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互教學作為一種科學教學模式,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托學生喜歡的英語繪本,采用不同形式的交互教學,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正確理解文本的意思,全面把握繪本的思想觀點,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繪本;文本解讀;交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01-0063-02
引言
英語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學好英語,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認知水平與交往能力。但英語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樂意學英語,快樂學英語。繪本是學生非常喜愛的閱讀方式,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繪本中精彩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精練的語言表達,可以作為課堂學習內容的有益補充,助力學生擴充英語詞匯,促使學生理解繪本故事內容,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小學生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的過程中,需要認真地解讀英語文本,聯系上下文,借助繪本畫面的形象,加深對英語文本的理解,完成英語語言知識方面的積累,訓練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教師作為小學生繪本閱讀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需要重視學生在繪本閱讀中的交互學習,適時指導,及時點撥,為實現文本解讀的多樣化交互教學,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可以在英語交互學習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運用交互教學,輔助學生解讀文本詞語
詞語的積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是繪本閱讀的主要目的之一,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學生在閱讀繪本文本時,遇到陌生單詞、短語,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學會單詞、理解詞義、掌握單詞的用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交互教學,利用信息資源的共享,輔助學生學習繪本文本中的英語詞匯,達到擴充詞匯、豐富英語知識的目的,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4A的Unit 8 Dolls時,教師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提供了英語繪本My home作為課外讀本,幫助學生擴充英語詞匯,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技巧。當學生讀到“dolphins”“turtles”時,不認識這兩個單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人機交互教學,引導學生借助于網絡平臺查詢這兩個單詞,并且帶領學生一起來讀,能夠大概理解文章的意思。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對這兩個單詞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使學生多積累一些知識。“turn turtle是什么意思?”學生通過查詢發現,“turn turtle意思是‘翻身,傾覆”,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單詞的解讀,也掃除了英語閱讀障礙,使繪本閱讀非常輕松。
教師運用學生與電腦之間的交互教學,促使學生快速地學習英語單詞,掌握單詞的意思和用法,奠定學生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礎。教師對于學生在繪本閱讀中遇到的單詞,為學生創造人機交互的有利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單詞,積累英語詞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英語繪本閱讀活動,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的人機互動,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讓學生提高自主閱讀水平。
二、依托交互教學,促進學生理解文本語句
增強學生對英語文本的理解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實現交互教學,增強對英語語句的理解,是英語教學常用的一種手段。對英語語句意思的正確翻譯是學生理解繪本文本大意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在閱讀繪本時習得句型知識、搭建英語知識架構的有效措施。學生在閱讀繪本文本時,遇到難以讀懂的句子,或者特殊的英語句式,需要認真分析句子結構,完成句法知識的積累。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師生、生生交互,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全面分析,發現重要的英語句型,完善自身的英語知識結構。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4A的Unit 1 I like dogs時,教師從這一單元的主題出發,為學生選擇了內容相關、富有趣味的英語繪本Chicken little作為課外讀本,補充到英語課堂的閱讀訓練中。當學生讀到“The sky is falling.”“I will go to tell the king.”時,對于第一句話感覺陌生,在理解時遇到了困難。教師通過課堂問答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了信息交互,“Look at this sentence.What do you find?”有個別學生說“be going to”。教師乘勢強調“be doing”形式的句子也可以表達即將發生的事。最后,教師給出例句,“We are having a test next class.”幫助學生鞏固。
教師依托不同形式的交互教學,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課堂教學系統中各類要素之間的信息傳遞,實現對繪本文本的準確理解。對于繪本文本中的長句、難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分析,找出句子的主干,化難為易,幫助學生順利理解語句。教學應該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而師生互動交流學習,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英語能力,使他們在交流討論中獲得英語學習的經驗,掌握英語的表達技巧。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教師要適時投放相應難度的英語繪本故事書籍,讓學生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探索學習中不斷獲得進步。
三、開展交互教學,引導學生把握文本大意
讀懂繪本的大意,把握繪本的主要內容,是進行繪本閱讀訓練的核心任務,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在文本大意的理解上普遍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借助學生之間的交互,為學生搭建有利平臺,增強學生之間的密切互動,讓學生可以相互激發、彼此補充,使學生能夠準確、全面地把握繪本的文本大意,實現繪本閱讀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4B的Unit 7 What's the matter?時,教師聯系單元內容,推薦學生閱讀My pets at home,并且明確要求學生要快速閱讀。接下來,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課堂閱讀,“Now let's reading this picture book.”學生按照教師的布置,開始快速地瀏覽繪本,初步理解文本意思。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生生交互,“Discuss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icture book.”學生積極發言,“I have some pets at home.”“I love my pets.”教師引導學生整合答案,全面理解文本大意。
教師開展生生式交互教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交互中實現思維碰撞,完善自己對繪本文本大意的理解。教師對小學生確實存在理解困難的繪本,引導學生開展生生交互,依托繪本上精美的配圖,輔助學生完成對文本意思的解讀。對于愛好學習愛好閱讀的學生來說,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自己與要好的同伴一起享受閱讀樂趣的時間,在閱讀過程中會出現見解不一致導致的暫時矛盾,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化,某個人的見解被不斷地同化和順應,他們在生生互動交流討論中,不斷更新英語認知體系,不斷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從而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
四、組織交互教學,帶領學生挖掘文本主題
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題,深刻領悟繪本的主題思想,可以有效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也能夠使學生真正受到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交互教學可以相互激發,加深學生對主題的認知,達到繪本閱讀訓練的最終目的。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多渠道交互,促成學生的獨立思考與綜合分析,讓學生可以領會文本的主題思想,挖掘文本主題的內涵,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也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英語4B的Unit 3 My day時,教師為學生引入了非常有趣的一則繪本故事My loose tooth,組織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師生之間的交互,輔助學生理解繪本故事的主題。“Teeth are important for us.We should protect them when we are little.”教師說,“Are you afraid of loosing your teeth?”學生紛紛點頭。“Reading this story about it.”學生興趣被激發,積極投入閱讀。“What is the theme of this story?”教師問。有學生說,“A experience of loosing tooth.”“What do you learn form it?”教師又問,“I am not afraid of loosing tooth.”在師生交互中,學生理解了故事主題。
教師組織學生圍繞著英語繪本文本主題的深入解讀進行交互學習,利用適合的形式,使學生在交互中由淺入深地理解文本主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獲得思想情感方面的獨特體驗,也形成對英語文本主題的全面、透徹的認識,實現思維水平的提升。
結語
通過運用交互教學模式助力學生完成英語繪本文本的解讀,可以加大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人機之間的信息交流,有效擴大英語課堂的容量,也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教師在基于交互教學的英語繪本閱讀過程中,需要關注文本的解讀,充分發揮交互教學的優勢,加強課堂上的信息交換,為英語課堂增添活力和精彩,使學生真正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 丹.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下半月刊),2020(5):205-206.
[2]周思敏.用好繪本,成就高效小學英語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6):61.
作者簡介:秦佳玲(1987— ),女,江蘇南通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