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 要:新課改提出現階段的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為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是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美術教學對培養兒童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從欣賞性想象、描述性想象、直觀性想象、體驗性想象、延伸性想象五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關鍵詞:美術教學;兒童;想象力
一、 引言
兒童時期是學生們想象力最為豐富的時期,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們想象力的關鍵時期。美術教學是重要的藝術教育活動之一,美術教學可以激發兒童積極主動地思考,不僅可以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兒童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展開,我們不但要傳授給兒童繪畫的基礎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往的美術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不但沒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也沒有感悟到美術所帶來的獨特美學感受,更重要的是阻礙了小學生們的創新欲和表現欲的發展。陶行知先生說過:“教的法子來自學的法子,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新課改也提出,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教學也要從原來的“以教為中心”向著“以學為中心”的完美轉變,小學美術課堂中小學生們才是課堂的主體,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能力,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兒童自由地表現自我、發展個性、大膽創造是提高美術教學活動質量,也是提高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我們應注重兒童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特點,創造條件讓小學生表現自我、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學生學中有樂,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二、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想象力和創造力
簡單來說,想象力的形成是人在頭腦中創造出一種嶄新形象的能力,而新形象的塑造需要建立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而創造力是指通過想象將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綜合、加工、改造以創造出新形象的素質和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有機的整體,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創造要通過想象來完成,而創造又蘊含在想象之中。
(二)美術教學
在展開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出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美術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是小學生們認識世界的窗口,更是小學生們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培養兒童的想象力是學校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
三、 美術教學對培養兒童想象力的作用
藝術的美及貴,可以將學習者的內心世界完美地展現出來。當前社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美術教學的特殊功能和作用。黑格爾說:“說到本領,我認為最重要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美術創作不同于簡單臨摹,而是用線條、形體、色彩等這些獨特的藝術語言來創造性反映事物、表達思想、深化生活,因而對兒童想象力的培養極為有利。
(一)美術教學觀察階段對培養兒童想象力的作用
年齡較小的兒童常常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維,他們對自己接觸到的實際物體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美術實則是一門視覺藝術,通過仔細地觀察來感受美術所帶來的獨特情感。小學美術教學就是用有趣、新奇的物理刺激,啟發和誘導兒童去感知事物,鍛煉和開發學生的觀察、注意、記憶、想象等能力。
教師提供給學生某一事物讓他們去觀察,但不同兒童眼中的這個事物和他們由這一事物聯想到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利用觀察這一環節引導小學生注意藝術對象的形象、結構、顏色等特征,并敢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或想到的一切。兒童由這一事物聯想到的東西也許在我們成人來說很離奇很不靠譜,但這正是孩子富有想象力的表現。
(二)美術教學操作階段對培養兒童想象力的作用
兒童本身具有的想象力、好奇、求知與探索精神等年齡特征,而美術作品的創造操作過程也是充滿操作性與趣味性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多樣的美術材料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此外,教師還要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們,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學習、感受藝術作品的獨特審美,鼓勵他們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在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表現,使兒童的想象力逐漸豐富起來。兒童在操作美術材料的過程中天馬行空地想象,賦予畫作靈魂和生命力,即便學生們畫出來的東西離奇、荒誕、夸張,甚至不合常理,教師也應該給予積極地肯定和鼓勵。美術活動為兒童提供了想象的源泉,孩子們在繪畫過程中有嘗試、有操作、有討論,一直以享受的姿態參與到美術課堂中來,兒童的想象和創造能力也在繪畫作品的過程不斷的激發、充實、發展和提高。
(三)美術教學評價作品階段對培養兒童想象力的作用
美術教學是一種發展的、動態的教育活動,不僅不具備固定的教學模式,而且也沒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想法,肯定、鼓勵學生的美術作品,并讓兒童有機會展示作品和表達創作“心得”。在這樣的情形下,能幫助小學生們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成功的體驗激勵他們更加大膽地想象。展示和說明自己作品的過程也是學生整理自己想象思路以及分享其他小朋友想法的過程,也是他們再次開始想象的過程。
四、 美術教學中兒童想象力的培養方法
通過研究顯示,兒童的大膽、自由和富有創造力的思維大大超過成年人,他們很少受到常規或客觀情理的束縛和制約。但是,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人們的思維會逐漸固化,缺乏想象力,因此,要有意識地挖掘和培養兒童的創造潛能。由以上論述可見,學校美術是學生、美術、教育三者的組合體,其對兒童想象力的培養十分有意義,甚至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其獨特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呢?
想象力是一種高級的認識能力,是在原有形象的基礎上,通過大腦對其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形成嶄新形象的能力,是我們大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在創造性想象中,我們運用我們的想象力,去創造我們希望實現的一件事物的清晰想象,我們繼續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思想或畫面上,給予它肯定性的能量,直到最后它成為客觀的現實。它在學習的各個環節都有所滲透,對掌握新技術對發明創造者有巨大作用。著名的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那么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發揮兒童的想象,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