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強
摘要:我國是茶葉的起源地,制茶飲茶歷史悠久。茶作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茶葉需求,積極推動茶葉加工技術創新發展十分必要。當代茶葉加工產業中已經集合了諸多現代化技術和設備,極大地提升了茶葉加工效率和質量,為社會提供了更多高品質的茶葉資源。本文主要縱觀我國茶葉加工技術發展情況著手分析,反饋目前我國茶葉加工技術的不足,推動技術自主創新發展。
關鍵詞:加工技術;茶葉;機械設備;創新;理論研究
茶樹鮮葉是需要經過加工提煉后方可成為產品,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品飲的茶葉。經過長期的工藝創新發展,傳統茶葉加工范疇進一步延伸拓展,應用范圍進一步延伸拓展。茶葉加工對于技術要求較高,加工過程中能耗較大,結合低碳環保相關要求,降低茶葉加工能耗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之一。基于現代工業技術對茶葉加工處理,逐步整合生物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必將推動茶葉加工高層次發展。
1 .茶葉加工現狀
從我國茶產業發展現狀來看,國內和國際貿易份額不斷增長,涌現出很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茶產業經濟效益。茶葉加工通常是提供初級產品,類型單一,各個地區發展失衡,不同類型茶葉質量存在顯著差異。對于一些經濟發展區域,投入成本較高,包括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成本,但同時市場消費能力較強,因此茶葉加工開始朝著高投入、高回報的精細化方向發展。對于中西部地區,經濟水平有所不足,因此生產投入有所欠缺,無法更好的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如,綠茶是當前較為長效的茶葉,加工技術較為成熟,國內傳統工夫紅茶,市場份額卻逐步減少,紅碎茶由于品種和地理因素限制,整體質量偏低,因此市場競爭力也在逐步弱化[1]。
現有國內茶葉基礎配套設施健全程度不足,存在很大的質量隱患,成為阻礙我國茶產業高層次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包含茶農、茶葉大戶、委托加工基地等多個主體。目前國內茶葉生產組織整體層次不高,產業結構未能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調整,因此茶葉加工主體規模化不足,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主要表現在大量茶葉加工廠房破舊、機械設備設施不完善,整體的衛生條件較差,難以滿足茶產業持續發展需求。
2 .我國茶葉加工技術的發展方向
目前,在我國茶葉加工技術發展中,主要是現有的茶葉生產設備性能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質量需求,茶葉機械設備創新力度不足,加工規模化不足,難以更好的滿足新時期茶葉加工技術發展需求,制約茶葉加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因此,茶產業當下應該積極推動茶葉加工技術創新發展,更好的滿足茶葉市場發展需求。
2.1堅持市場導向,推動加工技術創新
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堅持市場導向,是降低風險,謀求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前提。這就需要充分市場調查和分析,了解市場需求,賦予企業技術創新動力。但無論是新技術還是新材料的探索應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尤其是新產品的研發到批量生產需要經過一個周期,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去檢驗,因此還需要國家優惠政策支持,賦予其新產品設計和研發動力。除此之外,還需要積極推動茶葉清潔化生產加工,強化質量安全管理,提升茶葉加工企業的質量安全意識。茶葉加工通常有殺青、揉捻、干燥和風選去塵等多個工序,同時對于其中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等問題需要予以高度重視,結合現有的農產品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茶葉生產質量安全管理力度,全方位貫穿于茶葉加工各環節[3]。
2.2深化加工技術理論研究,增加投入力度
在茶葉加工期間,傳統的機械加工技術和工藝,主要是在配套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進行。當前時代背景下,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如果固守不變,則會逐漸被市場淘汰[4]。所以,在國家支持下,積極鼓勵茶葉加工企業科研創新,針對目前茶葉加工機械裝備生產企業規模小和科研實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是深化茶葉加工技術理論研究,并且依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增加科研投入力度。在政策和資金支持下,推動茶葉加工技術創新,延伸茶葉產業鏈,茶葉也不再局限于單一的飲品領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2.3選用提升茶葉品質的加工技術,滿足節能降耗需求
目前在茶葉加工領域,微波殺青、干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市場接受度較高。此類技術節能降耗,機械化水平較高,并且可以實現連續化生產加工。通過電加熱代替燃氣或燃煤,在為茶葉加工提供便捷支持的同時,推動茶葉機械化、連續化、清潔化、智能化發展。茶葉加工程序化可控式供氧發酵、流化床式烘干、程控揉捻機等技術逐步應用下,極大的提升了茶葉技工品質,也成為新時期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5]。
目前茶葉加工裝備上微機技術應用較為普遍,但茶葉加工制造需要看茶做茶,程序控制技術發展進程緩慢,因此可以結合鮮葉程度靈活選擇。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在茶葉加工中,有機整合微機拼配、智能揀梗機、紅外茶葉無損檢測和智能審評等技術,極大的提升茶葉加工智能化水平。目前市場上的綠茶加工中,鮮葉攤放、殺青、速冷是不可獲缺的環節,其中冷技術已經成熟化,并且配備了專門的加工機械設備,有機整合裝置和生產線一體化,大大提升了茶葉加工效率和效益。
3.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茶葉加工技術在長期發展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涌現出很多前沿加工技術,在提升茶葉加工品質和效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茶葉加工多元化方向發展,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謝鵬安,鄭澤鋒.廣東省茶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現狀與展望[J].現代農業裝備,2021,42(03):83-86.
[2]楊家干,黃亞輝.黔南州4個茶樹品種茶葉加工都勻毛尖的生化成分差異[J].貴州農業科學,2021,49(04):78-84.
[3]張文標,魯孟軍,韓震,黃從富,徐艷陽,王冬梅.“三山玉葉”茶葉連續化加工技術與應用效果[J].上海農業科技,2021(01):19-20.
[4]朱麗萍.茶葉現代加工技術與裝備的應用及推廣策略淺析[J].南方農業,2020,14(36):197-198.
[5]任冬法.淺談機械自動化技術在茶葉生產加工方面的應用[J].福建茶葉,2020,42(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