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樹山
【摘要】在深度學習的指引下,在課時目標的規范下進行教學,既利于學生在正確軌跡上更好地把握核心知識,又能使學生在與歷史的碰撞和溝通中陶冶情操、錘煉品格。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制定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目標不夠明確、忽視學習方法指導等。所以,本文針對初中歷史深度學習課時目標的制定與實施展開分析,將深度學習與具體課時目標相結合,則更能使“深度學習”這一理念落到實處,通過課時目標的精準設計,促進深度學習,更好地發揮深度學習的實踐價值,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歷史;深度學習;課時目標;制定與實施;
深度學習源于對學生認知活動的觀察和研究。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維度,他認為“知識、理解” 屬于淺層學習,是一種低層次的思維活動;“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屬于深層學習,是一種高階思維活動。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基于布魯姆對教育目標的分類學和 “21世紀素養” 的具體要求,從認知領域、人際領域和自我領域三個維度解讀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指學習者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同工作,運用批判性思維,理解核心學術內容,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個人的自我完善和可持續發展。
從整體上看,深度學習是以學習者的內在力量為基礎,以發展高層次思維能力和解決現實復雜問題為學習目標,以全面系統的知識為學習內容,以核心理念有效、精細加工和分析,并能長期掌握并運用它指導個體行為和心智成長的優化 。
深度學習提倡單元學習,需要對單元內容進行分析,以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目標是在對整個單元內容進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的,而課時目標則是具體每一節課堂水平目標,是將單元的整體學習目標具體分解為每一個課時的具體學習目標。是對單元整體目標的分解和分層,是在單元主題的統領下,課時目標與教學活動相匹配,課時目標的定位準確、集中,表述更為具體、微觀且具有針對性,與具體的學習活動或內容密切對應。深度學習是發展素養的學習,根本追求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深度學習是理解學習,它不同于以記憶為特征的淺層學習。
一、初中歷史課時目標制定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問題比較突出,表述用語籠統、寬泛、不清晰,不容易操作,以教師為中心定目標,目標能級水平偏差,有些過高有些過低,過分強調知識性忽視理解性,目標的設計繁雜,目標缺乏靈活性,不能很好的引發學生思考,阻礙了師生發散思維。
(二)忽視學習方法指導
在設定深度學習課時的目標時,往往忽略了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難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影響了學習效率。也有一些教師過于關注結果,急于得出結論而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引導,忽視了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分析,導致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難以得到提升。
(三)目標與實際相脫節
一些課時目標的設定往往與實際相脫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標設定往往過于籠統且較為凌亂,教學內容往往偏離教學目標,最終無法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課時目標劃分不均
初中歷史深度學習課時目標的設定非常重要,這直接關系到深度學習的效果。但是相關數據表明,由于課時目標劃分不夠均勻,致使教學時效性不強,普遍現象是:明明需要兩堂課時間來完成的教學任務,大多數被教師壓縮成一節課來完成,這樣就會致使學生很難理解過于深奧的歷史知識,不利于提高其學習成績。有的教師也沒有根據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制定課時目標,使課時目標過大或過高,難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梳理文獻、知網檢索,筆者發現有關“深度學習”方面的論文很多,但是與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文章卻是鳳毛麟角。如沈志偉的《初中歷史 “深度學習” 視角下的教學設計探索》,馮兆祥的《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以中國歷史第三卷《新文化運動》為例》,李丹陽,趙夢成《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鄒錦輝《初中階段促進學生深度參與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 。其中沈志偉的《初中歷史“深度學習”視角下的教學設計探索》,以《俄國和日本的歷史轉折》一課為例,論述了運用深度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的各個環節,而馮兆祥《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以統編版中國歷史第三冊〈新文化運動〉為 例》則基于《新文化運動》一課在深度學習理念下所應采取的教學策略,李丹陽、趙蒙成《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教學策略》著重論述了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進策略,則從實踐角度對學生參與深度學習的學習活動的設計進行了指導。
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而且實踐運用僅局限于在學習活動或課堂教學等方面,在對初中歷史課時目標的落實下,還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單元總體學習目標的制定和實施策略上,而對單元學習目標下的具體課時目標的研究卻很少,只限于某一節具體的課或幾本教材?;谏疃葘W習下初中歷史教學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
二、深度學習下初中歷史課時目標的制定與實施策略
(一)依據學情確定課時目標
初中歷史學科深度學習包括掌握核心知識、解決復雜歷史問題、提高歷史批判思維意識、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等,旨在使歷史教學走出考試、灌輸模式,走向學科實踐與合作探究,而這也是推行深度學習的基礎。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教師應依據學生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比如在講解九年級上冊《第19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這一課時,(下轉第27版)? ? ?(上接第26版)先要計劃花幾個課時講解,并以每個課時為學習階段確定課時目標,明確每個課時的學習內容及學習目標,幫助學生逐個攻破重點、難點,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學習,這會讓學生明白每個課時需要掌握的內容,使其通過歷史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對其以后成長與發展也非常的重要。這種目標分解與長期歷史學習模式相結合,不僅可以簡化學習重點,而且可以使學生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