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童
摘 要:初中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是初中物理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針對當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發揮實驗教學的效能,將教學主戰場轉向實驗室的一些研究方法,以培養初中生的實驗能力和實驗素質,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效能
初中物理實驗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物理規律和物理現象,也能夠提高同學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初中物理新課標明確提出:“物理過程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將信息技術滲透于物理教學之中。”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物理教學方法也逐步做出改變,逐漸由課堂教學向實驗教學靠攏,但是物理實驗教學依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因此,分析研究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物理課堂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應試教育對物理實驗的影響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方式中,人們認為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從而忽略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師跳過了做實驗的過程,直接開始講實驗。這種教學觀念的弊處極大,不僅課堂內容晦澀難懂,同學們難以理解其中的不少公式和結論,久而久之,還會讓同學們對物理學科產生厭學情緒。
(二)教學資源匱乏,實驗室的開放率與使用率不夠高
物理對實驗的條件要求非常高,雖然在一些一、二線城市的優秀中學中實驗設施比較齊全,但還是有不少學校存在教育條件匱乏、教育資金不足的問題,實驗設施和實驗場地不能滿足實驗原本的要求。就算實驗設施滿足要求,很多學校為了降低教學經費,降低實驗室的教育支出,會減少實驗室的開放次數,同學們很少能親自動手做實驗,實驗室的使用率不高,不能全面、規范開設各類實驗。
(三)教材中的重點實驗的教學及操作不夠規范
當今的實驗教學中,重點實驗教學操作不夠規范的原因主要是老師和同學們的規范性意識不夠強,只注重于書面的形式,而缺乏對實驗操作的鍛煉,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一些實驗操作不夠規范的情況。
(四)實驗教學評價過程不完善
在當前的物理實驗過程中,實驗過程的評價并沒有太多規定。如何判定一個實驗的好壞,如何判定同學們是否真的接受并理解了這個實驗的內容,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很多學校評判的標準十分單一,同學們只要在考試之前通過機械地背實驗步驟或者實驗方法,就可以獲得很高的實驗成績,這和傳統的應試教育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以上就是當今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2018年12月3日公布的《蘭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明確規定,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開始,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實行書面閉卷考試和現場實驗操作技能考試,每個科目兩項考試合并計算作為學科總成績。在評價標準改革的大環境下,如何發揮初中物理的實驗效能,將教學主戰場由課堂轉變為實驗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實驗教學持續高效地發展,每一個初中物理老師都應該深思。
研究小組歷時兩年,通過對本校學生和老師的問卷調查,以及實地試聽老師的實驗課講課情況,了解了本校初中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問題,并分析了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通過不斷地查找資料、課堂試教、經驗總結等方法,一邊總結一邊完善并不斷地進步,最終研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實驗室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
1.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對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初中物理老師,我們要盡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課堂氣氛,讓同學們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放下對物理實驗的戒備,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當中去,甚至提出對實驗的看法。作為老師,我們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增加同學們對知識的欲望,感受物理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中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對物理具有很大的好奇心,通過自己動手實驗來得出物理實驗規律會讓學生們產生對知識探索的渴求以及對自我的肯定,所以,老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將同學們對物理知識的興趣轉化成為實際動手能力,通過實操練習保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長期興趣和積極性。學習的過程不只是知識、技能、方法的學習,更重要的還應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和培養,這兩方面應該齊頭并進、和諧發展。
3.設置多元化實驗教學方式。
(1)轉變實驗教學思路。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非常單一,一般都是先由老師按照課本講解實驗步驟,然后同學們分組進行實驗,老師一旁指導。以這樣的模式進行教學,對同學們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并沒有提升。因此,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中,老師應該轉變實驗教學思路,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善于在實驗過程中反問大家,讓同學們帶著問題思考,時刻保持主動獲取知識的狀態,并對提出好的想法的同學進行表揚,讓同學們更快地吸收理解新的知識。同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也不應該拘泥于課本,而應該把實驗帶到生活中去,將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現象和實驗相聯系起來,讓同學們產生共鳴。
(2)優化實驗分組模式。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會采用分組實驗的方法,但是傳統的實驗分組方法有很多弊端。一是學生對實驗的積極性和老師對小組的專注度成正比。老師一般關注對實驗積極性高、學習成績好的小組的實驗情況,一些對實驗操作能力不太強的小組得不到老師的指點,便敷衍了事,假裝完成實驗甚至編造或者抄襲別的小組的數據,這就失去了實驗原本的目的。二是實驗一般是由小組里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強的同學或者是小組組長完成的,其他同學只是在旁邊看,并沒有參與到實驗當中來。針對實驗操作中的這種情況,老師要注意觀察,盡量做到組組關心、人人關心。在實驗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注意觀察各個小組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數據,還要觀察各個小組成員是否都參與實驗。對于每次實驗都是由小組的一個人完成的這種情況,老師要改變實驗分組模式,由組內的成員依次輪流做組長,讓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感,每個成員的實驗操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結語
實驗動手能力對同學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國家的物理學習方法都值得我們借鑒。德國和美國的物理教師每節課至少要設立一個實驗,他們的物理課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方式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初中的物理教師要以新的教學要求為基礎,對實驗教學課堂加以改進,提高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初中生的實驗能力和實驗素質,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物理可持續發展 。
參考文獻
[1]范雯菲.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21(08):125-126.
[2]彭偉濱.教師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7(09):43-44.
[3]韓勇.如何發揮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