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軍
摘 ? ?要:玉米種植密度直接影響到農戶的經濟效益以及玉米的產量,為了保證相關玉米種植戶增產增收,在了解當前玉米種植密度的基礎上,分析了合理種植密度的優勢,進而探討了如何有效利用合理種植密度促使玉米增產,旨在將合理的種植密度運用到高產栽培中,保障相關玉米種植戶的經濟利益,同時滿足我國乃至國際市場對玉米的需求。
關鍵詞:玉米;種植密度;高產栽培;應用實踐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1-011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3 ? ? ? 文獻標志碼: A
在玉米栽培過程中,通過運用有效的科學技術和培訓方法,使得玉米的產量大幅度提升。在增產過程中,其影響因素會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目前最有效的種植方式是合理安排玉米種植密度。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根據其生長環境以及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安排種植密度,可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產量,保障農戶的經濟利益。因此,分析了當前國內外玉米品種和玉米種植密度,探討了如何有效利用合理的種植密度提高我國玉米的產量。
1 ? 國內外玉米合理種植密度分析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因此,在玉米生產以及科研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目前美國產量已經達到4 500株/667 m2,且能實現玉米產量1 000 kg/667 m2以上。通過有效的布置,玉米種植密度能使美國玉米大面積增產。
但是在我國,很多玉米種植密度偏低,沒有達到合理的種植密度,使得我國玉米產量偏低,難以滿足我國乃至國際市場的需求。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對于農作物的需求量相較于其他國家偏高,因此,通過合理的種植密度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成為了相關人員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相關人員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優勢探討最合理的玉米種植密度,增加玉米單位面積產量[1]。
2 ? 合理種植密度的產量優勢
通過合理種植玉米,有助于提高玉米產量。其合理種植密度的產量優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促進玉米的生長發育。
2.1 ?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的玉米種植密度能促進玉米的光合作用。在合理種植玉米以后,玉米的呼吸效率顯著提高,增加了玉米的凈生長量,并且在生長過程中,玉米的營養和水分也會受到光合作用的影響。如果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有效地增加玉米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能使光合作用發生巨大差異,所以相關人員應根據玉米品種不同,合理控制好種植密度,從而有效地提升玉米的產量。
2.2 ? 促進玉米的生長發育
通過合理種植密度能有效促進玉米的生長發育。在玉米生長過程中,其種植密度會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生產發育,并且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種植密度提高,使得其群體的葉面積系數增大,有效促進了玉米的生長發育。因此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考慮到最適合種植品種的玉米種植密度,才能有效滿足其生長需求[2]。
3 ? 玉米合理種植密度應遵循的原則
合理的種植密度能有效保障玉米的產量,保護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效益,滿足我國玉米市場的需求。然而在選擇合理種植密度過程中,相關人員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例如玉米的品種、土壤的肥沃程度、當地的水熱資源、日照時長以及管理方式,根據不同的標準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使種植密度發揮最大的效用。
3.1 ? 株型緊湊和抗倒品種宜密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區分清楚玉米品種,對于一些生長周期較長、植株較大以及根系不發達的品種,它們的耐密性較差,所以在種植過程中不能密植;而對于一些生長周期較短、植株較矮的品種,可以密植。根據不同的品種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能夠有效幫助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其需要的營養與水分,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
3.2 ?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在玉米種植密度選擇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進行選擇。在一些肥沃的土地上,相關人員可以選擇較高的種植密度,能使玉米獲得其需要的營養與水分;對于一些土壤不夠肥沃的土地,其種植密度不宜過高。根據不同的土壤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使玉米充分吸收當地的肥力,控制其施肥的成本,幫助相關種植戶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3.3 ? 水熱資源充足的宜密
在選擇玉米種植密度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當地的水熱資源。水分和溫度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關鍵因素。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高的地方種植密度可以高些,但對低溫地區,不宜種植過密,否則會影響玉米的生長。受水分因素影響,水分充足,種植密度可以高些,但水分稀缺,種植密度不宜過高。所以在自然條件影響下,相關人員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水熱資源,根據溫度和水分了解當地的玉米生長需求,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
3.4 ? 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的地區宜密
相關的種植戶需要根據當地的日照時間以及晝夜溫差選擇合理的玉米種植密度。對一些日照時間較長、晝夜溫差較大的地區,當地的光合作用時間較長,所以在種植過程中宜選擇較大的玉米種植密度,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區或高原地區。但對一些日照時間短、晝夜溫差較小的內陸地區,玉米種植密度不宜過大,因為其光合作用時間較短。所以根據不同的日照時長以及晝夜溫差,可以選擇適宜的玉米種植密度[3]。
3.5 ? 精細管理的宜密
相關人員要根據管理的程度來選擇玉米的種植密度。在很多地方,由于選擇粗放管理,所以管理程度不夠,導致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缺乏相關人員管理,因此對于粗放管理的玉米種植地,要選擇較為稀疏的種植密度;而在精細管理的田地,可以選擇較密的玉米種植密度,使得玉米的產量有所保證。
4 ? 玉米的合理種植密度在高產栽培中的應用
玉米的合理種植密度在高產栽培過程中具有較大的作用,因此相關人員在選擇合理種植密度過程中,必須要根據相應的原則,才能保證種植密度選擇的合理性,同時在高產栽培過程中,由于玉米本身的特質,加上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實現高產的目的,因此在高產栽培中被廣泛應用。
4.1 ? 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產潛力大
由于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所以它的增產潛力較大。如果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能有效地發揮出玉米的增產潛力。從調查中了解到,玉米的光合效率要比一些C3作物(小麥、水稻)產量高。通過生物學分析可以了解到,農作物的產量主要受光合效率、光合時間以及葉面積系數等因素影響,如果玉米植株數量越多,葉面積系數越高,就能有效增加玉米的產量。玉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高光效C4作物,其具有耐旱節水、抵御災害能力強等優勢,所以在我國北方地區被廣泛種植。為了有效地發揮玉米的增產潛力,相關人員必須要在高產栽培中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能使其光合效能和光合時間顯著增強,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優勢,不斷地增加其產量[4]。
4.2 ? 根據耐密抗倒特征特性進行合理密植
我國的玉米品種繁多,而其中耐密植品種是緊湊型玉米的進一步發展。由于我國相關科研人員的進一步研究,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耐密植品種,這些耐密植品種的株型緊湊,并且根系發達、雄穗小,能夠承受較高的種植密度,抗倒性較強,可提高玉米的產量。在生產過程中,它們的果穗較全,鮮少出現空稈,大小均勻一致,果粒飽滿,并且在生長過程中抗倒伏能力較強,能適應當地的種植條件,因而被廣泛地應用在我國的玉米種植過程中。
通過運用我國目前的高產栽培技術,加上合理的種植密度,能有效促進耐密植品種的進一步發展。根據我國現有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很多玉米品種種植密度達到5 000~6 000株/667 m2,所以這樣的種植密度不易使得玉米發生倒伏,且能增加玉米的產量,并適宜機械收獲,有效保障我國玉米的產量,增加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收入[5]。
5 ? 小結
玉米的合理種植密度能廣泛應用在高產栽培之中。目前雖然我國的玉米種植情況相較于一些發達國家還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我國相關種植戶以及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使得我國的玉米種植密度越來越合理。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氣候條件不一,所以在選擇玉米合理種植密度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玉米品種的優勢,同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氣候等,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從而使種植密度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一般情況下,相關人員要考慮到選擇合理種植密度的目的,能根據玉米品種、日照條件、土壤肥沃程度、水熱資源等選擇合理的種植密度,同時根據不同的種植方式選擇適宜的管理方式,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促進玉米的良好生產。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積極將玉米合理種植密度應用在高產栽培之中,為我國的玉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 1 ] 李德全.高產優質耐密易機收玉米新品種鐵研388合理種植密度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123-124.
[ 2 ] 閻昊,郭建文,馬涌,等.糯玉米合理種植密度試驗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4):48-49.
[ 3 ] 王洪記.玉米合理種植密度在高產栽培上的應用淺析[J].商情,2020(18):207,287.
[ 4 ] 崔麗青.淺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參謀,2020(20):48-49.
[ 5 ] 姜洪旭.不同的種植密度對玉米品種產量的影響[J].新農業,2021(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