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偉
摘 要:幼兒階段是個人成長教育的重點,通過有效的幼兒教育能夠使幼兒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幼兒階段,加強混齡教育能夠提高其在社會中的融入感。幼兒園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場所,能夠為幼兒提供最合適的教育環境,借助多種不同的游戲活動,能夠使混齡教育獲得更好的效果。幼兒在混齡教育中,通過不同年齡的幼兒共同進行游戲,可以使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對于今后的發展也會有幫助。針對相關內容展開綜合性的闡述與分析,首先介紹了混齡游戲與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其次分析了幼兒園戶外混齡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幼兒園戶外游戲;混齡游戲;社會性發展
當前,獨生子女家庭占據了大多數,因為每家每戶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導致其在這樣的環境中對于家長的依賴性明顯提高。而伴隨著幼兒的不斷成長,幼兒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最終導致其社會性發展明顯不足。所以在這一情況下,就需要借助更加有效的措施改變其中的問題。在幼兒園中進行混齡教育是現階段培養幼兒社會性的重要方式,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同樣的環境中進行游戲,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形成更加包容的性格,在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使其社會性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一、混齡游戲與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混齡游戲是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的,其并不認可傳統的分班教學制度,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一起進行交流對于其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混齡游戲能夠降低年齡對其產生的約束,通過混合組織的方式,可以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之中[1]。混齡游戲并不是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簡單編排,而是通過設置課程與環境,借此使幼兒獲得發展。混齡游戲能夠使幼兒更好地與他人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兒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幼兒園戶外混齡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一)混齡游戲有效提高幼兒交往能力
混齡戶外游戲展開的過程中,經常會為幼兒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要想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幼兒就會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例如,在戶外游戲中,因為年齡較小的幼兒本身很難獨立完成部分游戲任務,就會使一些年齡較大的幼兒形成作為哥哥姐姐的責任感,幫助弟弟妹妹完成游戲任務[2]。在活動中如果無法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幼兒就會主動與小伙伴進行交流,相互幫助,共同將其解決。因為年齡的影響,導致幼兒在解決問題時所使用的辦法可能違背實際,所以需要教師積極地進行引導,讓幼兒能夠在這樣的氛圍中主動表達,進而實現鍛煉思維能力的效果。所以幼兒需要在游戲中相互幫助,形成寬容理解的氛圍,幼兒對于問題的敏感度也會明顯下降,在遇到問題之后能夠主動應對,而不是依賴他人,進一步提升社會能力。
(二)混齡游戲開拓幼兒創新發展能力
雖然幼兒園本身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幼兒的想象力容易發散,所以難免會出現現有資源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的情況。所以需要讓幼兒更好地利用材料,使其創新能力可以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例如,在搭積木的過程中,教師會提供一定的模板,但是如果其并不能滿足幼兒的玩樂需求,幼兒在這一過程中會自行搭建,通過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搭建,能夠使其相互幫助[3]。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年齡比較小的幼兒會受年齡較大幼兒的影響,模仿其思維方式,進而獲得啟發,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的能力,主動思考想要搭建的造型。而年齡較大的幼兒也會為了發揮榜樣作用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樣能夠實現這一效果。
(三)混齡游戲增強幼兒團隊合作能力
在混齡游戲中,不同幼兒擁有的優勢不同,所以要想使游戲更好地展開,必須進行小組合作,使幼兒之間能夠相互配合。年齡較大的幼兒,在組織能力方面會更強,所以其可以有效發揮自身的領導能力,能夠積極地進行游戲分工,通過年齡較大的幼兒帶領年齡較小的幼兒完成游戲活動。而年齡較小的幼兒在游戲中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并在短時間內融入游戲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通過相互合作能夠共同完成游戲任務,使所有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都能夠發揮自身的能力,借此創造出完美的方案,進一步提升游戲的樂趣,對于幼兒的社交能力也能夠產生明顯的促進效果。
綜上所述,利用幼兒園的資源,能夠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實現混齡游戲,在游戲中相互幫助,養成創新思維能力,認識到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人際交往的作用。通過游戲的形式進一步提高交流能力。在與其他年齡段幼兒接觸的過程中,提前感受社會交流,為其未來發展提供幫助,使幼兒減少對父母的依賴程度,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秀麗.父母教養觀念、親子關系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1,37(1):41-46.
[2]黎文艷,張莉.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研究[J].教育觀察,2020,9(48):63-65.
[3]劉夢玲.混齡編班下區域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策略[J].新課程,2020(5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