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京山 于凱 王嫻
【摘? 要】傳統成本核算與現實管理信息之間的不對稱可以通過作業成本法進行有效解決。在明晰作業成本法原理并對施工企業進行初步分析之后,建筑施工項目也同樣具有小批量產模式、產品數量差異大、產品差異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準確映照了作業成本的應用原則。所以將作業成本法的理論應用到施工企業之中,將為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改進打開新思路。
【Abstract】The asymmetry between traditional cost accounting and re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by activity-based costing. After clarifying the principl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projects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batch production mode, large product quantity difference and large product difference, which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theory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ill open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st management.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作業成本法;成本動因
【Key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 activity-based costing; cost driver
【中圖分類號】F426;F406.7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7-0098-02
1 引言
作業成本法應用于建筑施工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該成本管理方法所展現出的龐大的信息量。信息如果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將會不僅僅發揮出作業成本法的應有的水平,還能夠物盡其用地發現其信息與信息之間存在的微妙聯系。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在同行業資本實力相當、業務量持平的情況下,合理利用信息上的差別,將有效扭轉企業目前的經營局面,處理得當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扭虧為盈了。
2 建筑施工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時面臨的問題
2.1 成本動因的選擇與確定難度較高
第一,建筑施工企業非常顯著的自身行業特點,沒有一家建筑施工企業是只承包一個種類的工程,例如,即使是一家初具規模的企業,也會有著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貳級、裝飾裝修及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貳級、送變電、機電設備安裝、化工石油管道工程專業承包叁級以及其他的業務范圍:自由設備租賃、房屋租賃等可以進行承包的項目等級。建筑施工企業因業務復雜,工程項目更加需要細化研究的特點。同時建筑施工企業也不會在一段工期內只完成一項任務,現實工作過程中多項工期任務并行是常態,這其中存在的材料分配和人工不同工種之間的借調都需要成本動因作為支撐。
第二,結合作業成本法的起始點來說,成本動因是作業成本法的靈魂,無論是資源動因還是作業動因的選擇以至于后期的在匹配企業模式下的作業成本庫的建造和作業中心的選擇。
2.2 作業成本法所需的信息收集困難
實施并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前提是需要關于企業各個方面的信息,傳統成本管理中只將信息局限于狹義的財務信息作為支撐的觀念已被淘汰,之所以是新的模式就意味大量的非財務信息需要輸入,是一項非常龐雜的工作。不僅對建筑施工企業本身來講,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量驟然加大,企業為獲取有效信息對收集和錄入的人員來說,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這樣的挑戰帶來的局面就是信息收集困難的加劇,更不用說信息的精確程度以及后期分析數據對企業支持力度了。
2.3 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實際作用范圍狹窄
我國許多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在具體部署ERP系統時卻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造成我國許多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對ERP系統的利用率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對該系統的理解出現了偏差,簡單地認為該系統的使用者有且只有財務工作人員,也就導致了實際運行中只有財務模塊得到了運用,一系列的理解偏差呈現出的結果就是管理層看不到這項系統帶來的經濟效益,故而認為只是將原來傳統的財務信息進行電算化的過程,使效果大打折扣。同時,對于財務人員來說,單純的系統錄入和導出還算可以輕松掌握,但是接觸到實施作業成本法所必須依賴于更多具有數學模型構建、拆分、重組的理工科的專業知識以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計算機可能遇到的問題能夠順利化解的電算化知識,這些對于只掌握財務知識的人員來說,還是需要較多的知識儲備和反復練習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的。
2.4 作業成本法的長期效用認識程度偏低
在初步實施階段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明顯或者可以說是忽略不計,并且就如企業的初創階段時連年的虧損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如果企業設想指望實施作業成本法能夠在短期的經營時間內達到扭虧為盈的局面,是不切實際的。大多數企業受制于利潤最大化與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影響,長期戰略規劃意識淡薄,這一切思想方面的束縛成為作業成本法的實施的絆腳石。同時,行業的不兼容使得外界很難定義企業的成本,企業會估計成本與企業實際成本的差異有時會非常明顯,難以借鑒到別的行業在應用初期到初見成效的平均時間跨度,這也進一步誘使企業的管理決策者對實施作業成本法是否能夠實現預期的經濟價值持懷疑態度,造成了作業成本法進展緩慢或者引進后放棄使用,使其不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3 建筑施工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實施建議
3.1 建立匹配企業模式下的成本動因選擇標準
成本動因的選擇作為能否成功實施作業成本法乃至影響全局的關鍵,從客觀上決定了成本動因選擇標準的迫切程度。前期的準備尤為重要,涉及大量數學模型的計算、發現工程施工項目與施工工時存在的邏輯關系,無論是此消彼長還是相輔相成的邏輯關系,都會影響到成本動因的選擇。鑒于建筑施工企業本身所承包的可供施工項目交叉重疊程度大有不同,即使是同類型的建筑施工企業可借鑒的成本動因選擇標準相同的可能性趨近為零。因為涉及的項目不同、不同的項目工時也分個輕重緩急。對于建筑施工企業存在這樣的特點,就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測量法通過人工、儀器和設備,詳細記錄工程信息運用數學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從而達到確定成本動因標準的方法。例如,在某項目部配電系統改造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具體施工人員記錄水表、電表來記錄能源消耗數量,再把記錄的實際消耗數上交傳達給數據分析人員,以此作為各個作業中心分配的依據。測量法從根本上保證了數據的精確程度和全面性。
3.2 結合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企業并不是新興的行業,與其他行業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存在著2種核算體系并駕齊驅的狀態。不是新興行業也就意味著對于傳統的成本管理觀念人們更容易接受,并且新舊更替的速度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在漫長的從傳統觀念過渡到作業成本法較于原先顛覆性的觀念的時間內不能完全摒棄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將二者相結合。畢竟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是一無是處,在很多基礎工作方面還是能夠發揮作業成本法暫時所達不到的程度。企業管理者需要做到的是將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不斷地融合,再慢慢地將傳統的成本觀念從工作人員腦海中剔除,使其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滲透,使人們能夠更加容易接受并且熟練地應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在處于新舊交替的時期,為避免在企業工作人員沒有補充完備的條件下,出現企業工作無法順利展開,具體操作人員對于系統無從下手,導致工期延誤,企業蒙受巨額損失的局面。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融合,達到向作業成本法的完全過渡,是必須經歷的過程。
3.3 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劃、物資計劃
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需要大量的信息數據作為支撐,信息數據的收集并不能只停留在簡單數據記錄這樣的初級階段。編制工程量清單在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根據不同的施工項目,進行匹配的作業中心。雖然已經匹配成功的作業中心有著標準的成本動因作牽引,但是還需要對計劃材料、人工成本、機械費用、間接費用等各項成本的消耗量進行作業成本核算,立足整體來對施工過程中的機物料消耗進行控制管理。在工程量清單的編制中,除了企業自身特點和數學模型的計算等企業內部因素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市場環境惡劣導致的為穩固目前市場占有率所耗費的成本增加。內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專業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著對外部市場的敏感度,及時調整工程量清單計劃。
3.4 分解施工方案,加強工程進度控制
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工程項目之前,可以參考企業自身往年類似項目的數據,進行預算編制。當企業承接的工程項目對于企業是未知的、新興的,并沒有歷史數據作為參考時,可以借鑒同行業這一時期進行同樣項目已經施工完成或者共同參與競標企業的數據。作為商業機密的保密性原則,尤其是建筑施工企業行業的獨特性,競標成功可以說是決定企業是否贏利的先決條件。所以在有可能無法獲取同行業相關項目數據的支撐下,應該嚴格地按照工程項目的工期、規模、技術要求預測施工進度,作為預算編制、成本控制和績效評價的依據。為設計一套兼具系統性和完整性的施工方案,企業應將施工方案進行作業分解,根據作業消耗量從成本庫選擇合適的成本定額,編制預算、制定財務計劃,根據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按照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的要求,對施工過程中各項作業耗費實行成本控制,并充分考慮到可能影響到人工費用發生的因素,如前面提到的施工計劃、技術水平和工藝要求。
【參考文獻】
【1】陳丹平.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7):153-154.
【2】杜志芳.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核算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24):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