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迎合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微課,以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6-0024-02
引 言
微課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等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歷史教師要認識到微課的重要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合理應用微課,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具有吸引力,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1]。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意義
初中生的身心發展尚不成熟,還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2]。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出現“走神”的情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另一方面是教學內容不夠有趣,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在較短時間內把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呢?微課可以把歷史知識很好地串聯起來,讓學生像讀故事一樣學歷史,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微課特別適用于知識點比較瑣碎的歷史板塊,它能夠突出主題,而且不會花費太多的教學時間,能夠在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內完成教學,節約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3]。此外,微課還能夠突出重難點知識,讓學生快速厘清知識結構,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策略
(一)運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喜歡新鮮、生動、有趣的事物[4]。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口頭講解知識,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創設有趣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5]。
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關于鴉片戰爭時期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當時的歷史情境。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國先后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其對我國政治、經濟、思想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我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我國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教師在播放相關視頻后,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從而加深學生對鴉片戰爭的認識,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學完本課后,學生會從心底生出一股愛國之情。當前,我國正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學生應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運用微課進行歷史探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歷史教材中的知識比較零散、細碎,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加上心理、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微課視頻時長較短,能夠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講解完知識。同時,微課可以將零散、細碎的歷史知識系統整合,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進行歷史探究[6]。
例如,在教學“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軍民上下一心,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保衛家園景象。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學生能夠深刻理解革命意義,珍惜革命成果,樹立崇高的理想,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中。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歷史遺跡,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激發愛國情感,認識到祖國的強大,進而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運用微課進行知識延伸,增長學生的見識,啟發學生的思維
初中歷史教學應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有限,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往往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單向講解知識,很少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導致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薄弱,部分學生甚至產生學習惰性,只會依賴教師講解,不會自主學習,這不利于學生的持續性發展[7]。所以,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具有信息共享和反復觀看的優勢,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去自主研究、探索歷史的奧妙。這能實現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長學生的見識,啟發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8]。
例如,在教學“三國鼎立”一課時,教師可以先進行課堂導入:“東漢末年,朝政腐敗,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有一位英雄人物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實現國家統一,人民幸福。當時,還有兩個人,一個叫張飛,一個叫關羽,他們愿意追隨這個人,干一番大事業。三人志向相投,于是在桃園這個地方結為兄弟。最后,他們建立了蜀國。大家知道這個英雄人物是誰嗎?”之后為學生播放一段“桃園結義”的視頻,從而進行知識延伸,增長學生的見識,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歷史知識。
(四)運用微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不需要像小學生那樣由教師一步步帶著學習。教師如果給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是,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較弱,有時難以從書本上找出章節的重難點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厘清知識脈絡,明確學習方向與目標,從而更好地突破重難點知識[9]。
比如,在教學“原始農耕生活”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然后提出一些問題:“半坡遺址居住地的特點是什么?”“河姆渡人的房屋是什么建筑?為什么這樣建造?”讓學生通過討論回答這些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首先自主思考問題,然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產生思維碰撞,激發思維活力。這樣,學生就在獲得正確答案的同時,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全面的認知,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觀看視頻時會專心致志,在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會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動性,形成自己的見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向班級群里上傳關于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微課視頻,讓學生根據微課視頻中提出的預習要求梳理學習內容,收集、查閱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結 語
總之,微課是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教師合理運用微課進行初中歷史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師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錢菲.基于核心素養的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2021(01):51.
梁保國,馬曉娜.激趣式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以“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15):56-58.
崔振巍.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90-91.
黃軍蕾.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有效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8):66-67.
張波男.“問題化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教育(中旬)(B),2020(09):50-52.
萬春燕.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12):25-26.
蔣立娟.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21(17):67-68.
徐文祥.基于微課輔助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5):33-34.
王健.關于合理應用微課程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20(88):149-150.
作者簡介:宋艷(1990.4—),女,河北撫寧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