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圍繞理論教育所發起的化學教學工作,已經不足以闡述化學課程的科學價值。要在全新的教學環境中有效開展化學教學,教師就必須幫助學生實現從思想到方法的全方位改變。因此,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鍛煉學生的科學能力,幫助學生在教學知識中發現科學理論,能夠為后續化學教學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本文結合高中化學具體的教學內容展開論述,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觀念。
關鍵詞:科學觀念;培養策略;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2-0032-02
引 言
在氧化還原反應板塊的相關教學中,教學內容往往與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現代科技建設等內容息息相關。因此,做好對應板塊的教學工作,對基礎教學知識進行優化利用,并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生活中,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促使其在更為廣闊的空間內掌握化學概念。
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教學特點
作為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常見的概念之一,氧化還原反應在各個板塊的教學中均有所應用。做好氧化還原反應教學工作,等同于為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好了鋪墊。從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來看,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原理、反應過程以多種形式出現在不同板塊的教學中,除包含化學反應概念之外,還包含化學反應原理、元素化合價變化、化學反應過程及化學反應現象等知識??梢哉f,氧化還原反應表現出了化學教學內容復雜、影響范圍大、影響周期長的特點。
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較為注重對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講解,忽視了氧化反應自身所表現出來的教育價值。作為基礎化學教育概念,氧化還原反應從化學定義角度入手,向學生展現出了元素化合價、化學反應過程等知識,并將化學反應與日常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可以說,其作為獨立的化學定義,發揮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氧化還原反應承擔著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探究的重要教學任務。氧化還原反應依靠化學概念將多種知識引入化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在思想中解讀化學知識,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
二、化學科學觀念的重要引導價值
(一)對學生化學技能的引導價值
隨著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斷推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教學需求。將科學觀念作為新的教學內容引入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能使學生實現實踐能力、服務意識的同步提升,能夠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知名教育學家布魯納指出,教育改革是推動教學活動發展的必要手段,但在當前的改革中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通曉某一學科領域的基本觀念。掌握教學知識的基本要求在于培養相應學科的科學概念。針對這一觀點,部分教育學者認為,科學觀念的教育價值對教學活動的推動價值遠遠高于科學知識本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觀念,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同步提升。在新的教學要求下,化學科學觀念包含科學態度、學習情感、學習能力等多種綜合素質,且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單一的教學理論中,學生并不能通過單調的活動獲得多元技能。而在科學觀念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通過課外實踐、獨立探究、理論加工等方法在短周期內鍛煉多項技能,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本化學技能。科學觀念并不強調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影響,其強調的是學生利用個人技能與化學素養加工相關知識的基礎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等同于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學習問題。在分析元素的本質的同時,學生能夠依靠多種能力相互配合,從科學的角度入手,從而解決化學問題。
(二)對教學建設活動的補充價值
教育是一個不斷積累并加以應用的過程。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教師也應在教學活動中加入新的教學理論,依靠多元化的教學知識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正在向著復雜化、科學化、多元化、實踐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教學活動的不斷深入,與時俱進已經成為教師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但為了保障教學進度,幫助學生做對題、拿高分,大部分教師依舊選擇將理論教學活動放在首要位置,除必要的教學展示之外,很少將新的活動引入教學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活動的開展很難向完整、全面的方向發展。
科學觀念除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能力的提升之外,也能夠對當前的教學活動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具有科學觀念的學生能夠主動回應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并結合教師所給出的材料提出新的化學觀點。在學生展示獨立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所給出的結論中選用可用經驗,進而對相關化學知識進行必要的補充。
三、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觀念的具體策略
(一)合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交流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念,就必須發起科學的教學活動。以理論教學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被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所淘汰[1]。高中生已經在生活、教學等多元活動中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在學生的視角下,化學教學應該包含理論學習、客觀展示、實驗探究等多項內容。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在培養學生科學觀念的過程中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依靠情境與知識的相互配合,為學生創造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教學為例,如果教師在教學環節直接給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概念,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枯燥的化學定義淡化。教師可利用生活現象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幫助學生在回憶生活的同時理解相關化學定義:“一些容易變質的食品往往采取真空包裝,或在包裝內加入一小包鐵粉,這是什么原因?”在實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圍繞食品的特質、鐵粉的特性進行思考,提出“鐵粉可能是為了防潮,或是為了防腐”。此時,教師可給出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從化學知識的角度幫助學生解答相關問題。為展現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當求知欲望引導學生直接發問時,教師可從化學原理角度解答相關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的意識。
(二)改變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
科學觀念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又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教學活動。通過學生思維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科學觀念能夠將化學教學活動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中。學生是化學課堂的主人,因此,教學活動的發展與建設直接受到學生個人素質的影響[2]。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表達、交流、應用的機會,在幫助學生解讀理論概念的同時,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在“氧化還原反應”這一板塊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針對教學內容發起探究活動,在給出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之后,引導學生解決下列問題:什么樣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氧化還原反應?針對“有電子發生偏移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這一定義,學生會主動收集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并對不同物質在不同化合價下的形態進行梳理。在回憶所學知識后,學生開始嘗試著對相關問題進行回答:“金屬腐蝕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以鐵為例,二價鐵離子與三價鐵離子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當鐵銹的顏色發生變化時,證明鐵腐蝕的過程中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學生會結合情境中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食品的防腐也是利用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為防止食品因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所以需要采取隔絕氧氣或加入鐵粉等方法。”教師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化學知識,能夠使其在短時間內積累更為豐富的化學學習經驗。
(三)發起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
教師應嘗試將多元活動引入化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檢驗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科學觀念[3]??茖W觀念的教育價值在于幫助學生實現技能與思維的同步提升,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做好理論教育工作的同時,也應及時發起技能教育,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化學意識。
“氧化還原反應”與所學知識、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教師應結合教學要求導入不同的活動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要求學生獨立對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特點進行總結,進行預習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后,教師可結合教材知識發起實驗活動,通過實際操作幫助學生掌握氧化還原理論,為學生提供驗證教學知識的平臺。在學生完成實踐活動后,教師可結合實踐內容發起討論工作,在學生回憶實踐過程的同時梳理教學細節。僅圍繞理論的教學活動無法為學生科學意識的萌芽提供必要支持,教師應將實踐教育、思想教育等內容引入化學課程中,依靠多元化教學體系的積極引導,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
結? ? 語
學生化學科學觀念的培養并非一夕之功,在新的教育環境中,教師應嘗試將化學教學與多元理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讀、做、說、想的過程中綜合應用化學知識,依靠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的相互配合,為學生科學觀念的萌芽提供新的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林麗蓉. 談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科學觀念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1(18):303.
顧先鋒.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J].新課程(下),2016(11):188-188.
孫建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36):70-73.
作者簡介:岑春月(1982.3—),女,廣西合浦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