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軍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人開始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道德與法治對于學生發展非常重要。隨著學生的成長,道德與法治在他們世界觀形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所以必須從小就開始道德與法治教育,培養他們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幫助他們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保證他們將來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途徑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帶領大部分的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正確的審美意識,可以促進大部分的學生形成抵擋各種不良思想和誘惑的能力,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當然,只有采取了正確的課堂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推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以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性低下的原因
1.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欠缺互動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盡管一些教師是實踐型的,并在許多方面減少了傳統教育的不足,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在大多數情況下,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且大都是教師按照傳統的方式制訂上課方案并進行講解,這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這很容易使一些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打破傳統上課觀念,創新上課的模式。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對一些重點的知識進行指導,并帶動學生自己學習和探索。創設良好的上課環境,以便更好地提出問題并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
2.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模式單一的主要原因是,與其他科目相比,小學道德與法治并未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大多數學生的父母也認為道德與法治教育是無關緊要的。大多數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很少會把過多精力放在教學中,缺乏課堂教育模式的創新,對“黑板教學”卻過于注重,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效率低下的教學形式嚴重影響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確立有效的教學方式
有效的教學就是指一個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的指導,并且通過自己設計的教學計劃,實現學校所要求的相應教學目標[1]。其中,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制訂是對教學方向的一種具體體現,課堂上的教學行為也是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一種手段,而課堂規劃是對其逐漸發展的措施。要想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必須確立一個有效的指導思路。例如,“祖國母親,我愛您”這一章節,教師應該重視本章節的主要內容和核心思想,并以“樹立學生的民族意識和集體意識”這一問題作為教學重點,將“視頻案例,小組活動,生活與祖國的聯系”這一問題的解決作為教學目標,讓學生都能夠了解到他們與祖國的密切聯系。課堂教學基于這一系列的教學指導,清晰的課程教學框架建設大大提高了整個課堂的質量和教學效率,并通過闡述其教學理念、思路及支持其教學行為發展,證明了道德與法治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2.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小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上課過程中對于某些問題有些十分簡單的想法,很難了解教師口頭表述的深層含義。但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并保證他們的主體地位[2]。如果學生和教師有不同的意見時,教師應仔細聽取學生的觀點并解釋,以便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相關知識。例如,當被問及看到老人跌倒后是否可以提供幫助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為兩個小組,讓學生自主討論,討論學生是否有義務幫助跌倒的人。在學生辯論之后,教師再對主題進行升華,需要讓學生知道幫助他人的同時必須保護自己的利益。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且使學生更容易參與課堂,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力,不斷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3.提升小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果小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提升課堂上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使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使用一些新元素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通過在教室中引入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將一些多媒體材料與教材結合起來,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和照片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為教室增加新的元素,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不斷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輕松快樂地學習,學生也會受益良多,得到更多的感悟。
總的來說,在新的教育時期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不斷創新教育思維方式,尋求更有效的教育策略。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優化整體教育環境和過程,提高整體教育質量,并以各種方式促進學生的進步。教師需要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通過全面研究影響學生學習的各種因素并因材施教,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刺金.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20(4):86-87.
[2]朱軍.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227-228.