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經過不斷努力,創造了更多優秀的教學模式。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重要的教學任務,需要不斷創新與發展,本文就英語繪本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的手段和方法策略加以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
【作者簡介】黃麗娜,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中心小學。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愛好,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綜合素養,以滿足學生全方面多層次的發展需求,有利于加強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養成。在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受到了嚴重阻礙。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尋找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研究對策,高效整合教學資源,將繪本教學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而對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改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在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依然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流地位,雖然一些教師也意識到要采取一些創新的教學形式,但是受到各個方面的限制,未得以有效地實施,導致教學方法單一、枯燥,靈活度非常差,教學氛圍也十分死板、沉悶,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學生學習或閱讀一篇文章時,通常都會覺得內容枯燥,沒有興趣,產生了抵觸心理。大部分英語教師仍沿用以往的注入式教育模式,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學生學得很死,讀書不求甚解,生吞活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來完成學習與習題任務,被動接受式教學,沒有吸引和凝聚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有一部分小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與動力。由于缺乏互動與閱讀練習,學生會寫不會讀的情況普遍存在,這種教學方式不利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訓練,致使啞巴英語情況的出現。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所以英語課堂改革迫在眉睫,如何使英語繪本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當今小學英語教育工作的重點。
二、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繪本,通俗地講就是畫出來的書。繪本以圖畫為主,少量的文字為輔,也被稱為圖畫書。繪本中有豐富多彩的圖畫,主題簡單而且情節簡短的內容受到了廣大兒童的追捧。英語繪本是小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小學英語課堂中選用的繪本,主要是針對低年齡段學生選定的,選用的是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內容。英語繪本能夠給學生的提供良好的英語環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英語繪本,很容易了解英語表達,加深對單詞的理解,使學生的語感得到提升。英語繪本中豐富多彩的插圖和生動有趣的故事強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潛移默化中也增加了學生英語知識儲備量,擴大了英語知識面,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三、英語繪本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
1.以小學英語教材為基礎,巧用繪本,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在英語教材的基礎上,豐富英語繪本材料,才能真正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影響學生英語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是英語課外學習材料數量比較少,課本的知識內容能夠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但是也存在內容匱乏、沒有真實性等問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下降。英語繪本是學生積累和把英語用于實際的重要渠道,所以選擇英語繪本時要注意內容的生動、語言的實用、文章的長度、題材和時效性等。在選擇繪本時,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模式等,選擇具有時代特征,內容積極向上的繪本材料,以通俗易懂、配有精美插圖的繪本為主。剛升入小學階段的學生,掌握的單詞和句型都很有限,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選擇用詞用句比較簡單的趣味故事。例如,Boris系列圖書,以常用詞匯和固定短語為主,用詞特別生活化,句型也是啟蒙英語閱讀教材中常見的。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可以嘗試閱讀章節書。這時候,圖片已經不再需要展現全部的文字含義,只是提供一些“線索”輔助閱讀,這時候就要選擇可以訓練學生“閱讀耐力”的圖書 ,這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如Dragon Masters系列。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所有單元內容都有一個話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單元主題選擇合適的繪本進行輔助教學,學生通過對課本教材的系統學習,在閱讀繪本時,能夠很快掌握其中的單詞和語句,增加閱讀興趣。在字母教學復習課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好玩又經典的英文字母繪本讓學生進行閱讀,如My Awesome Alphabet Book,這本書既可以作為玩具書,也可以當作字母入門工具書,低齡的孩子可以拿來玩,年齡稍大的學生可以學發音、編故事。每一頁書就是一個立體鏤空的異型字母,孩子可以用手觸摸字母,而不只是用視覺看,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以字母R和O為例,孩子可以用手伸進R和O的洞洞里,以這樣的方式學字母,想不記住都難。每一頁就是一個字母,正面是大大的字母,教孩子認字母,后一頁是相應的單詞,每頁平均有8個與該字母有關的常用詞,26個字母中有207個常用關聯詞,孩子可很好地學習相應的單詞,練習字母和發音的關系。比如字母B的反面,就是與B相關的單詞,如bird、butterfly、 bear等,這本繪本中的詞匯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輕松上手。
2.結合生活,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當今社會,大部分學生通常把英語當作一門考試的學科,沒有真正將英語這門語言當成語言交際工具。傳統的教學模式阻止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升,不利于英語水平的提高。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運用的實踐應用能力、發展交際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重要的啟蒙階段,對后續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目前,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缺乏認知力、課堂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為了更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交朋友,在交流中深入了解每個學生近期的學習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設定教學目標,并且將課堂內容融入生活中,運用繪本輔助教學,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時就不會感到陌生,消除學生煩躁的心理,使之能夠長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進而對英語產生興趣。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學生學習過有關顏色、動物的單詞、語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I Went Walking,這本繪本的韻律感強,涉及顏色、動物、動作等詞語。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穿上他的外套,系好鞋帶,要出發去探險的故事。書中語言句式簡單押韻,情節簡潔,豐富有趣的插圖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不由自主地跟著書中的小男孩一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A:I Went Walking.
B:What did you see?
A:I saw a black cat.Looking at me.
A:I Went Walking.
B:What did you see?
A:I saw a brown horse.Looking at me.
A:I Went Walking.
B:What did you see?
A:I saw a red cow.Looking at me.
3.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切實提升學習效果。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繪本不僅可以融入英語單詞教學,還對其他教學領域有所幫助,如英語寫作教學、閱讀教學等,有效推進了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實效。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有趣的繪本,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英文進行故事概括,讓學生在原繪本故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再創作,續編繪本故事,內容應結合課本中所學的單詞、語句進行續寫,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將教學目標、內容具體化,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充滿趣味又設計巧妙的英語繪本,擴大英語閱讀量。例如,Green Eggs and Ham,這本書中節奏感很強的韻文,朗朗上口,僅用了50個單詞。文中句子結構大量重復,學生一旦記住了第一句,后邊的句子很容易讀出來,讓學生頗有成就感,易于記憶;The Wheels on the Bus,這本繪本是由經典的英文兒歌改編的,書中將公交車上、城鎮上的熱鬧景象都展現出來了,學生可以在這本書中認識到基本的表示交通工具的英語詞匯。在色彩豐富的繪本中,學生看得興趣盎然,快樂學習英語的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英語繪本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大腦的發育,優秀的語言環境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英文語感,提高對英文的反應速度,減少對中文解釋的依賴。
四、結語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英語繪本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英語繪本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理念,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英語繪本教學結合了學生生動活潑、求知欲強等特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施起來比較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在師生共同努力下,相信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自身素質都會有效提升,成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麒麟.淺談如何將繪本有效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J].新西部,2016(19):138,140.
[2]錢丹.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名師在線,2019(4): 60-61.
[3]郭淑梅.繪本教學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2):8-9.
[4]陳美聰.繪本有效融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措施[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9(8):61.
[5]蔣文朗.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