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杰
(山東省濱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營街道辦事處,山東 濱州 256600)
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有效加快農業的發展。現代化技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機管理,二是農業服務,其中農機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相比,使用現代化機械,可以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規模,提升單位面積農產品產量,并配合農業服務,使農戶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實現農產品增產增收,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
農村經濟發展應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生產需要較多的農機設備,增加農機設備的投入,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各個地區的農村,在農業生產中,已經投入大量的農機設備,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使用農機設備,會解放勞動力,在單位時間內,農機設備的生產效率,會高于人工操作,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加大農機設備的推廣力度,向農戶提供幫扶政策,使農戶使用上先進的農機設備,有效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業機械設備在使用中,需要農戶合理規劃使用范圍,并掌握農機設備的操作方法,提升農業生產的有效性。此外各地區應向用戶提供資金,使貧困的農戶使用農機設備,可以進行現代化農業生產。但是在農機發展過程中,由于農戶的文化水平有限,并且經濟能力無法承受較高的農機成本,嚴重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戶經濟條件有限,是限制農戶經濟發展以及農戶無法使用農機的主要原因。
我國在推廣農機過程中,農機管理工作遇到許多問題,其中農機操作員素質較低,是出現的主要問題。農機管理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在管理工作中,不僅對使用的農機設備進行登記和審核,還應加強操作人員素質管理。操作員素質較低,無法規范使用農機設備,并且缺乏對農機設備的維修和保養,使農機設備的使用壽命不斷降低。此外操作員缺乏對農業生產的創新,尤其是未能根據農業生產情況,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調整,使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不斷降低。提升農戶掌握農機設備的能力,需要操作員向農戶講解設備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員自身能力有限,會影響農戶使用農機設備。
農機管理工作分為多個部分,一是降低農機設備的投入成本,二是提升農機設備的使用效率,三是使用先進的農機設備,上述管理工作,會有效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農戶在生產過程中,仍沿用傳統的生產方法,投入較多的人力,未能獲得應有的效果。傳統的生產方式,未能由農業機械設備替代,主要與農機機械缺乏先進性有關,多數農戶認為農業機械,與傳統的生產方式相同,選用農業機械會投入資金,農戶為減輕負擔,會堅持使用傳統的生產方式。
在農機管理工作中,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應以轉變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為切入點。許多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導致農戶在使用農業機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未能及時解決。此外工作人員缺乏與農戶的指導和交流,農戶未能掌握農業機械的操作方法、維修方法,在使用時出現不規范操作的情況,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不斷降低,極大的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提升農機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提升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需要提升農機操作員的素質。農機操作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做好機械管理工作,包括記錄農機的使用情況,對農機進行審核以及維護等。上述工作是以機械設備為主,在管理機械設備的同時,還應加強人員的管理。農機操作員在工作中,應掌握管理方法,并積極參與素質和技能培訓活動,在活動中操作人員形成管理意識,基于管理意識在工作中會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對農業機械的調整和優化,保證農業機械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還能延長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促進農業快速發展。農機管理現代化發展,與提升農機操作員素質存在密切的關系。在培訓活動中,農機操作人員應將日常積累的問題,在活動中進行交流和探討,一方面解決問題,提升操作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豐富操作員的經驗,有效提升農機的使用效率,實現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見圖1)。

圖1 農業機械現代化
農機管理工作,是加大先進農機設備推廣力度的有效方式,在不斷推廣中會擴大農機設備的使用范圍,農戶使用先進的農機設備,會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加大農機設備推廣過程中,農機部門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向農戶提供適合的設備,一方面滿足農戶的農業生產需求,另一方面降低農戶的投入成本,使農戶使用農機設備,可以提升農業生產水平。農業機械化發展,是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相比,農戶使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會減輕農戶的勞動強度,有效解放勞動力。我國在推動現代化農戶機械發展過程中,應重視農戶思想的轉變,并且向農戶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指導農戶掌握機械的操作方法,使農業機械進入到農業生產中。我國許多山區自然條件較差,農業機械普及率較低,傳統的人工生產方式仍然存在,各地區應結合實際情況,使用基礎的機械設備,幫助農戶進行過渡,以農戶的角度,對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調整,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農機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在加強機械設備登記、審核等管理的同時,還應轉變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采用多種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各地區應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農機管理教育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向人員闡述推廣農機設備的重要性,向人員講解科學的管理方法,引導人員形成可持續發展理念,以便向農戶提供農機服務,使農戶獲得優質的服務后,會堅定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機械設備的信心,在使用農機設備,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導,提升農機設備使用的有效性,并且獲得良好的農業生產效果。農機管理部門,應為每名農戶建立設備檔案,實地考察農戶的農業生產情況,為農戶制定科學合理的農機使用方案,并采用上門服務的方式,向農戶提供跟蹤服務,切實解決用戶在各個階段出現的問題,將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引發問題的原因,詳細記錄在檔案中,利用檔案優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有效加快現代化農機設備的發展(見圖2)。

圖2 農機管理工作
農業生產中會消耗許多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資源的整合能力,應建立健全的農機管理機制,在機制中詳細標注農機使用的方法以及消耗的能源,做到農業生產預算管理。農戶在使用機械設備時,會按照標注的預算內容,計算出相應的成本,以便農戶控制資金投入,使農戶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農業機械在使用中,應進行區域使用,按照管理機制以及農業生產規律,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農業生產。此外在管理機制中,會向農戶提供資金的來源、服務政策以及發展目標,讓農戶掌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戶的現代化生產能力。
綜上所述,加強農機管理服務,一方面提升農戶的農業生產水平,使農戶擴大生產規模,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機管理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向農戶提供科學合理的農機服務,指導農戶正確使用農機設備,提升設備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