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 要:現階段我國開始大力推行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使學生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小學音樂作為小學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對學生的藝術性、審美能力、啟蒙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小學是學生藝術培養的關鍵時期,音樂課可以激發學生的藝術細胞,還可以使學生在繁重的課業生活中有所放松。文章就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生;興趣激發
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推廣,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學生的音樂教學。對此,教育部對小學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不過現在的小學音樂教育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對于新的教學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多注重對小學生的音樂教學。不僅要為學生營造適合學生學習音樂的環境,還應該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音樂課更加豐富,從而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 小學音樂教學興趣培養的必要性
在現階段的素質教育方案的要求中,對小學音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對課程標準也進行了一定的改動。由此可以發現,小學音樂對學生的素質培養、音樂素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小學音樂屬于藝術類科目,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并且有利于學生藝術品位的提升。小學是學生培養音樂基礎的關鍵時期,通過對學生的音樂教學,對學生的美學素養的培養也有一定的作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主要是從樂理理論為教學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特長和愛好,使學生在音樂方面有一定的學習基礎,為學生日后在音樂方面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音樂的學習有利于緩解學生在學習中積攢的壓力,使學生可以放松身心。音樂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對美學的培養,并且使學生擁有更豐富的情感。
三、 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過于形式化
新課標中提出了應該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慮,對學生直接進行灌輸式的教學,這一做法直接影響了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興趣。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會導致學生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是因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過于刻板、形式化,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興趣,學生無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教師教授的內容,只有“輸出”沒有“輸入”。因此,這種形式化的教學方式,完全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教學目的不明確
因為音樂這一科目不屬于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習時沒有一個較為完善的音樂體系。這就導致學生認為這一學習科目沒有什么學習的意義,學生在學習起來的時候就會顯得過于隨意,不能按時完成所要學習的內容。有的教師雖然會進行課程的創新,但是因為教學目標的模糊還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有的教師為了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會進行一些音樂活動的策劃,使學生提高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但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內容是有限的,所以最后活動的呈現也是達不到預計的期望。
(三)教師資質參差不齊
因為小學音樂不像語文、數學、英語那么重要,所以在課程的安排上就會有一定的問題。可能每個學校的音樂教師只有一兩個,甚至有的學校可能還會出現教師兼職的現象,所以形成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在對學生的教學成果中,更達不到教學大綱所預期的教學內容。為此,各小學開始引進音樂教學人才對學生進行專業的音樂教學,但是對音樂人才的引進還是缺乏足夠的專業性和系統性。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作為藝術類的學科,需要教師有足夠音樂素養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音樂教學水平,那么對學生的教學也是有一定問題的。因此應該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嚴格把控,使之能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正確指導。
(四)教學設施不完善
音樂的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是有所區別的。不光是需要教材作為授課的基礎,還需要有一定的音樂器材作為授課的工具。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音樂教學更加豐富又有內涵。但是很多的小學還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室,缺乏進行授課的音樂器材,導致學生在進行音樂課的學習時缺乏多樣性教學,學生沒有機會進行一些實踐性的音樂演練,從而影響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四、 小學生學習音樂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
(一)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明確的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實行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但是很多的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重視,還是進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學生只會產生抵觸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缺乏強有力的教學改革
新課改是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也是針對現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目的而制定的教學標準。但是由于現在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教學內容無法進行創新,使教學發展無法進行改革,直接影響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五、 小學音樂激發學生興趣的策略
(一)開展情境式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情境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近年來一直被各個學科進行廣泛運用,在對學校進行教學時有著很大的作用。音樂屬于一種聽覺的藝術表現,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給學生營造出適合進行學習的藝術氛圍。音樂的教學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許多知識理論的講解。小學的音樂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認識音樂,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美感。每一個小小的音符通過一定的排列組合,形成了悅耳的音樂。音樂就是對情感的一種表達,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放松身心。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給學生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增加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放幾段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中所表達的情緒。像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時,從輕快的歌詞中感受到歌曲中想要表達陽光、快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