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薇
摘要: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在生理上越來越成熟,心理狀態也隨之發生變化。孩子在成長特殊的階段,往往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壓力,隨之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父母作為孩子的最親密的監護人,這個階段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乃至生活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分析了家庭教育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并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發展中幾點優化策略,以期望為個體心理健康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家庭教育;個體心理健康;影響;優化策略
引言
一個孩子的健康發展,不僅僅身體健康是他們成長的基礎條件,心理健康發展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在當前復雜的社會形勢下,孩子心理健康容易產生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出現焦慮、沖動等性格特征。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發揮家庭教育的價值和作用,從而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和措施,促進孩子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全面發展。
1.家庭教育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
1.1家庭關系
首先,整個家庭環境中的父母關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父母之間關系的好壞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產生問題。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其心理十分容易造成創傷。其次,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既需要依賴父母,又想脫離父母的管束。在這一階段,雙方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否則會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多關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
1.2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傳統的思想觀念里,父母都對孩子存在很高的期望,但是目前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也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問題。許多家長經常為學生設置一些學習目標,這給學生很大的學習壓力,學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在父母的期望中,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進入名牌大學,這就導致一部分學生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另外,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也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一旦嚴重,也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1.3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
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如果心理素質的培養不足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家長如果缺乏對孩子的心理教育,忽視了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孩子缺乏自我管理和約束的能力。家長如果不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就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對于一些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孩子,家長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目前,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都可以經常在網絡上看到,家長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斷學習,從而將其應用的實際的家庭教育當中來。另外,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主動與孩子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孩子用朋友的方式相處。
2. 家庭教育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優化策略
2.1加強家庭生活環境建設
加強家庭生活環境建設,建立良好的親情關系對于個體心理健康起著重要作用。許多孩子存在心理健康上的問題是由孩子的生活環境引起的,而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環境。如果家庭生活環境不和睦,家長如果缺少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就會造成孩子心理產生問題。因此,家長應努力加強家庭生活環境建設,重視家庭合作。家長和教師應該相互溝通,使教師和家長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從而找到解決辦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父母與孩子交談時,語言應溫和友好。即使孩子做了錯事,也要講道理,這樣才能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平等參與家庭重要事務的決策,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對孩子正確的思想和行為給予充分肯定。
2.2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長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掌握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正確地教育孩子。家長既要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也要對他們的缺點和不足進行批評和改正。父母應該從現實情況出發,不斷引導孩子思想意識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父母不應該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從而能夠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2.3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家長是父母的監護人,對于孩子心理教育需要引起父母教育的重視。受社會網絡環境、媒體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現代孩子獲取信息的方式十分方便,他們容易受到網絡上各種不良風氣和負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家長要在日常的生活終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和語言特點等等,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與孩子溝通,及時制止孩子不良心理的發展。要根據孩子特殊時期敏感的心理特點,巧妙地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耐心細致地分析疏通,幫助改掉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樹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觀念,促進個體思想素質的發展。
3.結語
每個人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家庭教育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更好的發展。隨著人們素質的不斷提高,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現代家長的重視?,F階段,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智力和身體的重視,對于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更加重視。因此,在未來的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加強家庭環境的建設,采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另外,家長還需要注意家庭教育中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動態,更好的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想想. 淺論家庭教育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優化策略[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9, 002(023):P.149-151.
[2] 寇雨睿. 家庭教育誤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42):225.
[3] 柳菁. 關于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分析及對策探討[J]. 孩子天地, 2016, 000(017):P.17-.
[4]趙周霞.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淺論家庭教育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文理導航, 2016, 000(003):P.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