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潤
中圖分類號:TU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8-0066-04
引言
通過符號學對苗族銀飾進行分析,建立苗族元素知識庫,將銀飾分為語義、語構、語用、語境4個維度進行分析,將提取出的元素運用形狀文法將苗族文化元素應用到設計之中。肖華亮等以滿族藝術為背景對滿族傳統圖案進行梳理,對滿族傳統圖案進行構成分析和數字化保護,應用在設計實踐中傳承民族文化。李思宇等對秦繡紋樣進行提取,運用紋樣形態勾勒、認知基因提取、圖形基因矢量轉化對石榴進行轉譯和包裝設計,增加附加值。趙敏婷等以寶相花為背景,對寶相花以單元進行提取,運用語義演變法對紋樣進行轉譯,將傳統語義和現代設計結合設計出新的視覺語言。李炫炅等維吾爾族模戳印花進行分析,對印花建立的完整的圖譜,通過因子提取法將印花提取應用在日用品當中,在傳承保護傳統工藝的同時對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俞軍財等對遼瓷雞冠壺進行統一的整理,將雞冠壺的設計分為內中外三個層次,設計出具有以雞冠壺為參考的契丹民族特征的水杯,傳承民族文化。
一、滿族文化概述
(一)滿族歷史
滿族最早來源于先秦時期如圖l,那時祖先生活單一處在原始的生活之中,隨著手工業的興起,滿族先民的生活也逐漸豐富多樣。唐時期,出現女真的影子,生活方式逐漸增加,隨著大金國出現,女真文化有了質的飛躍隨后努爾哈赤的統一,迎來了滿族文化,從八旗制度的建立到清軍入關前,滿族文化迎來空前發展和穩定地位,到辛亥革命后,滿族文化動蕩、衰落。從滿族的最初到結束,經歷了歲月的磨合和沉淀。滿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是一個吸收外來文化并善于和創新融合的民族。滿族的民族認同意識體現在對滿族的神話傳說、民族歷史、民族習俗、八旗歷史、民族圖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認同上。
(二)滿族文化
民族文化分內外兩大層次如圖2,分別為外在層次和內在層次兩個層面,外在層面為服裝、器物、刺繡、剪紙、建筑、食物、文字,內在層面分為起源、民俗、信仰、禮節、禁忌、制度、神話,將具象和抽象通過形意結合,從兩個層面中將文化和設計相融。
二、滿族紋樣提取
(一)滿族代表性紋樣
對滿族紋樣大量的收集、調研和整理。無論是在剪紙中還是在服飾、刺繡中等不同的載體上,紋樣的呈現內容具體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動物類、花草植物類、幾何類以及宗教信仰的神靈類別。本文以滿族動物類代表紋樣為例;鷹;鷹是女薩滿的化身,滿族在狩獵過程當中,鷹是不可或缺的助手。枕頭頂上繡海東青,顯示出遼寧滿族人民開拓進取、不輕易放棄的滿族精神。鹿;滿族祭祀當中,佩戴具有鹿紋樣的神帽、鹿形狀的帽子和服飾進行做法,鹿代表著去除惡魔,在滿族頻繁的使用中,對鹿產生了感激之情。在滿族的鹿紋樣當中,當屬回脖鹿最具有特色,頭和身體的交錯在同一畫面里,運用夸張的局部表現和紋樣的動態趨勢,形成平衡交錯的S形的鹿紋樣。
文章從滿族紋樣類別中選取動物紋中的鷹紋樣、鹿紋樣為代表,從這兩種紋樣進行提取和轉譯,為后文設計提供素材。
(二)滿族紋樣提取
骨架點提取;紋樣的構成都是由點,至線,線至面的過程,所以點是紋樣的基本,紋樣由多個骨架點連接成線,最后組成紋樣的面。通過點來決定紋樣的結構、整體的走勢,紋樣中的骨架點的位置、數量、決定了紋樣的形態特征,紋樣的骨架點決定著紋樣的視覺流動性。骨架點提取的方法適用于清晰、整體架構完整有序的紋樣,因此適合表現清晰、走勢明確的紋樣。紋樣構成是由局部組成整體紋樣,所以紋樣的特征局部是基本,提取出紋樣的局部和具有滿族的文化特點的樣式,通過確立的鷹紋樣和鹿紋樣的骨架點來提取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民族紋樣,在提取過程中,加深強化滿族文化的傳播性。對紋樣中局部的關鍵元素點選取,如圖3鷹紋樣,提取出海東青的爪子和翅膀的局部特色,鹿紋樣提取出回脖鹿的鹿角和特色的花紋及身上的條紋局部,保留紋樣的特色部分,抓住紋樣重點進行提取設計。
表號法提取;表號法的提取實際是對民族文化特征的重拾,滿族傳統的紋樣具有顯性因子和隱形因子兩個大方面構成,顯型因子包括紋樣的外形、形態、色彩等外在因素,隱形因子包括紋樣對于滿族所代表的民族內涵,情感因素以及紋樣在滿族的歷史文化和紋樣寓意,綜合對紋樣進行針對性的提取。
在各個民族當中,民族許多的紋樣都有自己固定的吉祥寓意。此方法適用于紋樣所代表的根深蒂固的形象和寓意內涵,通過視覺,寓意就會浮現在人們的腦海當中。表面上是對紋樣,物的提取,實則是對紋樣背后所代表的寓意的運用,民族文化的提取,是意向具象的結合,由淺至深地由一個紋樣擴展深入到整體民族。例如看到嫦娥的紋樣就知道是月亮的象征;服飾上看到龍鳳的紋樣代表地位和權利;通過各樣式固定的紋樣寓意去深層研究紋樣的歷史、民族故事等背后的含義,不單是簡單的提取,而是將紋樣的精神共同提取。這類的紋樣選取中,紋樣形態的結構對自身民族的傳承度、認知度都極高普遍的,此類紋樣通過文創的設計,不僅在視覺上有所感受,更是讓本以固定化的紋樣寓意和不同的載體之間產生更多的可能性和前瞻性,展現出民族的多樣性。
以滿族的動物紋樣鷹紋樣、鹿紋樣為例,以滿族的鷹和鹿為例如圖4,將鷹紋樣和鹿紋樣進行整體的提取,使紋樣更簡潔易懂,通過整體外在的提取探索出紋樣背后的民族寓意。通過骨架點提取法、表號法提取針對滿族傳統紋樣進行局部至整體的提取,對后續的文創的轉譯和設計起著關鍵的作用。
(三)滿族紋樣轉譯
單體轉譯法;單體轉譯法是指通過滿族紋樣的單個構造,對紋樣的構造進行轉變,根據提取的紋樣進行組合,形成新的紋樣樣式。通過單體轉譯法可以將原本提取的紋樣變與現今的設計風格相結合,在單體轉譯法的轉譯過程中,首先要將提取出的紋樣局部元素進行選擇,將上文提取出的原紋樣提取后,有針對的進行分解對稱、外擴、刪減。在充分了解了紋樣原型的基本特征后將紋樣和紋樣的民族特征進行提煉和變形,對原型進行適當轉變。通過對原型紋樣的提煉概括的基礎上,進行重組,所謂重組是將提煉出的具有民族文化核心寓意的設計素材進行新的排列構造,掌握原型的基本特征,對整體進行有序的組織排列的手法,根據需求的樣式進行選擇,形成新的符合現代審美需求,更明確清晰的新紋樣,但要始終秉持著紋樣的時代性傳統性、民族性市場性的和諧統一。
如圖5所示,將單體的轉譯方式分為五種轉移形式,分別是a1對稱、a2外擴、a3刪減、a4添加、a5排列,將五種形式對滿族的鷹紋樣、鹿紋樣進行單體的轉譯,鷹紋樣的翅膀運用了左右對稱形成的紋樣后在運用上下對稱形成新紋樣,再通過添加的對稱的方式形成新的紋樣。鷹爪通過添加和排列形成有規律的紋樣,如圖6。鹿紋樣將鹿角排列和對稱形成有肌理效果的紋樣,鹿花紋通過對稱、添加、排列形成以花紋為單體的紋樣,鹿條紋通過外擴、刪減及添加形成鹿條紋單體的紋樣,通過上文中對鷹、鹿紋樣的提取,運用單體轉譯法,轉譯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新的紋樣樣式,表現出多種的紋樣形式。
三、滿族紋樣設計應用
(一)人群用戶分析
從群眾對滿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為切入點,了解群眾對滿族文化的看法、對滿族文創產品的要求,因此以年齡為基礎點,從滿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文創產品的類型和文創產品的要求三方面來進行問卷調查。年齡分為從上學期間12-18歲、大學研究生期間18-25歲、就業社會人員25-55歲、退休步入老年為55-75歲、4個年齡段。通過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感性,容易受到感覺、情緒等不確定因素所影響,所以是文創產品的主要群眾力量,集中年齡在18歲至50歲之間,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接受新鮮有趣的事物,購買文創的年輕人中分為受到良好教育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另一部分則是有穩定收入的社會人員。如圖了所示,是用戶對滿族文化了解路徑的調查,從調查的數據得知大部分人對滿族文化是了解一些的,從多媒體、爆火的影視劇等媒介知道一些滿族知識從而會自發的普及一些滿族民族文化的知識、歷史背景等。偶爾聽過周圍人提起和從沒接觸過、不清楚滿族的人群也不占居少數,對滿族文化非常了解,研究徹底的人群則是極少數人群。
(二)產品分析
從圖8可知,文創產品深受歡迎的類型是飾品生活類。對一件文創產品的要求首先看中的是商品的外觀的視覺體驗,然后看重的是商品價格。因此可以得出有設計感的小物件產品,價格合理親民是更具有市場性更吸引顧客的興趣和喜愛。通過總體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發現,普遍對滿族文化的了解不多,但是對滿族文化學習了解的熱情十分高漲,因此對滿族的產品有針對性的渠道和宣傳,滿族的文創產品的設計的外觀具有設計性和觀賞性且價格親民、實用,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會更愿意購買。因此,文創產品的定位,消費群眾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以及設計中所帶來的民族文化精神需要互相權衡和融合。
(三)設計定位
通過上文對滿族的調研確定文創設計的定位;首先滿族文創產品的類型,通過上述發現文具類在群眾的歡迎程度較高,方便實用易攜帶,在上文中的各大博物館數據考察中發現,頗受歡迎的是飾品生活類,因此,滿族的文創產品的設計類型會傾向飾品生活類來展開設計。滿族文創產品的外觀是用戶選擇產品的首要因素,所以在設計產品的外觀時既要符合大眾審美又要有設計的細節技巧,不能只追求外觀沒有實際用處,不能為了美觀就只追求外在,忽視產品的功能性所以要將美觀性和實用性靈活接洽。在滿族文創產品飾品生活系列的價格定位在100元以下。對用戶選擇商品的角度,抉擇完外觀因素后,下一個看重因素就是價格,對于購買文創產品較多的90后00后的女性來說,外觀惹人注目,價格合理實用的文創產品一定會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歡迎。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銷售文創的產品,是通過賣產品來傳播信息,通過產品的標準、大眾的生活方式、設計的創意理念來傳播價值觀念、民族文化。通過前文總結出的提取和轉譯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單獨使用和綜合使用,設計出基于滿族傳統紋樣的文創產品。通過整理歸納,將民族內涵系統化、形象生動化,在傳承、加工、設計的過程中,民族的地域特色、民族宗旨要進行保留和傳遞。文創產品的設計要將滿族的民族文化因素進行合理運用,切忌將文化元素直接照搬照抄、生搬硬套,要將民族文化的精神內涵、隱性文化喚醒,運用借物喻意將民族的傳統文化賦予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文創產品具有更多的可塑性、創新性,如圖9。
絲巾作為飾品類,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將滿族的民族訴求和現代的設計需求相結合,設計出不僅具有裝飾性也具有審美性、功能性的滿族特色絲巾。最初絲巾的設計是為了保暖,抵御寒冷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絲巾的演變發展成為具有裝飾性的配飾,將上文中提取和轉譯出的鷹、鹿紋樣設計出具有滿族特色的絲巾設計如圖10實物展示,將滿族的特色民族符號,運用紋樣的構成方式,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單獨式、均衡式的合理運用,組合搭配在一起,將鷹整體、具有特點的鷹爪和翅膀進行轉譯,通過組合轉譯將紋樣匯總在一起形成滿族鷹絲巾,鹿紋樣鹿的整體紋樣以及本身具有特點的鹿角和鹿自身花紋形成滿族鹿紋樣絲巾。滿族的傳統紋樣通過絲巾敘述出來將滿族的特色紋樣選擇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體現出滿族人民直爽豁達、簡單善良的性格,將民族文化符合現代審美側面體現出滿族是一個民族包容性強的民族特征。將民族文化融合現代審美的結合,不僅滿足群眾需求,更體現出滿族是一個民族包容性、交流性強的民族特征。
結論
本文以滿族的文化背景為前提,通過滿族文化運用適當的方法對民族紋樣進行梳理、總結、概括,通過對滿族文化的調研學習,深層次的發現滿族是英勇善戰、人民心地善良、待人熱情真誠、樸實的優秀少數民族。本文以滿族動物紋樣中的鷹紋樣和鹿紋樣為例,運用骨架點提取和裝飾線條提取,通過單體轉譯的方法進行設計。文創產品的創新不可跳脫出傳統文化的基本點上,把設計的中心放在設計構建具有民族韻味的現代紋樣之中,文創的設計風格或精簡,或含蓄,在風格中始終保留滿族的民族傳統紋樣、民族文化的基因。現代文創產品不僅是將文化符號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將符號作為手段,傳遞文化為本質,將產品兼具文化性質。文創產品應該具備文化性、教育性、獨特性和價值性,文化性是文創產品的基本,教育性則是發揮群眾和民族文化的紐帶、傳遞的介質,獨特性是設計中的靈魂,吸引購買者的關鍵點。價值性則分為產品的使用價值和由產品所連帶的精神價值,一件好的文創產品應是將具備的文化性、教育性、獨特性、價值性這四種性質把握好,做到彼此平衡。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但滿足使用需求更是對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播和交流,切實走進群眾生活,讓民族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融合。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文化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文創產品的標準也不僅僅停留在能用就行,文創產品的創新不可跳脫出傳統文化的基本點上,通過二維的設計完成的現代性的紋樣。紋樣不是簡單的照抄也不能一味抄襲模仿,而是把設計的中心放在設計構建具有民族韻味的現代紋樣之中,文創的設計風格或精簡,或時尚,或含蓄,在風格中始終保留滿族的民族傳統紋樣、民族文化的基因,現代文創的設計要在創作設計中吸收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找到合適的契合點,繪制設計,與現代產品相結合,使傳統文化走進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創產品應該具備文化性、教育性、獨特性和價值性,文化性是文創產品的基本,教育性則是發揮群眾和民族文化的紐帶、傳遞的介質,獨特性是設計中的靈魂,吸引購買者的關鍵點。價值性則分為產品的使用價值和由產品所連帶的精神價值,一件好的文創產品應是將具備的文化性、教育性、獨特性、價值性這四種性質的平衡把握好,做到彼此平衡。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但是滿足使用需求更是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傳播和交流的產品,讓民族歷史、文化傳承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