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新媒體已經成為了傳播健康科普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傳播健康信息時,人們更加愿意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這樣可以使健康知識的傳播效率大大提高。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最根本和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科學、專業的健康知識,并且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基于此,本文對新媒體背景下健康科普的宣傳進行了研究,希望本文所作分析能夠為有關研究人士帶來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健康信息;科普宣傳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有關健康衛生部門愈發重視健康科普宣傳工作的開展。在健康中國行動當中,有關部門明確指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并且要在健康科普宣傳當中學習健康方面的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人們應該在生活過程中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能夠顯著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一、健康信息在新媒體的傳播現狀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們逐漸進入到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尤其是紙質媒體對大眾的影響慢慢被削弱,并且在Web2.0的發展過程中,新媒體出現了,用戶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開始從傳統的信息搜索,轉變為信息互動和信息交流,并從中完成對大量數據的篩選。
首先,從健康信息在微博上的傳播現狀上看,在微博上搜索關鍵詞“健康”,可以檢索出大量與“健康”相關的微博,有一部分是由個人認證的,也有一部分是由機構認證的,并且經過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個人認證的微博更活躍,更能受到粉絲的歡迎,這主要是由于粉絲往往認為個人認證的微博,他們發布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實性。
其次,從健康信息在微信公眾號上的傳播現狀上看,在微信公眾號當中,健康信息是一個熱點內容,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關注。雖然在粉絲活躍度上,微信公眾號比不上微博,但是微信公眾號的總閱讀量比較高,并且傳播速度又比較快,說明用戶的增長趨勢是非常快的。不過,微信公眾號在傳播過程中其商業色彩比較濃厚,一些公眾號盡管訂閱量非常多,但是傳謠現象也是時有發生。特別是一些企業認證的公眾號,表面上是在進行健康科普,傳播健康信息,但實際推送的內容卻與健康信息毫無關聯,即便有也是在網上抄襲的,缺少原創性和科學性。
最后,從健康信息在APP客戶端的傳播現狀上看,目前互聯網上有很多健康類APP,占比比較高的是醫藥類,同時還有運動類和健康管理類等。這些APP客戶端通常都需要與手機搭配起來應用,只要宣傳到位,就可以快速吸引用戶注冊使用,但是APP客戶端在傳播健康信息時,經常會穿插一些廣告,而沒有真正做到傳播健康信息。
二、新媒體背景下健康科普宣傳的對策和建議
(一)應該兼顧健康科普宣傳的科學性和通俗性
最近幾年里,一些聲稱自己是養生專家的人,不停地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一些虛假的養生知識,實際上其發布的健康科普信息是不具備權威性與科學性的,迷惑了很多用戶,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受眾。在思考為什么偽養生信息經常出現時可以發現,實際上人們對養生保健知識是非常看重的,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人們非常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不過在科普宣傳過程中,一些醫學專家沒有意識到健康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應該注意通俗性,確保受眾可以聽得懂、記得住,這就要求專業人士在進行科普宣傳時,應該從受眾的角度去看待專業醫學知識,確保醫學知識不僅科學實用,而且可以快速普及給受眾,方便受眾進行應用。
(二)應該提高健康科普宣傳的趣味性與新穎性
為了能夠吸引用戶,一些虛假的養生專家經常會在新媒體網絡上發布一些雷人的觀點,并且還有故意放大的嫌疑。比如說,吃蘋果能夠治百病、吃茄子能夠抗氧化等,這些虛假的養生信息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簡單,容易操作,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特別容易相信。在正常進行健康科普時,不可以像偽科普那樣,一味地欺騙受眾,但是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使得受眾能夠接受到正確并且科學的健康科普信息,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科普內容的時效性,更好地與受眾進行互動,使得受眾更加愿意參與科普內容學習,而且在進行健康科普宣傳時,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應該不斷創新,使得科普宣傳能夠更加深入人心。
(三)應該把握健康科普宣傳的時效性與前瞻性
在進行科普宣傳時,應該注意科普宣傳的時效性,舉個例子,如果在春季宣傳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相關知識,那么就顯得不合時宜了,缺乏科普宣傳應有的時效性,也會降低人們對健康科普宣傳的關注程度。此外,健康科普還應該關注前瞻性,比如每年都會進行中高考,這是社會重點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在考試開始之前,專家可以向家長宣傳一些備考營養配餐、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健康知識,保證在恰當的時機進行健康科普宣傳。
(四)應該關注健康科普宣傳的針對性
人們往往比較關注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如果健康信息與傳播能夠做到與人們利益緊密相連,那么就更加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比如說,在2020年進行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我國的衛生健康部門多次與新聞媒體聯動,以圖片、文字、動畫、講座,以及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對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如何進行居家隔離,如何更好地做好自我防護,以及怎樣在疫情期間進行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內容,能夠幫助人們以更加科學的方式做好日常防護,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所以,在宣傳健康科普信息的過程中,應該圍繞人們更加關注的健康熱點問題,對健康信息進行更加正向、專業的科普宣傳。根據熱點事件,做好健康科普宣傳工作,并且在進行健康科普宣傳時,充分考慮到健康信息的針對性,并且做到不對信息進行過度的加工與渲染,這樣才能夠引導人們在新媒體背景下,獲得更多貼近性,并且有針對性的健康科普信息。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健康科普發展到新媒體時代下的健康科普,健康科普理念得到了深化,使得我國的健康科普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過,在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應該更加注意新媒體傳播信息的真實性、科學性、有效性,以及權威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真實可靠,并且科學權威的健康科普信息,使得人們可以接受到專業的健康知識。
參考文獻
[1]任少凡,徐錦杭.新媒體背景下的健康科普宣傳探微[J].視聽縱橫,2016,0(3).
[2]韓雪.如何做好健康科普宣傳[J].新聞采編,2020(05):63-64.
作者簡介:伍涵有(1998.08—),男,江西省吉安市人, 南昌市東湖區南昌大學江西醫學院 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專業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