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閱讀是幼兒全面成長的基石。“全閱讀”是聯幼人的課程建設目標,與自然、生活、幼兒彼此相互聯結,閱讀的幸福種子已深深植入聯幼師生的心間。因為閱讀,幼兒遇見更好的自己;因為閱讀,教師和家長看見幼兒幸福生長的力量,遇見更好的世界。
關鍵詞:全閱讀;園本化;邂逅
閱讀是幼兒全面成長的基石。近年來,我園借助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珠聯璧合”:幼兒園全閱讀課程的建設研究》,確立了“全閱讀”的建設目標,并以此為主體,開展了園本化的思考與實踐。
所謂全閱讀,即全主體、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全發展的閱讀。“全主體”指向閱讀參與對象(誰來讀),“全領域”強調閱讀內容的領域整合(讀什么),“全方位”重在閱讀場所的氛圍營造(在哪兒讀),“全過程”著重研究課程的實施與推進(如何讀),“全發展”即教師、幼兒、家長的發展評價(讀得怎么樣)。
一年來,我們重點對“全方位”環境打造、“全主體”卷入互動進行了關注和研究,教師和家長共同成長,同時又引領著幼兒的成長,看到了幼兒因閱讀而獲得的進步,見證了幼兒因閱讀而幸福生長。
一、浸潤于心,滋養于行
閱讀做筆,環境為墨,書香校園的每一寸空間都蘊含著閱讀元素,多形態浸潤式的閱讀環境營造了溫馨、愉悅的閱讀氛圍,讓閱讀的潛力幻化為無窮動力。
大廳繪本主題展,形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開放式親子書吧,家長和幼兒漫享書海,滋潤心智;漫步于樓道,國內外經典繪本、知名童話映入眼簾,閱讀悅美;徜徉于轉角,童話劇、播報臺、小舞臺,讓幼兒會玩、樂玩;“圖書漂流”走廊,開辟了交流閱讀經驗和展示閱讀成果的新天地;班級閱讀區,聽、說、讀、寫分區明確、格局靈動,每天幼兒在這里自由地閱讀與分享、自主地交流與探討、自發地感受與品味,獲得全新經驗;萌娃圖書室,舒適又富童趣,三千多本分類繪本供幼兒聽書語、品書香、識書味;戶外夢想劇場:天為幕、地為臺,孩子們暢快地表演屬于自己的故事,充滿了靈氣與趣味。從閱讀空間到配套儲備,從文化浸潤到習慣養成,幼兒園營造了一方全方位、浸潤式的閱讀新天地。
二、學以致用,心向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多年來,我園積極創建閱讀型的教師隊伍,立足教研、創新路徑,讓幸福童年擁有智慧的“點燈人”。
徜徉于書香聯幼,老師們勤于閱讀,以豐富的閱讀量托舉扎實的專業功底。園長贈書,傳遞著無盡的正能量;園本教研,用“共讀”開啟彼此“心”的交流;教研組學習,領讀者輪流擔任,剖析章節的價值與目標,展示專業的智慧與修養。
學思結合,學以致用,對早期閱讀方面的教科研探索,我園從未停步:在省市學前教育專家的引領下,我園踏上了鎮江市指南實驗園的快車道,開展了“走進孩子的圖畫書世界”“關注幼兒生活體驗,探索戲劇主題活動”等專題研討,在幼兒的閱讀體驗和方法指導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依托市級責任片區“師幼互動”研修小組,開展了“基于幼兒語言核心經驗的師幼互動策略”研究,核心經驗、師幼互動互為支點,在閱讀的豐沛土壤中,尋找適宜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借助省、市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繪本表演”“陪伴閱讀”“全閱讀”為重心,對各年齡段幼兒的閱讀能力培養進行接地氣的行動研究,讓幼兒逐漸成為積極主動、有力量的學習者。
三、品書傳香,聯動你我
親子共讀對孩子一生素質的形成相當重要,我們品書傳香,將親子共讀與打造書香校園、提升園所品位有機結合,在千家萬戶凝聚“以書為媒、文明立家”的思想共識。
首先,我們將書香進駐家庭,提出了“書香家庭”交換空間的創設,邀請市級家長學校講師給家長介紹合理創設家庭閱讀區的方法,為孩子在家中開辟一塊閱讀區。其次,我們將指導送入家庭,班級教師上門跟蹤、完善家庭閱讀區的創設,向家長傳遞專業理念和指導方法。再次,我們將平臺搭建起來,每學期發起“21天親子閱讀打卡”活動、“一千零一夜”故事節、表演節活動,讓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分享體會,讓家長親歷孩子在故事講述、童話劇表演方面的進步與提高,共同分享成長的喜悅。最后,我們將資源引入園所,開展了“故事媽媽進校園”活動,將媽媽們講述的故事分享在聯幼微信公眾號上,形成音頻二維碼并張貼在幼兒園故事墻上,期末推選出“聯幼故事媽媽”。
多彩活動的開展使家長和幼兒成為直接受益者,我們把顆顆閱讀的種子播種到孩子和家長們的心中,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全閱讀,一場幸福的邂逅。讓閱讀成就教育之美的韶華芬芳,讓教師成為全民閱讀的領跑者、讓幼兒成為受益者、讓家長成為陪伴者,我們將繼續發力,向幸福馳行!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周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