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杜平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段特殊的時期,也就是青春期,他們往往比較活躍好動,所以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去設計更加貼合學生身心特征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如果可以將游戲與體育教學結合到一起,就可以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可以玩,不僅可以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強健體魄,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身心。而且將各種游戲和體育課堂教學合理地融合到一起,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加具有創造性思維。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讓老師更加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讓體育課不再顯得單調和枯燥。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游戲教學模式;應用價值
一、 引言
所謂的體育游戲教學,就是指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將所教授的內容融合到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內容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游戲,或者是老師組織的一些比較激烈的比賽,去學習相應的知識和技巧。
二、 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首先,游戲教學法比起傳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傳統的體育課程中所用的教學方法,大多是由老師講述運動規則和運動技巧,然后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本來應該是很喜歡體育課的,認為可以出去玩,不用學習,但是沒想到體育課也還是要學習,而且非常的枯燥和無聊,更重要的是還非常辛苦,就逐漸地開始逃避體育課。而如果將游戲教學法融入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在設計游戲時明確學生作為游戲活動的主體,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有趣,就會很明顯地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而且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重點培養一部分學生的體育意識,提升所有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在體育課中融入游戲教學法,還可以控制學生練習所學的體育項目的次數和運動量。學生練習體育項目的次數和運動量是與體育教學質量息息相關的兩個指標,但是在體育課堂中常常因為一些非人為的因素,而導致許多的學生在短期內并不能達到教學目標中所規定的運動量。比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人數多,但是運動場地少這種問題,就會對于課堂教學產生很不利的影響。而如果采用游戲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弊端,改善教育器材短缺的問題,幫助學生彌補由于客觀條件限制而缺失的運動量。
三、 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策略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都抱有一種逃避的心態。那么對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調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只有讓學生對體育充滿了熱情,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所需要的知識。對此,老師一定要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杜絕填鴨式教育。所以如果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運用游戲法,就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學習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優勢。
例如,讓學生進行針對腿部的訓練過程中,如果老師只是讓學生反復地去做起跳動作,學生不僅會覺得非常厭倦,身體也非常容易產生疲勞,這樣的課堂教學會讓學生更加不喜歡體育課堂教學。所以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教學內容,老師就應該考慮將游戲教學法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游戲的方式或者用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腿部訓練。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相關學習內容的訓練,然后在愉快的氛圍中就可以完成學生目標,很好地鍛煉了腿部,也大大降低了老師的教學難度。這樣的課堂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還提高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熱情。
(二)簡單游戲教學法
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基本的教學動作進行示范,示范結束之后,就需要指導學生對動作進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游戲環節,體育課中老師使用比較普遍的游戲,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檢測類和鞏固提高類。比較典型的檢測類游戲有彈鋼琴游戲:在對學生進行籃球教學時,讓學生按照順序排成一個圓圈,每個人的手里都握著序號牌,然后將學生分為單雙數,老師可以隨機抽取相應的號碼,單數的學生蹲下撿球,雙數的學生進行運球,將過程不斷地進行循環,最終使得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充分地參與到游戲過程中來,這樣的游戲既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有趣性,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課堂教學,喜歡體育課堂教學。而且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還降低了學生練習傳球的難度,提高了學生傳球的速度。同時也增強了師生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和老師建立更加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最終達到增強教學效果的目的,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在準備活動中進行游戲教學法
在初中的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準備活動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老師只有安排好準備活動,才有可能實現教學目標。在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讓學生達到運動訓練的量,只會在準備活動中讓學生慢跑或者做操,完全不顧及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生對于這一類枯燥又無聊的活動完全不感興趣,而且在跑步的過程中覺得極為痛苦,完全無法堅持。久而久之,對體育課就會產生一種想要逃避的心理。上體育課的時候,對于老師安排的運動都是當成苦差事來做,對體育課完全沒有興趣。有一部分學生還會借機偷懶,對于老師安排的運動,能躲就躲。所以在傳統體育課堂中,老師安排的這些運動不僅沒有起到鍛煉學生的作用,也沒有讓學生的運動量達標,相反還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印象。
所以在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準備活動的設計,老師可以自己設計或者編排一些小游戲,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融入學生喜歡的元素,還要盡可能地將游戲的內容和環節連接起來,游戲內容之間要相互鋪墊。比如,在教學生學習排球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人一組,指導學生按組進行正反面墊球動作的練習。讓學生兩兩一組,面對面站好,兩名同學互相之間利用墊球動作,將球來回進行傳遞,在不斷地墊球練習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墊球的技巧,把握墊球的方向和力度。所以老師在安排學生進行對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排球的運球動作。由于排球的墊球運球需要進行大量的重復的練習才能真正地掌握,所以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不會覺得枯燥和無聊,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明白,想要將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長時間的刻苦練習,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悟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