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飛
摘要:新課程改革中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各學科要將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初中美術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藝術情操的的關鍵學科,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同時也是緩解學生文化課學習壓力的有效途徑。美術教學中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和創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鑒賞力和創造力。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鑒賞和臨摹,使學生的德育和美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得以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闡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策略,希望對初中美術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創新研究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初中美術學科進一步發展,很多學校在美術教學中投入了更多的師資力量。傳統教學中的隨意占用美術課時的情況基本杜絕,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學習美術,這是提升初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美術教學創新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教師要通過教法的創新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啟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審美能力的提升,使教學不流于形式,真正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和諧互動的教學情境
創新的美術課堂首先要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傳統教學中按照教師的想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用機械死板的教法使學生被動的進行模仿,美術課堂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搶奪。創新的課堂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創設學生們喜歡的教學情境,這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作為教學目標去落實。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們搭建互動學習的平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中能工巧匠這個單元時,“剪紙”是非常重要的一課,教師需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們創建和諧互動的教學情境,將這項中國傳統美術技能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并通過動手實踐,去發現剪紙藝術的魅力。教師可以先進行分組,通過小組互動學習的模式來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因為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美術作品的欣賞和點評是在學生們充分討論后完成的,是集中了全體學生的智慧的結果,能夠更準確的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剪紙這項具有很強動手實踐意義的手工活動需要學生們在互動學習的氛圍中嘗試,提升對美術的認知。
二、利用信息技術,不斷豐富教學形式
初中美術教學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是一種常態,將互聯網與教材內容相關聯的內容整合起來,并在利用視頻設備呈現在學生眼前,展現了初中美術教師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1】美術作品一般分為繪畫、油畫和雕塑,這些素材都是極富色彩美的,而且有的美術作品是需要立體呈現才會有較好的效果。這些審美要求是紙質教材滿足不了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將美術作品形象、直觀呈現出來。這樣不僅帶給學生視覺的沖擊力,而且可以多角度、多形式的傳遞給學生知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初中美術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要把握好度,不能單一的依賴視頻教法,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環節,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進行《異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如何呈現古代雕塑、工藝和建筑的特點,帶給學生們心靈的震撼,是講好這節課的關鍵。教師除了選取古代經典雕塑作品外,可以采取現代化的手段來呈現相關內容。教師可以在網絡收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頻資料,因為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很多板塊的舞臺元素呈現的就是我國古代繪畫的特色,而且是畫面感、聲音感都非常棒,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會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以最好的狀態接受這部分知識。
三、豐富教學活動,實現跨學科的綜合學習
初中美術是美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在初中階段美育教育同樣離不開音樂、舞蹈等課程。美術教師要善于發現三者的連接點,豐富教學活動,實現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挖掘出這些藝術性課程的共同點,通過美術課程學習的圓心,逐步滲透到音樂和舞蹈等藝術課程教學當中,逐步畫出一個可以全面提升學生藝術綜合能力的圓面。這也是初中美術教學創新研究的一個方面。例如,在教學《形式和內容豐富的動漫》這部分內容時,動漫的形象在多媒體設備的演繹下活靈活現。動漫形象的生動離不開匹配的音樂,動漫本身就是音樂和美術的集合體,美術教師要打通二者的空間,提升學生的感知力。
四、進行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于初中美術課堂的創新策略來說,對其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十分重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結果都有一定的改善,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從而了解自己的缺點,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中國民間美術》時,在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學校開放的圖書館資料和查閱相關的網絡資料來豐富自己對民間藝術的認識,從而創新思維。此時,教室可以采取激勵的評價方法,鼓勵學生多采取多種途徑了解民間藝術的形式、內容、民間藝術家等,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并豐富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延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創新研究中,需要美術教師不斷提升專業水準,在教學實踐中擺脫傳統美術教學的束縛,不斷創新教法,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美術知識,能夠積極總結和提煉學好美術的關鍵點和好的學習思路,提升自身的美術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周曉東.新課改背景下構建美術高效課堂的探究[J].山西青年.2020(11)
[2]馬淑娟.淺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4}(07):131-132.
[3]羅奮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習與作業評價方式的創新[J].家長,2019,{4}(24):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