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娟
摘 要:創意美術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活動,其目的是利用美術活動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美術創作時,不僅要提高幼兒的專注力、手眼協調能力,還要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采用游戲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再利用網絡資源開闊幼兒的眼界,讓幼兒學會欣賞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以此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
關鍵詞: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實踐;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0-0087-02
引 言
在幼兒園有效開展創意美術活動,其教育目的不僅僅是讓幼兒熟練掌握美術基礎知識,提高其繪畫水平,更要注重培養幼兒對美的追求及自主思考、主動探索的學習能力。教師應利用創意美術活動,來深度挖掘幼兒的潛力,喚醒幼兒的藝術天賦,以幼兒喜歡的方式提升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
一、創意美術課程的進化史
傳統的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教師除指導幼兒對物體的外部特征、形狀、角度、色調等進行分析和觀察外,還讓幼兒臨摹,這對幼兒的藝術思維并沒有起到啟發的作用,導致幼兒的繪畫作品大多千篇一律,且沒有靈魂。而在家長的教育思想中,孩子畫得像不像才是學習美術的關鍵,家長似乎并不追求幼兒對美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維的獨特性和個性化的發展。這種將美術“復制、粘貼”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啟發幼兒對藝術的感悟和對美的判斷,也不能有效激發幼兒對藝術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能深度挖掘幼兒的藝術潛力,無法喚醒幼兒的藝術細胞。
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創作成為本能反應
在創意美術課程上,幼兒不一定要拿起畫筆在紙上涂涂畫畫,可以通過手工創作,讓創意迸發。在創意美術的創作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廢舊的紙盒、紙卷、書籍、盛雞蛋的蛋托、填充快遞的泡沫、廢舊的雨傘、布條等材料進行創作。面對雜亂無章的材料,有些幼兒摸不著頭腦。教師拿起一個小紙盒和一塊布條組合在一起,興奮地對幼兒說:“寶貝們,你們快看,我用紙盒和布條做了一個新包包,你們說好看嗎?”幼兒的目光紛紛落在了教師手中的“包包”上。在教師的啟發下,幼兒開啟了自己的創作之路,開始尋找自己中意的材料。有些動手能力強的幼兒已經開始創作了:壯壯拿起蛋托和布條為自己做了一個盔甲;美美用泡沫袋子為自己做了一條裙子;天天將雨傘、紙盒、布條、紙筒組合在一起,做成了一個旋轉木馬。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美術創意,創作出一個個風格各異、創意無限的藝術作品。美術教師可邀請幼兒對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講解,分享自己創作的意圖和心得,以此培養幼兒的語言邏輯和自主思維能力。通過教師的積極啟發和引導,幼兒的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紛紛動手創作起來,這就是創意美術的魅力所在。 創意美術課程應以激發幼兒興趣為主,讓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升能力、拓展思維,讓創意在幼兒的腦海中迸發,從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創意美術就是讓幼兒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落在實處,用藝術的形式表達想法,所以,教師應以支持的態度為幼兒提供創作機會,使幼兒在教師的鼓勵下增強創作信心,從而激發幼兒的創作潛能[1]。
三、在美術教育中實現變廢為寶
美術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創作美術作品的原材料也是五花八門。在提倡幼兒美術教育與環保教育相互融合的今天,美術教師應為幼兒提供更多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讓幼兒利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變廢為寶。教師應鼓勵幼兒積極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將美工材料重新組合,制作成各具特色的藝術品,如快遞盒子搭建的機器人、飲料瓶制成的帆船、舊輪胎堆積成的城堡……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享受著創造的樂趣。為了將美術教育與環保教育進行有效融合,幼兒園結合世界環保日組織了一場環保時裝秀,邀請家長來到幼兒園,和幼兒一起利用舊衣服、過期報紙、塑料袋、碎布頭等材料為幼兒制作特色時裝。在家長與幼兒的協作下,一件件美麗而時尚的服裝制作完成了。幼兒穿上這獨一無二的時裝行走上舞臺,笑容滿面,充滿自信。活動結束后,教師將親子親手制作的時裝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在開展區域游戲時可繼續穿著環保時裝進行表演,讓環保理念從此扎根于幼兒的心中。
四、創意美術,讓生活更有儀式感
創意美術活動不僅是一項教學活動,還是聯絡親子感情的紐帶。在幼兒園的“三八女神節”活動中,教師組織媽媽們與孩子一同進行服裝DIY。幼兒通過對服裝的改造和加工,給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為媽媽設計服裝的款式,并在媽媽的輔助下完成修剪、縫補等工作。同時,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一些輔助材料,如彩色的亮片、紙張、珍珠、金屬鏈條、小小的毛絨玩具、塑料鉆石、各色染料等。在制作過程中,幼兒無論在色彩搭配上還是在配飾的選擇上都表現出自己的想法,每件衣服都充滿了設計感。當媽媽們穿上孩子們設計的服裝進行走秀表演時,幼兒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媽媽的心中也滿是驕傲。幼兒在創意美術教學活動中獲得的是自信,是對美的獨特的理解力。媽媽們說,這是她們收到的最珍貴的節日禮物,一定會好好珍藏。
五、利用自然資源實施教學
實踐證明,幼兒園利用自然資源實施教學,有助于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的提升。以幼兒園美術活動為例,美術活動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藝術領域的教學活動,特別是美工制作,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美工制作能夠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使幼兒通過動手制作完成自己喜歡的作品,凸顯幼兒獨特的創作風格,增強幼兒的藝術表現力。美工材料不僅限于畫筆和染料,自然資源可使藝術更具生活化色彩。美術教師會在大自然中發現許多取之不盡的美工材料,如樹葉、樹枝、野花、野草、種子等。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將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簡單處理和加工,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或粘或貼,或涂或畫,通過一番打磨雕琢,一幅幅美麗且各具特色的美工作品便呈現在我們面前。有的幼兒用樹葉粘貼成了魚塘,有的幼兒用野花制作了一條美麗的長裙,有的幼兒用樹枝制作了一個鳥籠,有的幼兒利用各種種子粘貼出一艘宇宙飛船,還有些幼兒將各種野花和野草制作成了標本……由此可見,美術教師帶領幼兒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美工制作,可以使其通過自我探究、自主操作,在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下得到更好的發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