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婷
摘 要:自我保護意識是發生危險情況保護自身生命財產不受侵害的基礎能力,由于幼兒思想意識尚未成熟,遇到危險情況不會進行自我保護,造成人身安全受到侵害,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刻不容緩。現階段幼兒園教育環節應重視幼兒保護意識的培養,通過幼兒課堂學習和幼兒游戲的開展,滲透自我保護意識,提升學齡前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通過兩點總結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內容,并針對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展開分析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我保護意識;方法探索
幼兒教育環節應該重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3~6周歲的兒童心智發展尚未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薄弱,老師應通過幼兒教學環節提升其自我保護意識,在自我保護意識建立的前提下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兒童通過幼兒園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識,通過加強安全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可以避免出現交通安全問題。現階段出現的兒童拐賣事件,其根本原因是兒童缺少防拐騙意識,一旦發生兒童拐騙事件,后果不堪設想,在幼兒教育環節重視兒童防拐騙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降低兒童拐騙事件的發生概率。
一、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內容
(一)安全保護意識
幼兒安全意識包括交通安全意識、家庭基本安全意識、突發事件安全意識等,交通安全意識包括培養兒童遵守交通法規行為習慣,在幼兒園教育環節重視兒童安全教育普及,把“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滲透到日常幼兒教學環節,可定期開展兒童交通安全演習等。家庭基本安全意識包括兒童家庭用電安全,在幼兒園教育環節培養兒童安全用電的好習慣,避免發生觸電現象。突發事件安全意識包括地震逃生意識和火災逃生意識,培養兒童的逃生意識有利于降低突發事件對兒童生命安全的影響。
(二)防拐騙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應重視防拐騙意識的培養,培養幼兒防拐騙意識應將拐騙教育滲透到日常幼兒園教育環節,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兒童的辨別能力,不回答陌生人的問題,牢記父母的手機號和家庭住址,提升防拐騙意識。
二、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安全演練提升幼兒交通安全意識
兒童安全保護意識應該通過幼兒教育游戲環節加以滲透,尤其是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由于幼兒年齡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生活中幼兒園的兒童更活潑好動,活潑好動本是兒童的天性,但是在馬路上的“活潑好動”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學齡前兒童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年齡段在5~6歲,該年齡段兒童正處于幼兒園大班階段,老師根據大班兒童的年齡特點調整幼兒園教學方案,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大班教學過程中,保證兒童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防止兒童安全事故發生。
例如,以幼兒園大班兒童為例,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交通演練提升兒童交通安全意識,將交通演練滲透到游戲環節,保證大班兒童在游戲過程中提升安全意識。老師帶領大班兒童進行安全演練,可帶領兒童進行場地布置,利用幼兒園的空曠場地模擬路況進行線路劃分,大班兒童在此過程中可以鍛煉動手能力,完成線路劃分后老師可利用幼兒園玩具汽車等道具進行汽車模擬,利用簡單信號燈裝置充當交通信號燈。演練過程中老師可組織兒童分別進行交通信號燈通行和交通事故預演,讓大班兒童在過信號燈和橫道時要等一等,通過鍛煉兒童等一等的過馬路習慣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概率。
(二)情境游戲提升幼兒防拐騙意識
幼兒防拐騙意識的培養可以減少幼兒拐騙事件的發生,老師在幼兒園教學環節,應向兒童講簡單的道理,如“壞人不會把壞蛋兩個字寫到臉上”,尤其是家長不在身邊陪同自行外出時,不管在哪里都應該與陌生人保持距離,不回答陌生人問題。在幼兒教育環節滲透防拐騙意識,可以提高兒童對陌生人的警惕性,避免發生拐騙事件。
例如,老師在幼兒園教學環節可以利用情境游戲提升幼兒的防拐騙意識,將其作為幼兒園意識培養的重要環節,保證防拐騙意識培養的效果。老師在開展情景游戲過程中,為增強游戲的意義和意識培養的效果,可以設定一名陌生人加入的情境游戲過程,在游戲開展前保證游戲環節的設計效果和教育意義。老師組織兒童戶外游戲,在此過程中陌生人可選擇一名兒童進行拐騙演練,觀察兒童是否具備防拐騙意識,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在完成游戲后對兒童進行統一意識培養,保證該游戲的防拐騙意識培養效果。
三、結語
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培養兒童交通安全意識、家庭基本安全意識、突發事件安全意識是兒童自我保護的基本意識,在此意識上滲透防拐騙意識可降低拐騙事件發生率,保護兒童的生命安全。此外,還可通過安全演練提升幼兒交通安全意識,在情境游戲過程中提升幼兒防拐騙意識,通過幼兒課堂學習和幼兒游戲的開展,將自我保護意識滲透到游戲和學習環節,提升學齡前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
參考文獻:
[1]趙佳妮.在幼兒園生命教育活動中建立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J].新課程,2020(17):232.
[2]陳亞茹.游戲化課程對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作用探討[J].才智,2020(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