嚴格按照比賽規則比賽重要?”學生們在小組中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親情重要,而有的學生說比賽要有規則。再如在學習必修二第二單元“ Time for change?”一文時,一種觀點是過年出去吃飯減輕了在家做飯洗碗的壓力,也是一種團聚;另一種觀點是在家團聚有說有笑一起包餃子,重視過年在一起的過程,這種過程比一頓飯更重要。讓學生思考這只是作者的主觀觀點。是不是有主觀性和片面性?引導學生進一步評價作者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設計此類型的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目的是激發學生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
3. 激勵創新——培養想象、創新能力。教師在遷移創新環節設計學生在新的語境中,基于新的知識結構,創造性地解決陌生情景中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在學習外研版高中英語(2019)中必修三第六單元的“Understanding ideas”部分“Hot! Hot! Hot!”一課時,教師在遷移創新部分設計以下問題:
(1)Design a poster about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each group then show it to us and explain.
(2)Make an interview in your group.(What bad weather does we Dagang people face? What concerns? How to deal with? ) ? ? ? 教師創設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聯系實際發揮想象和創造力,使學生真正的有話可說,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此活動將語言、思維相融合。學生訪談所使用的語言除了所用文中的表達,還需創生新的語言表達,從而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再如在學習新教材必修二第三單元“ One the move”單元“A Game for the world”一課時,在遷移創新環節教師可以設計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運用所學結構和相關單詞、句式描述其他一項球類運動,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達到所學知識的遷移,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結語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理解新課程理念,注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對語篇內容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對學生水平有比較精準的預估,在課堂上組織提高學生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的多層級、多樣化的高階思維能力的教學活動,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讓他們學會質疑、學會創造,在閱讀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程曉堂.英語學習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4]鐘志賢.促進學習者高階思維發展的教學設計假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4(12):21-28.
[5]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社,2001.
[6]何克抗等.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史寧中.推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改革[J].中小學管理,2016 (2):19-21.
[8]夏谷鳴.英語學科教學與思維品質培養[J].英語學習,2017(2):9-13.
[9]鐘啟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6(1):5.
[10]LorinW. Anderson.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完整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