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穎 張彤 柳灝 隋馨悅

摘要:垃圾桶中容納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垃圾,同時也展現了社會文化。經濟發展中,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隨處丟垃圾問題較為常見,極大的影響了城市環境和城市形象。因此,垃圾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垃圾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要求,需要深入研究智能垃圾桶的創新設計,以切實的改善城市環境。
關鍵詞:智能垃圾桶;創新設計;城市環境;
1智能垃圾桶的創新設計的背景
垃圾桶展現了社會文化,基于垃圾桶的形式,主要分為獨立垃圾桶和分類垃圾桶;基于加工材料則可分為塑料垃圾桶、陶瓷垃圾桶、木質垃圾桶和紙漿垃圾桶;基于開啟方式,可分為敞口式垃圾桶、揭蓋式垃圾桶、踩踏式垃圾桶和感應式垃圾桶。傳統垃圾桶的實用性較差,無法全方位順應人們的生活需求,因此,垃圾桶智能化發展也成為垃圾桶設計的主要方向。智能垃圾桶可充分利用模式識別技術分類有回收價值的垃圾,也可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預處理,從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這一方面可有效減少重復作業,另一方面也可控制環境污染及勞動力投入。智能垃圾桶具有節能環保優勢,可以優化周邊環境,充分體現了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優勢,為智慧城市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2智能垃圾桶的創新設計
如今,依據市場調查概況,設計了多功能智能垃圾桶,垃圾桶具有多種功能。在多功能垃圾桶設計中需結合垃圾桶結構合理布局,之后規劃不同功能的設計及應用方式,全方位保障功能的獨立性,以此設計出具備自動、準確分類功能的智能垃圾桶。
2.1智能識別功能
基于二元分類,垃圾主要分為干垃圾和濕垃圾,設計過程中可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實現圖片自動分類。智能垃圾桶的智能識別功能設計中,先要于托盤上設置可與樹莓派相連的壓敏電阻,若垃圾進入垃圾桶,可利用壓敏電阻向樹莓派發送控制信號,且樹莓派可與攝像頭連接,對攝像頭進行動態控制。拍攝照片后,可將照片傳送至樹莓派,將其送至卷積神經網絡輸入層,之后由卷積層提取垃圾圖像,降維處理特征圖像,激勵層可實現非線性映射,隨后整合全連接成的諸多特征值,輸出層可對其實行科學分類。分類結果可傳入Arduino之中,之后便可開啟電機,使其處于運行狀態。
2.2監測環境功能
該智能垃圾桶設有空氣質量檢測儀,可采集、處理、展示室內溫度、溫度和VOC的數值,如上述數值臨近警戒線,則系統可自動報警。基于單片機,科學選擇溫度傳感器,并利用鋰電池為儀器供電。基于MCU采集數據信息,確保前臺及時準確地獲取各項重要數據信息,以此提高評價質量。顯示部分主要采用高性能顯示屏,循環顯示監測數值和濃度、溫度和濕度等。若有害氣體濃度超過正常范圍,系統可自動報警,并發出聲光信號。操作按鍵便可調整測量范圍,同時也可結合使用需要選取自動測量和手動測量方式。
2.3殺菌消毒功能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使人們更加重視衛生安全,廢棄口罩是垃圾中的主要部分,為避免病毒擴散蔓延,可以在垃圾桶中設置紫外線燈,以便及時殺滅廢棄物上攜帶的細菌。為實現上述功能,設計中可在垃圾桶頂蓋的內測設置兩個紫外線燈管,使用者可結合實際需求,設定消毒時間。為延長燈管的使用壽命,可將自動熄滅的時間定為1小時。于燈管電源位置連接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需與Arduino連接,且設置時長30分鐘的延時,有效實現上述功能。
2.4聲控尋跡功能
智能垃圾桶內設有聲控尋跡功能,全方位增大資源利用率。不僅如此,該類垃圾桶也可使使用者更加便捷地處理垃圾,改善家庭生活的質量。為實現該功能,還需要先在地上合理設計并規劃垃圾桶的既定運動路徑及范圍。之后于垃圾桶上設置紅外尋跡和聲控裝置,上述裝置需與Arduino連接,根據實際需求設置語音控制指令。Arduino與垃圾桶底部輪子的電視機相連。如使用者發出“到廚房來”的指令,垃圾桶便可以前期設定的路徑自動來到廚房。
2.5自動開關蓋功能
為實現智能垃圾桶的自動開蓋功能,設計中于垃圾桶的正面設置了紅外線傳感器,并將其與Arduino相連。如使用者的手掌與垃圾桶正面靠近時,則紅外線感應器可感應到手部接觸的感應區,隨后可及時向Arduino傳輸信號,Arduino可對舵機提出指令并嚴格控制,隨后便可自動開啟垃圾桶。
2.6太陽能供電功能
為實現智能垃圾桶的太陽能供電功能,應于垃圾桶頂部設置太陽能電池板,將其與垃圾桶內部電源相連。光照充足的條件下便可為電源供電,或者也可設置備用電源,當長期光照不足時,便可以備用電源供電。
3結束語
總之,智能垃圾桶環保優勢明顯,可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配置方式更為便捷。應用智能垃圾桶能夠有效控制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為居民打造了優質的生活環境,引導群眾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為綠色清潔型城市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葛曉彤,陳西凝,孫涵,陳雨晴,柳昌林. 智能垃圾桶的設計[J].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18(16)
[2] 李興和. 一種智能垃圾桶的設計與應用[J].電子制作. 2018(16)
[3]楊澤璞,崔少杰. STEAM課堂,打開了我的創新思維——以制作人工智能垃圾桶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 2018(26)
[4] 劉鴻鸮,彭柏鈞,曹倫,金鮮花. 自動分類垃圾桶的設計與研究[J]. 機械工程師. 2018(03)
[5] 杜戰其,陳亞姝,劉偉燕,曹雪婷,李少杰,喬逸飛. 基于人因實驗的環保型垃圾桶智能分揀與傳輸設計[J].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18(01)
[6] 徐文慧,王寧,劉恒,殷強. 智能環保垃圾桶——桃花屋[J].物聯網技術.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