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從芹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果品;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當前漣水縣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缺乏。體現在基層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數不足,本地只有3名縣級果樹專業技術推廣人員;二是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體現在本地只有縣級農業(果品)技術推廣機構;三是農技人員知識更新較慢。體現在農技人員對現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等與農業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不夠;四是推廣模式落后。仍以課堂培訓、發放資料、標語宣傳推廣方式為主;五是從事農業(果品)人員的身體、技術素質弱。體現在農業(果品)人員以老年、婦女為主,技術及生產工具落后;六是農業(果品)技術推廣資金匱乏。體現在農業(果品)技術推廣資金短缺,平均每個示范戶只有1 000元。與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需要相差甚遠。
面對農業(果品)技術推廣的諸多不利因素,如何做好基層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幾條解決措施。
由于本地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缺乏,政府部門應積極引進農業(果品)技術人員,降低引進技術人員門檻,保障其待遇,讓他們扎根基層,充實基層農業(果品)推廣隊伍力量,加強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隊伍建設。
以果樹集中連片的村民居委會為載體,建立村級農業(果品)技術服務站,遴選8~10名年輕、懂技術、愛三農、有擔當的農業(果品)種植能手,對他們進行農業(果品)新技術培訓,培養村級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讓他們帶頭應用農業(果品)種植新技術,引用新品種,使用新農具。縣級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部門用項目推廣資金對他們適當補助,建設村級農業(果品)技術推廣網點。
3.1 提升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政治素質
加強政治學習,增強農技推廣人員的大局觀念、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積極投身于農業(果品)技術推廣工作。
3.2 提升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業務能力
要想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必須提升農業(果品)技術推廣人員業務能力,加強業務學習,不僅要自學,還要參加國家、省、市、縣組織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系統培訓,學習農業新技術及與農業相關知識。全面提升農技推廣人員業務能力。
按照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的要求,當地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應積極支持、鼓勵農業(果品)技術人員建設科技示范基地,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活動。并與省級現代農業(果品)產業體系專家聯系,建立專家指導模式,借助專家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建好科技示范基地,實現農業(果品)提質、增效。帶動農業人員將農業(果品)新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生產。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果品)產業涌現一批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他們是農技推廣的主力軍,農技推廣部門可以利用項目推廣資金進行重點扶持,適當補助,引導他們應用新技術,將其培養為核心示范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應用農業(果品)新技術。
6.1 抓住農業(果品)生產的關鍵季節組織培訓
針對葡萄、桃、梨、蘋果的早、中、晚不同成熟期,適時組織農業(果品)技術人員、核心示范戶到現代農業(果品)示范基地觀摩、培訓,觀察新品種的果形、果色、果皮光潔度,品嘗果味、體會口感,現場學習新技術操作。讓他們輕松接受農業(果品)新品種、新技術。
6.2 農忙季節實地開展技術培訓
針對當前部分地區交通不便的狀況,農忙季節,農業(果品)技術人員走上田間地頭,進行新技術操作、新品種推介,面對面指導、手把手示范,讓農民朋友在生產實踐中輕松掌握新技術。
6.3 農閑季節下鄉組織農民培訓
農閑季節,組織當地果民、核心示范戶。進行農業新技術及與農業相關知識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對農民進行知識傳播,讓其開闊眼界,轉變觀念,促進農業(果品)新技術推廣。
現在是信息時代,農業(果品)技術推廣更需要信息服務,更快、更好、更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及時為廣大農民和核心示范戶提供農業(果品)新品種、新技術等與農業(果品)技術推廣相關的信息內容,定期發布農業(果品)新品種、新技術信息,并設立本地農業(果品)技術服務聯系電話,及時解決農民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引導農業產業快速發展。
漣水縣農業(果品)技術推廣資金匱乏,要想改良品種、更新技術及生產農具,資金嚴重不足;因此,省、市、縣政府部門須加大農技推廣投資力度,解決推廣資金不足問題。
要想做好農業(果品)技術推廣工作,應通過加強農業(果品)技術推廣隊伍建設、體系建設,農技人員能力提升,開展多渠道農民培訓,建立示范基地,推出核心示范戶來增強農技推廣工作的效果。同時利用現代農業(果品)技術信息平臺,及時把農業新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果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