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鎮源
《關于加強中小學黨的建設工作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黨組織要“領導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要任務”。所以,中小學黨組織要發揮黨建工作的優勢,尋找有效路徑為學校德育工作賦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
一、德育有主體:黨為核心,多方聯動
學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學校的不同主體都應該成為德育的主體,這就需要發揮黨組織總攬德育工作全局,協調校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團委、少工委、家委會等,做到全員參與德育。
以黨組織為主導,把握正確的德育方向,增強德育的靶向力。黨支部書記和校長“一肩挑”,統籌好、落實好學校的德育工作,發揮模范作用,上好“思政第一課”,將每周上一節德育課常態化。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更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面旗幟,一盞明燈,黨員要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黨組織也要將優秀班主任吸納為黨員,班主任開展工作時要善于結合黨的建設一百年來積累的寶貴經驗用于德育工作中,用先進的思想育人,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牢記初心和使命,樹立正確的三觀;用組織建設育人,組建班團干部隊伍,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用制度育人,制定班級公約,增強認同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科任教師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成員,黨員教師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黨史和德育資源,將黨史和德育課程化。同時,學校黨組織也要領導好團委、少工委的工作,穩固紅色基因鏈條,實現黨建、團建、隊建一體化建設,借助共青團、少先隊貼近學生的優勢,讓德育工作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二、德育有資源: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資源是黨在百年征程中積累的最豐富、最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黨建指南書,更是中小學德育工作最鮮活的教材。盤活紅色資源的理想信念資源。中小學在以黨建引領德育的過程中,要依托紅色資源講好中國革命史、中國共產黨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堅定跟黨走,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
盤活紅色資源的價值觀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既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小學黨建的重要任務。紅色資源的形成、發展、豐富的歷史正是黨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奮斗的歷史;也是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的歷史;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共產黨員成為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追隨的精神“偶像”。因此,借助黨的紅色資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德育更有溫度。
三、德育有載體:環境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齊助陣
結合新時期黨建的要求,加強紅色環境的建設,潛移默化中將愛國愛黨的情懷印刻在學生的心中。利用橫幅展示宣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黨史等主題教育;利用樓梯將黨的大事年表“上墻”;利用教室走廊宣傳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為學生樹立榜樣。
主題明確、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增強德育活動實效性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教育形式。抓住黨的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特殊時間點,利用演講、朗誦、歌舞、寫作等形式開展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繼承先烈遺志,激發愛黨愛國情。儀式因莊嚴神圣而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因此中小學黨建要善于借助入隊、入團儀式增強少先隊員、團員的身份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高中階段利用“十八歲成人禮”的儀式,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公共參與精神等。運動會是班級風貌展示的一個重要窗口,各班可以在入場的過程中準備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特色方陣,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燃起愛國情。
責任編輯? ?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