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是一個新的技術,也是信息技術領域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際落實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大對人工智能教學的重視程度。文章就具體探索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落實人工智能教學的具體策略,目的在于使高中信息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貼近時代發展,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而全面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為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人工智能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3-0036-02
在實際落實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相關知識內容,能夠使學生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內容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有一個初始的認知,初步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應用及原理,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各類問題的時候,能夠主動想到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在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更加豐富的知識領域,為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以及推動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一、引導學生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想真正將關于人工智能教學的任務落到實處,就需要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在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人工智能技術的工作原理以及具體的工作方法,引導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式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問題的方式之間的差異來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人工智能的應用技術以及涉及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對人工智能技術自身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知[1]。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人機博弈”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嘗試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為學生設計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利用比較困難的博弈算法來完成博弈游戲的任務,學生之間通過相互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討論的過程中深化對于博弈算法的認知。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相互啟發,不斷地拓寬自己的視野;而從教師自身的角度來講,則需要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的部分,引導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在持續不斷的思考過程中,發展他們的創造精神,使學生的轉換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借助案例教學法降低學生課程學習的難度
教師通過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滲透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還能使學生掌握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自身的工作原理[2]。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降低學生的知識學習難度,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則可以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到課堂中,借助案例教學法,深化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了解,發展學生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到有效激發。通過在人工智能相關知識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人工智能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同時更加深刻地領悟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原理。但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案例選擇的過程中,要保證所選擇的案例難度適中,且所選擇的案例能夠與將要教學的內容具備一定的關聯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專家系統”相關部分知識的過程中,就可以將不同行業所使用的專家系統呈現出來,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互動問答,就能夠對系統的具體應用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同時,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專家系統對于行業發展的推動意義以及給我們現實生活中帶來的便利[3]。教師通過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知識學習的難度,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積極性的提升,讓學生認識到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它將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在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進而發展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三、鼓勵學生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進行項目研究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人工智能相關知識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需要在理論的支撐之下開展實踐,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論。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鼓勵學生進行項目研究,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知識,使人工智能知識的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專家系統的基本原理”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就可以借助項目研究教學法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同時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但是,教師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則需要保證自身具有較高的專業度。首先,教師要能夠將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轉化成需要研究的項目,以項目為目標的組織教學活動,確保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能圍繞項目而展開,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得出最終的研究結論。教師要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活動,借助課堂教學活動來展開知識的傳授[4]。教師在課堂上所設計的活動要能夠契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滿足高中生自身的學習發展需要,活動的難度要保證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范疇之內。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能夠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關。學生可以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扮演一種角色,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確保學習項目能夠順利完成。最后,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人工智能項目的研究過程,使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掘社會的力量以及學校的力量,安排一些專業負責人工智能研究的人員走進課堂,為學生開設講座。這部分教學可以采用講座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的方式進行。全新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使學生能夠感覺到人工智能就在自己的身邊,觸手可及,進而對人工智能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四、要建立一支能夠適應現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
教師要想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論與相關的應用方法,首先教師自身需要對人工智能技術有更加深入的研究,這也在無形中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從學校的角度來講,要想培養出更多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就要建立一支能夠適應現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具體操作過程中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使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素養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相比于小學階段以及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思維創新能力方面,還是在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都更加完善,但是,受到自身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儲備的影響,高中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對于教師依然存在一定的依賴,課堂學習中,很多學生依然習慣于跟隨教師的腳步來開展學習活動[5]。尤其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要想更加出色地掌握所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必不可少。而自身具備較高專業素養的教師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更加深刻的把握,同時在完成人工智能教學任務的過程中也能夠做到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善于拓寬信息技術教學的范圍,根據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知識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人工智能網絡資源,并將這些與前沿研究成果有關的理論融入日常的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得到發展。
另一方面,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人工智能理念的認識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教師以及學生將人工智能的概念等同于人類智能,認為人工智能知識的學習難度整體較高,過高地估計了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尤其是部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組織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在教學理念方面也存在一些偏差。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校正自己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認識,一方面教師在正式開始教學活動之前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能夠在充分考慮本班級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調整,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促使學生能夠主動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
五、學校方面需要對開展人工智能教學給予必要的支持
無論是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的角度來講,還是從人工智能部分知識內容的角度來講,相關知識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單純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很難達成教學目標,而要通過為學生創設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這就需要學校方面能夠針對開展人工智能教學所需要的條件給予必要的支持。學校在自身經費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一方面要為人工智能相關教學活動的展開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提供必要的課程支持,通過購買一些能夠支持本校教學的網絡課程,輔助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教學,在豐富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間接促進本校信息技術教師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
結語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引入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教學,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僅需要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還需要校正學生對于人工智能概念認識的偏差,借助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書霞.如何構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19.
[2]靳寶華.如何構建高質量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170.
[3]楊 靜.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網絡技術的有效應用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10):94.
[4]李自清.互聯網+時代下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24):36-38.
[5]姚 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評價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16):204.
作者簡介:閆恩光(1979— ),男,甘肅臨洮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