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菲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的重要學科,科學地開展教學指導,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因此,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分解信息技術教學的素材,繼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基于此,文章將結合項目式教學和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闡述借助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與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項目式教學;核心素養;策略
一、 引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現階段,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已成為教學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加上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開展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充分分析和探索,從而在保證教學效率的同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情況并不理想,教學效果會受到學生成長的阻礙,影響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因此,在開展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情況,契合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指導,從而在教師積極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完善教學的素材,提高教學的要求,繼而在結合項目式教學的引導中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二、 項目式教學概述
項目式教學,指在教學指導中借助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方法、教學情境等多種模式結合起來,并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在教學指導中收集學生在項目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具體操作、項目實施內容、項目實施結果等內容,從而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中完善教學的素材,繼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指導效果。在項目式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并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探究中仔細分析研究,繼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指導效果,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踐探究中能發現,項目式教學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組織學生在生生交流中提高教學的質量,繼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項目式教學法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信息,并在組織學生參與項目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掌控全局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情況和在項目式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充分發揮項目式教學法在學生核心素養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繼而充分發揮項目式教學法的優勢,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生成。
三、 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分析
核心素養是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培養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因素。教學實踐發現,小學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信息社會責任等多個方面。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穿插核心素養教學指導,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探究中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能力,并在指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和思考中完善教學的內涵。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技能、知識、情感觀念等方面分析,探索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方法和社會責任的途徑,從而在結合信息技術指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完善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要素。在組織學生結合教師的指導深入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整合教學資源,融入項目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提問中展開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內容,在思考中提高學生獨立探究的能力,繼而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中創新、優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 借助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以生活為基礎,確定項目主題
在項目式教學引導中,最主要的就是關注教學的內容,并在帶領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為學生搭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考慮到小學生的閱歷比較淺,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困惑。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采取傳統的模式指導學生,勢必會影響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后續教學引導中,教師有必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主動融入多種教學模式穿插指導,并選擇學生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內容滲透引導,從而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主題中,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學習的要點,并在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中完善教學的內容。為完成教學的目標,教師需要整合教學的內容,從生活中取材,繼而在生活與教學內容結合的過程中,明確項目式教學法的主題。
例如,在教學開始階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與信息技術》部分的知識,可以以教材的內容作為研究對象。在開始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析,在學習中可以結合怎樣的方式學習信息知識,并真正地掌握一些信息本領。在明確這一項目指導目標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適當穿插一些教學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而不斷完善教學的素材,并在進一步指導中優化教學的內容。因此,在開展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素材為基礎指導學生,從而在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學習中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真諦。在學生結合教師設定的主題思考的過程中,其信息素養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再如,在學習《網絡文明小公民》的時候,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網絡內容,教師需要結合現階段網絡安全知識和健康上網兩個部分分析指導。因此,在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關注學生成長的需求,并選擇與學生成長和發展有關的素材指導。考慮到學生已經懂得了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教師可以選擇“網絡信息安全與文明上網”作為研究主題,并鼓勵學生結合日常的經歷分析研究,從而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引導中,充實教學的內容,并在鼓勵學生分析探究的過程中,促進良好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在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的時候,其社會責任感也會在與生活有關的素材指導中得到加強。
(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執行項目
小學生的社會閱歷較少,且信息素質不一,在明確教學引導的目標之后,結合小組合作的模式開展教學指導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項目的安排和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分析,找出適合學生成長的要點分析探究,從而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組織學生在項目式教學引導中完成預設的任務。在開展教學指導的過程中,為了完善教學的素材,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明確教學的標準,并找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在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中,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項目式教學法學習知識的要點,并在進一步指導中完善教學的素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結合成長的需求引導學生,從而讓學生在合作執行項目中實現知識的內化,并在合作探討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